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京东的发展历程
京东集团凭借极具竞争力的价格、精确的受众定位、迅速高效的物流和优良的售后服务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京东股权结构较为分散,但投票权集中,其主要收入来源于商品收入和服务收入。
一、京东集团的发展历程
京东最早成立于1998年6月,经20多年的发展,京东凭借极具竞争力的价格、精确的受众定位、迅速高效的物流和优良的售后服务,京东实现从小公司到闻名全球大企业的飞跃,2020年京东在《财富》全球500强排行榜中排名102位。
回顾历史,根据京东的战略调整和发展状况,京东的发展能够分成四个阶段:初创期、蓬勃发展期、资本化战略布局期和全面转型期。
1.初创期(1998年至2006年)
1998年京东在中关村海外市场成立,主卖光磁产品,截止2001年底,京东已拥有中国60%的
刻录机市场,2001年京东开始从批发转向零售。2003年,受非典影响,京东开始尝试网络销售,并于2004年推出自营模式网站,至此京东转型线上进入电商领域。2005年京东尝试做IT数码全品类,2006年底京东销售额达到8000万元。
2. 蓬勃发展期(2007年至2011年)
2007年,京东逐步推进IT产品的品类扩充,获得第一笔大额融资,开始搭建物流体系。京东在品类扩充和自建物流上持续发力。京东在2008年6月完成3C产品的品类扩充。
2009年京东继续扩大融资规模,同时在第一季度开始单独售卖。2010年京东推出“211限时达”极速配送和上门取件服务,引领了网上零售行业新标准,并于年底正式运营开放平台。
2010年京东年销售额达102亿元,次年京东获得15亿美元融资,移动客户端上线,推出包裹跟踪系统,提高服务水平,增加“7×24小时”,正式进军B2C在线医药和奢侈品领域。京东全品类逐渐完善,逐步转型为综合型网络零售商。
3. 资本化战略布局期(2012年至2016年)
在此阶段,京东开始追求规模化、专业化,京东逐步通过收购、投资和战略合作扩大集团实力与影响力。2012年京东提供服务,推出火车票订购、酒店预订等业务,6月京东关联公司获得国内首批快递经营许可证,获得3亿元的融资,收购网银在线,11月京东开放物流服务系统平台,正式布局开放物流服务和支付体系。
2013年10月,京东金融集团成立。2014年3月,京东与腾讯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4年5月,京东赴美上市,股票代号为“JD”。2016年,京东物流首次面向公众服务,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同年,京东与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成为全球性战略合作伙伴。
4. 全面转型期(2017年至今)
2017年4月成立京东物流集团,同年6月,京东金融正式从京东集团中剥离,而后更名为京东数字科技集团。2019年成立零售集团。在这期间,为了辅助京东的核心业务、给广大业务合作伙伴创造巨大的价值,京东凭借庞大的业务规模、完善的零售基础设施和先进的技术,开始提供全面的供应链服务,向第三方输出物流服务和技术解决方案。
截止2019年底,京东业务涉及零售、数字科技、物流、技术服务、健康、智联云和海外等
领域。2019年底,京东集团的定位从“领先的技术驱动的电商公司”转变为“领先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京东开始从“零售”全面转型到“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商”。2020年6月京东在香港二次上市。
二、发展现状
自京东成立以来,京东在专有技术平台支持营运的基础上,一直注重发展自营零售业务和建立自有物流基础设施。伴随着自营零售业务规模大幅度增长,为了确保出的客户体验,京东利用已有的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平台,启动电商平台加以辅助并扩展产品类目。
经过多年发展,自营零售业务、电商平台、全渠道布局及自有的全球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技术平台相结合,不断带给客户卓越体验,成为我国优质的电子商务企业。
近年来,为了辅助京东的核心业务、给广大业务合作伙伴创造巨大的价值,京东凭借庞大的业务规模、完善的零售基础设施和先进的技术,开始提供全面的供应链服务,最终这些服务将促进业务发展及提升整体客户体验。
2017年以前,京东拥有三大核心业务,三大核心业务包括:京东商城、京东物流和京东金
融。2017年京东集团实施了大规模的战略调整,京东金融从京东集团中剥离,成立京东物流,经过进一步的运营整合,京东集团逐步形成了京东零售和新业务两个运营分部。
京东零售主要包括中国的自营业务、平台业务及营销服务,这三个业务也是近三年京东的核心主营业务。新业务运营分部涉及到的业务有海外业务、技术创新和向第三方提供物流服务等。目前京东主要有四个核心业务:
1. 京东自营零售业务
京东从供货商购买产品,直接销售给客户。京东零售业务提供丰富的产品种类,包括3C产品和种类繁多的消费品类。近三年自营零售业务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88.5%,随着京东自营零售的规模不断扩大,已与众多供货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2. 电商平台业务
第三方商家向京东电商平台的客户提供产品,并向京东支付销售佣金,京东为电商平台的所有订单提供事务处理和计费服务。
