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养生小常识
1、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
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
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2、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什么时候暑伏第一天3、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出
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4、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
防晒霜。
5、生活起居要规律,不经常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
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
6、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
体育活动。
7、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
化和食欲。
8、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
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9、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
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
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10、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
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是中
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
8月上旬间。那么三伏天吃什么最好呢?
民以食为天,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记的就是:三伏天,吃什么?有句老话:“头伏
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
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麦之后粮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主要
是提醒人们,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要经常慰问自己一下。因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
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吃面更有利于补充
营养。
在饺子、面条、烙饼这三种面食当中,以烙饼的烹调方式最好。因为烙饼不需要水煮,也不需要过水,各种可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损失最小。饺子和面条都需要水煮,其中的
可溶性养分,如维生素B1、B2、叶酸、尼克酸、钾、一部分镁等会溶到面汤当中,溶出的营养成分比受热损失的营养成分数量更大。故而,老人们常常提醒儿孙们,吃饺子的时候,不要忘记把饺子汤喝掉。
“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这是迷信说法。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
以驱病,六月食汤饼是有科学道理的。
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子,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伏里还可以吃“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
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
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北方在伏天多吃面,在头伏吃饺子也成为传统习俗了;而南方人入伏时吃的东西不象
北方那样整齐划一,而是各有不同,略举一二:上海“头伏馄饨二伏茶”,杭州“头伏火
腿二伏鸡”南昌“头伏吃鸡二伏鸭”,湖南与江西比邻,头伏也是吃鸡。上海人平时就喜
欢做大馄饨吃,入伏了还是吃大馄饨,显示了其节俭的民风。杭州人吃的是鼎鼎有名的浙
江金华火腿,也在情理之中。
二、饮食清心防暑,多吃蔬菜
入伏后应该吃什么?不能因贪图凉快就吃太多冰冷的东西,这样会损坏脾胃。这时候
应适当多吃一些味甘、宜脾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菠萝、西瓜等。
夏季饮食调养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为主。此外,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如果过食肥甘腻补之物,则致损胃伤脾,影响营养消化吸收,有损健康。因此,绿豆、薏
苡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等,均是夏季最好的食品。
三伏天还要多吃蔬菜。吃一些凉性的蔬菜,可以清热解暑,并且也可以排毒清便,如:苦瓜、丝瓜、黄瓜、菜瓜、西瓜、甜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
此外,瓜类的蔬菜是最佳的选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含水量都在90%以上。冬瓜含水
量居众菜之冠,高达96%,其次是黄瓜、金瓜、丝瓜、佛手瓜、南瓜、苦瓜、西瓜等。
还可以吃一些杀菌的蔬菜,夏季的温度是很高的,并且细菌会很容易滋生的,所以可
以吃一些杀菌的蔬菜,这样可以维持好自己的健康。能杀菌的蔬菜主要有:大蒜、洋葱、
韭菜、大葱、香葱等。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即为
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
一段时间。
按规定,从“夏至”日开始算起的第3个“庚日”为入伏,并作为“头伏”的第1天,第4个“庚日”定为“中伏”第
一天;从“立秋”开始算起的第1个“庚日”为“末伏”
的始日,第2个庚日定为出伏,即伏天结束。
注: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时,中伏则为
20天。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