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黄鹂鸟教学反思
蜗牛与黄鹂鸟教学反思1
  《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流行于台湾风趣、活泼的叙事性民歌。歌词以一个叙事者的口吻讲述了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的时候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在一旁讥笑它的对话情景。歌曲赞颂了蜗牛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音乐形象天真纯朴,富有生活气息,与口语相近,质朴自然。塑造了勤恳踏实的蜗牛与高傲自大的黄鹂鸟的形象。
  在这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注意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针对二年级学生好动、好玩、好奇的学习特点,让学生体验、发现、表现和享受音乐,整个教学环节清晰,循序渐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开课前,先作律动,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体现音乐学科的特点。在上课开始时,为了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抓住学生的心,我以讲故事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对上课内容的企盼和渴望,以便使学生进入积极状态,陶醉在音乐课中,从而更好地掌握歌曲。
  创编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鼓励学生大胆创编,进行音乐再次创造,让学生根据歌曲分析加入表情、语气和动作来表现歌曲,全身心的融入到音乐情绪中。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使他们身临其境,切身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内容。这样,孩子们的心理得到满足,个性得到发展,情感也充分的表达出来,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美中不足的是由于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积极的参与和大胆表现,所以我以后还要尽量地鼓励更多的孩子思维活跃起来,让他们每一个都加入到愉快的音乐氛围中,为他们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蜗牛与黄鹂鸟教学反思2
  前不久,听一位音乐教师的公开课《蜗牛和黄鹂鸟》。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小朋友谈谈:你喜欢蜗牛还是小黄鹂?为什么?小朋友的发言十分热烈,其中不乏一些天真、充满童趣的想法,如:我喜欢蜗牛,因为它会冬眠;我喜欢小黄鹂,因为春天来了,小黄鹂可以出来谈恋爱了……他们稚嫩的童音,迎得听课教师阵阵善意的笑声。但一位小朋友的回答,我却笑不起来。他说:“我喜欢小蜗牛,因为它背上有房子,永远不用怕下雨……”话还没说完,
其他小朋友就哄笑起来,有的还大声说:“真傻,背上有房子重死了,行动也不方便。”有人附和着:“就是,这房子讨厌死了,压得小蜗牛走不快……”那位小朋友的脸红了,一副羞愧的样子。教师也没再说什么,让他坐下去后,继续请其他小朋友发言了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同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说他们将来的志愿是当小丑。中国的教师斥之为:“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但外国的教师则说:“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自然大相径庭。那位小朋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教师可以引导他说一说,也许是每当下雨时,父母从不给他送伞,所以他很羡慕小蜗牛的壳,不用怕雨淋;也许是他家境贫寒,家里“墙不挡风,瓦不遮雨”,每当下雨天就要用盆接雨,这使他深切感受到雨淋不到的小蜗牛的壳有多么好呀!但小朋友的哄笑和教师的不置可否,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一个阴影,或许会影响他的一生。
  新课程,教师应有新的视野。我们稍加思考并不难发现:小朋友的想法,其实是十分可贵的,甚至其他小朋友的哄笑都是一种教育资源。教师如能发现并加以利用,将有利于课堂新资源的'即时生成。我想,当其他小朋友提出疑问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小蜗牛背上的房子确实限制了它爬行的速度,但也有很多优点,如不易受伤,夏天晒不到、冬天冻不着
等。小朋友们都很聪明,现在努力学好科学知识,长大了可以设计一种适合人的新型的“轻巧房子”,使之不怕风、不怕雨、不怕晒、不怕冻,你们说好不好?这不但肯定了学生的思想,融洽了课堂,还给予了其希望。
  新课程,教师应该有新的教育智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做出相应的变动。虽然,教师在课前可以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是再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防止课堂突发情况的出现,不可能预料到学生对问题的独特见解;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完全为突发情况事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步骤。
  新课改强调教师要注意课堂中的“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情境瞬息万变,情况错综复杂,随时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种种突发事件。听到令教师始料不及的独特见解,需要教师正确而迅速地做出判断并妥善处理。我想,面对诸如“蜗牛背房”的即时生成资源,教师要伺机而动,投情人境;要借机施教,化解尴尬;要随机应变,摆脱窘境。我相信,只要教师努力扩大自己的新视野,时刻注意学习和积累自己的教育智慧,别样的风景会随时来到我们的课堂。
蜗牛 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