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及成效手段
宏观经济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家按照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和能以较快速度稳步协调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计划、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经济杠杆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主要是对货币收支总量、财政收支问题和外汇收支总量的调节和控制。要保持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除确保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外,还要通过国家队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来实现。要确保宏观调控的准确性、及时性、稳定性何战略性,政府制定正确的调控目标和采取适当的调控手段是重要的。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这与目前其他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调控目标基本一致。
(一)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经济生产能力和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表示,以GDP
的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尺度。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必然伴随经济结构系统的调整与变革,这种状况,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以经济增长为基础,因此有发展,必定有增长,但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不一定是意味着经济发展.保罗克曼说:”生产率不等于一切,但长期看它几乎意味着一切”,因此经济增长是一个很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考虑到人口的增加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因素等,要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要求经济必须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同时又要避免大起大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充分就业,保持经济平稳持续发展。我国的中长期经济增长率,主要依据发展战略的需要和经济增长潜力确定;年度经济增长率,主要依据中长期的调控目标,根据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临时性因素确定。温总理在 2010年政府报告中指出,要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扶持低碳经济绿经济高科技产业等,把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经济增率控制在8%左右。
(二)充分就业
按凯恩斯的解释,失业分为三类:摩擦失业、自然失业和非自愿失业。充分就业不是没有失业,允许存在自愿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的现象。高失业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社会
问题。失业是经济问题,因为它意味浪费有价值的资源;失业之所以有成为社会问题,是因为它使成千上万失业的人,面对收入减少的困境而痛苦挣扎,引发社会的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1.7亿多个就业岗位,在就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六大报告明确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并把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作为一个重大问题。因此,扩大就业门路和实施再就业工程,是今后一段时期宏观调控所要完成的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温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城镇新增就业 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三)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是指综合价格水平的平稳。就是说,既要避免高的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一定时期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通货膨胀就会发生。一般认为通货膨胀是有害无益的,它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使经济付出沉重的代价。在经济方面的影响:第一,对收入分配的效应。由于工资薪金的增加往往落后于物价的上涨,使工薪阶层受到损害,使利润收入者得到实惠,后者的利益是以前者的损失为代价的;使固定收入的人们降低实际购买力。第二,对财产分配的效应。家庭财产可分
为固定索求权资产,如债券储蓄等,和变动价格资产,如房屋黄金等,通货膨胀对前者损害更大。第三,对产量与就业的效应。通货膨胀后,短期内生产成本上升的幅度落后于产品价格的上涨,使企业利润大增,企业乐于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工人,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利润增加的势头终止,企业解雇工人,造成失业人数增加,另一方面企业盲目扩张生产,造成更大的通货膨胀。第四,在社会方面的影响:失业造成悲剧和资源的浪费,同时使社会不稳定犯罪增加,产生动荡。因此要控制通货膨胀率,使之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通货膨胀率是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指数变动的比率。通常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表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CPI的涨幅控制在3%左右。
(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本国居民同外国居民之间进行各个交往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经济关系的有系统的记录,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发生的各种收入总额和支出总额的对比。在开放经济中,一国国际收支失衡不仅使整个国民经济宏观均衡的布局破坏,而且还导致国内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失衡,影响国内经济增长和发展。大量贸易顺差,使本币坚挺,吸引大量资本流入,从而增加货币存量,顺差将使
出口受阻;大量逆差,则由于进口过量,本国经济发展受损,导致失业增加。由于本国外汇储蓄下降,本币贬值,而资本大量外流,国际清偿能力不足,甚至引发债务危机。因此我们要全面适应国际形式变化和国内发展要求,稳定发展对外贸易,实现贸易双赢,促进国际收入平衡。
上面所提到四个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是相互联系和作用影响的我们要运用科学发展观,研究国民经济这个庞大而又复杂的有机体,使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向前发展,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二.宏观经济目标调控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分为: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经济手段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经济杠杆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
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和调控经济,就是通过法律规范等行为准则规范经济活动主体行为和政
府部门管理经济的程序,以规范经济活动,保护经济正常运行。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实现方式主要应有相对于微观市场经济而言的间接和直接两类。间接方式主要是通过计划、利率、价格、财政、税收等手段来引导宏观经济的发展方向,结构,速度等,从而间接作用于和规范微观市场经济各主体的行为,如各种经济引导法法律规则;而实现宏观调控的直接方式则是通过以法律形式制定微观市场经济运作中对各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的监管规则而直接作用于微观市场经济关系,比如反垄断法律规则,各专业市场的主体行为规则等。我国宏观调控的法律主要是经济法,并有专家称经济法就是中国的宏观调控法。
行政手段,主要是指国家行政部门依照法律,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纵向性、无偿性及速效性等特点。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制定宏观指导计划,已是我国宏观调控中不能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行政手段的运用已逐步减弱。但是我国市场经济并非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而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行政手段的运用并非人们的主观偏好,而是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离不开行政手段,但不是无限制的滥用行政手段,必须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加以运用。
根据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调控目标的相互关系和影响,以及我国 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总会探索出适应于我国国情的较佳手段的组合方式,即以经济手段为主,并与其他多种手段相结合,来调控宏观经济目标。因为我国是以市场资源配置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即以市场经济为主于辅以计划经济,所以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实现,是通过经济手段,主要由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来影响和控制经济运行过程,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一)财政政策
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了调节国家经济活动总水平,政府采取的支出、税务和政府借债水平的政策选择。它由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即税务)构成。财政支出包括三方面:一是国家投资,大多用于科研基础设施、交通以及环保等部门。二是政府消费,即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采购支出。三是转移支付,括两大类: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系统,总的说来,转移支付大部分资金,由政府承担。财政收入包括:税收、国内公债。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2010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0500 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 8500亿元,地方赤字200
0 亿元,由中央代发。为了促进投资增快,发挥四两拨千金的作用,带动社会投资。2009~2010 年这两年新增投资4万亿的投资计划,推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二)货币政策
它是金融干预的政策和手段,是政府根据既定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是:第一,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称改变银行储备率。第二,改变贴现率,如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以后,再贷给企业也得提高利率,否则商业银行无利可图,而企业因成本加大,就会缩小借款,进而降低金融机构的货币供应量,相反,如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则会普遍降低利率,扩大贷款数量,增加货币的供应量。第三,公开市场业务,即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的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用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当前,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满足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同时也有利于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能性。
(三)收入政策
这是政府为了降低一般价格上升速度,而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限制货币工资和价格的政策。它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补充。如政府为了控制房价过快增长,2010 年中央财政拟安排保障性住房资金632 亿元。温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改革收入分配政策,通过发展经济,调节产业结构,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把“蛋糕”分好,一是要逐步提高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二是要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三.宏观经济调控的成效
随着国家采取的各项宏观调控措施逐步到位,国民经济运行已开始朝着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国民经济总体态势良好,工业生产增速回落趋稳,“三驾马车”表现良好,尤其是消费和进出口的出表现,意味着我国内需和外需趋稳,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一)经济运行 合理减速
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保持在10%左右。两位数的GDP增速,显示出我国经济运行
态势良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目前我国经济出现增速放缓的势头,但是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回落势头趋稳。专家们普遍预计,全年GDP有望保持在10%左右的增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