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临沧市人民政府,中共临沧市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1.05.24
∙【字 号】
∙【施行日期】2021.05.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 支柱性产业
正文
中共临沧市委、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在持续打造六大重点产业和世界一流“三张牌”的基础上,加快构建符合临沧实际、时代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临沧经济增长新引擎,推动临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临沧市委关于制定临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引领,对标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型三化”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和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深刻把握临沧经济社会发展“三个阶段性特征”,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培育千亿级、五百亿级和百亿级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临沧产业由原料初加工型向精深加工型、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推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
加快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构筑到2035年建成现代化经济强市的重要支撑和基础。
(二)主要目标
不断提升和深化世界一流“三张牌”的内涵和外延,重点培育以高原特现代农业、加工贸易、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文化旅游、数字经济为重点的5个千亿级支柱产业,以蔗糖、茶叶、坚果(核桃+临沧坚果)、畜牧业为重点的4个五百亿级优势产业,以绿能源、新材料、烟草、现代物流业、房地产业为重点的5个百亿级特产业。到2025年,世界一流“三张牌”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现代化产业体系骨架基本形成,千亿级支柱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地位全面确立,五百亿级和百亿级优势特产业培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30年,世界一流“三张牌”深度融入全省、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特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0%,基本形成符合临沧实际、时代特征,特鲜明、技术先进、绿安全、迭代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到2035年,形成开放共赢、内外联动、扎根临沧的产业链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融入全国、全省、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现代化产业强市地位基本确立。
二、打造千亿级支柱产业
(三)高原特现代农业
围绕把临沧建成全国重要的绿食品供应基地,坚持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方向,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延伸产业链,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带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着力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抓住种子、电商关键两端,持续推进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走“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之路,采取“打造一个品牌,激活一批企业、联动一批绿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不断巩固提升蔗糖、坚果(核桃+临沧坚果)、茶叶、咖啡、橡胶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特水果、蔬菜、中药材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山地黑肉鸡、肉牛、淡水鱼等高原特畜牧渔业,争取实施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园。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着力培育和引进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扎实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全力打造一批区域性公共品牌;深入推进“互联网+”与高原特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不断拓展市场营销渠道。深化与周边国家农业合作,努力拓展发展新空间,不断提高农业开放合作水平。到2025年,全市农业综合产值达1170亿元以上;到2035年,全市农业综合产值达3500亿元以上。
(四)文化旅游业
围绕“大美临沧、美在乡间,花开四季、香飘八方”的定位,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交旅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澜沧江沿岸休闲旅游示范区建设,将临沧打造成云南乃至全国新兴旅游目的地和养生度假胜地。实施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以5A景区标准规划建设一批旅游城市综合体,建设一批五星级酒店和“半山酒店”,加快以旅游度假区、国家公园、旅游景区、旅游小镇、旅游村、旅游露营地等为重点的旅游产品开发。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农事体验、农家乐、特养殖、生态农产品、民族手工艺品、民族服饰、民族歌舞等乡村旅游产品。实施智慧旅游建设工程,持续完善提升“游云南”APP临沧板块内容,不断提升旅游管理服务智慧化水平。实施文旅品牌提升工程,打造一批民族特浓郁、艺术观赏性强的演艺精品,丰富城市表演、品茶、夜宴等夜间休闲娱乐活动,率先将沧源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把临翔、双江建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积极发展跨境旅游,形成特鲜明的中缅跨国观光旅游廊道。到2025年,全市文化旅游业总收入达560亿元以上;到2035年,全市文化旅游业总收入达3200亿元以上。
(五)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
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生物资源、中药佤医特、区位条件等优势,加快形成普及健康生活
、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的长效机制。推进“云药之乡”提质增效,重点推进滇龙胆、茯苓、滇重楼等中药材品种规模化发展,不断做大滇鸡血藤、石斛、滇黄精等一批有特、经济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中药材品种,建设一批中药材良种选育繁育基地和规范化种植基地。加快推进民族药、中药饮片生产加工、植物药中间体及提取物、医疗机构制剂、医疗器械等产品开发生产,形成一批中医药特品牌,打造一批规模化的生产加工基地。大力发展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传统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教育、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加快推进中医药发展,不断拓展中医药的服务面。加大医养结合力度,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老龄产业。到2025年,全市综合产值达240亿元以上;到2035年,全市综合产值达1500亿元以上。
(六)数字经济产业
抓住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机遇,全力推进“数字临沧”建设。加快重点区域5G网络覆盖,加快搭建重要产品溯源、金融服务、税务、物流、医疗、跨境贸易等重点领域的区块
链行业应用平台。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农业物联网、区块链应用。推进制造业改造升级,加快先进数字化装备替换和数字化生产线建设,加快工业设备联网上云、业务系统云化迁移。推进全市旅游景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智能电网、智能微网。加快建设智慧物流基础设施,打造国家级、省级智慧物流枢纽。积极发展数字金融服务业。建设“城市大脑”大数据平台。实施智慧交通行动计划。搭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推进全市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建立智慧医保平台。推进全市智慧校园建设,加快教育专网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覆盖。构建数字生态环保支撑体系,打造生态环保、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大数据平台。推进智慧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到2025年,全市综合产值达260亿元以上;到2035年,全市综合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