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山东省蓝经济驱动下,胶州迎来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契机,既蕴含蓝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又面对区域发展的竞争挑战。本文通过对过去产业分工布局的研究和现在本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及资源享赋的分析,推测出未来几年中本地区主导产业新的定位和分工布局。根据本地区“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提出促进胶州区域内产业合作对策建议,使胶州区域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区域经济、产业规划、胶州
支柱性产业近几年,随着西海岸经济区以及高新区的快速发展,胶州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历史时期,分析研究胶州的产业布局规划,有利于促进该地区资源的合理使用、加强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互惠互利的协调发展,最终使胶州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一个台阶,实现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行道。
产业发展现状
从胶州市的产业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看,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二产仍将是国民经济的
主体,工业仍将是胶州市发展的主要支撑。分析目前胶州市的工业发展,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特征:
(1)总量指标可观,劳均产出不足
(2)工业结构趋同,产业缺乏特
(3)企业规模较小、非公企业较多
(4)支柱产业衰退、新生产业薄弱
(5)空间布局无序,用地效率不高
1、优势产业分析
目前,胶州市31个产业门类中具有绝对优势的有家具制造业和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区位商都在6以上;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工业门类有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橡胶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区位商在2-4之间;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
、竹、藤、棕、草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行业具有相对比较优势。
2、产业份额分析
从各工业门类对经济的贡献率来看,31个工业门类中有11个门类份额超过平均份额(3.23%),前5位产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6.46%,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所占份额均在10%以上,是胶州市的支柱产业,两者占了胶州工业总产值的21.88%;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等5个行业份额在5%-10%之间,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份额在3.23%-5%之间。
3、发展速度分析
假设各行业保持2005-2009年增速,则至2012年左右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将成长为胶州市新的支柱产业,金属制品业地位将进一步提升;目前的支柱产业中通用设备
制造业将保持稳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存在进一步削弱的风险,而农副产品加工业地位将不断下降,并逐渐退化为一般产业。
二、主导产业选择
1、宏观产业政策指引
一方面,为因应2007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国家陆续出台了钢铁业、汽车业、纺织业、轻工业、物流业、装备制造业、化工业、船舶制造业、电子信息、有金属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可以预计,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这些产业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保持快速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国家“至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节能减排目标出台,转变增长方式,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皮革加工等高耗水产业将受到影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新材料、新能源等绿、低碳产业将成为未来发展重点。
2、上位规划研究指导
《半岛城市总体规划》:积极吸纳民营资本和外资,充分吸收来自青岛的产业置换,优
先发展机械、汽车配件、电子、皮革服装、医药化工、食品、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蓝经济区城镇体系规划》:外向型出口加工基地,机械、食品加工和仓储运输业为主。《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大力发展机械、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等行业和仓储运输业,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步伐,体现以外向型加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大城市职能,积极培育产业集化发展的辅助基地、配件基地。
3、区域产业转移趋势
胶州现有的产业中,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相对于周边地区优势明显;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与即墨、莱西相当;专用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与城阳相当,比即墨稍差;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样稍弱于即墨;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与莱西差距明显;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与崂山区差距显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