3. 营销服务
京东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广告主提供全面的数字品牌和效果营销方案以及多种投放效果分析工具,以帮助他们实现精准投放、获取和留存客户,以及提升营销投入效果。
4. 物流服务
在除京东的电商业务之外,京东对外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现在京东提供的服务几乎涉及物流业务的所有方面,包括仓库管理、仓储、长途运输、极速及按需配送以及冷链及跨境服务等。
三、京东集团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是战略的具象化,是各项业务、资源和各方面利益关系等综合体现,因此盈利模式与企业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京东集团的盈利模式略有差异。
1998年至2006年是京东的初创期,在此期间内,京东的盈利模式处于探索阶段,为以后京东盈利模式的建立打下了根基。在初创期内京东经历了两次转型,第一次转型在2001年,京东从批发转向零售,但其本质都是线下渠道的生意,从供货商进货,在柜台卖出,赚进
销差价。
第二次改革是在2003年,受非典影响,京东在2003年开始尝试网络零售,推出自营网站,并逐步形成垂直型盈利模式,2004年,京东“倒三角”战略初步形成。
1. 柜台起家
1998年京东多媒体成立,当时,中国零售业是在改革开放后在短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于此同时,国内消费需求旺盛,导致了当时的市场混乱、无秩序、利润高。
中关村是当时中国销售渠道最好的写照:产品质量层次不齐,假冒伪劣情况严重。消费者能否买到合适的商品,更多依靠的是消费者自身的鉴别能力和砍价能力。
京东多媒体就诞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京东在创立初期,没有进货渠道,没有客户,没有资金,也没有团队,全靠创始人刘强东一个人运作,刘强东的做法与当时中关村众多卖家并不一致,他坚持两件事情:一是提供良好的服务;二是薄利多销、明码标价、谢绝讲价。
很多客户在长期购买中发现,京东定价合理,产品质量有保障,口口相传,京东积累起了第一批客户。在1998年至2003年这段时期,创始人刘强东为未来京东的盈利模式建立了基础,未来京东的盈利模式一直在这几方面加深拓展。
从刘强东在中关村市场的第一个柜台开始,京东一直坚持卖正品、保质量、开发票。开发票是一种证明方式,表明京东卖的是正品,也给消费者正面的印象。
当时成本低,空白光盘印刷做个标志,再做个与正品相同的包装,用较低的价格售卖,就可以得到比正品高很多的利润,但京东仍然坚持售卖正品,这与中关村泛滥的山寨货相比,京东没有价格优势,但对于那些对质量要求较高的客户,京东高质量的优势慢慢凸显出来,并形成了稳定的客户体。
京东商城客户京东坚持薄利多销,相信有规模才有与上游厂商的议价权,才有对行业的控制力。从京东创立开始,到今天为止,一直都是薄利多销、规模为首。
最开始卖刻录机时,中关村其他商家卖五万一套,卖出一套商家就能挣三四万元,京东明码标价,比其他商家便宜一半以上,从18,888元到28,000元不等,在同等质量下,吸引了很多客户。
京东在光磁产品领域,最高占有全国市场6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些市场份额很大程度上是靠京东低价拿下来的,以刻录机为例,京东用低价逼迫其他代理商退出竞争,从而拿到独家代理。
在市场卖压缩卡、VCD转录硬件和系统的时候,由于客户体大部分是县城40岁以上的人,对IT硬件和技术了解甚少,京东不仅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还提供额外的技术培训,让客户满意。
当时京东并没有“用户体验”的概念,有的是把客户服务好,客户还会再来的朴素观念,10多年后,京东成为我国规模最大自营式电商时,其价值观的“客户为先”,就源于初创期对客户服务的追求。
2. 转型电商
2003年,受非典影响,京东从厂商进的货物,全部积压在库房。IT产品时间越长,销量越差,掉价越快,同时京东的柜台全部关闭,公司账面资金只能维持两三个月,京东尝试在网上销售产品。
京东最初的做法与当时很多公司一样,在网络论坛上进行团购活动,公布当期团购活动的产品、价格及截止时间,留下顾客的,收到顾客的汇款后,按照顾客要求,将顾客所需货物用邮政发货给客户。
若是客户的地址在中关村附近,则用货车送货上门。经过半年的团购,由于网络论坛收取的提成较高,京东想要进一步地掌握客户来源,2004年京东开始做独立的网站卖产品,考虑到网络销售运营成本低,客户体验好,京东决定关闭线下店铺,转型电子商务,2006年京东撤掉最后一家柜台。
结语
转型电子商务后,为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京东开始扩充IT数码产品的品类,其正品、低价、服务好的传统依然保留,这也是京东的盈利点所在。
与此同时,京东对供应链和效率做了很多研究,将其核心竞争力定位为提升客户体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初步形成了“倒三角”的战略管理体系。
随着“倒三角”战略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客户需求的不断提升,京东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技
术平台,为后续京东构建自身的盈利屏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