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科研处
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开拓思路,促进我院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7月24日至29日,丛建国副院长带领教务处、科研处负责同志去广州、深圳、珠海、番禺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学习。考查内容涵盖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科研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先后考察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湖)、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良路1342号)、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岭南区)、珠海大学园区(广东省珠海市)等高校。期间听取了相关高校领导就办学思路、教学改革、科研工作等方面的总体介绍,并与相关部门的领导进行了对口交流。通过考察学习,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了许多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受益匪浅。现将考察学习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验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于1993年成立,现有学生3万人,有珠海大学13个二级学院,150个专业。综合实力在高职院校中名列全国第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领头羊。
1.教学改革与创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和用人机制灵活,已经形成了注重工作实绩,人人活干,干活才有奖,没活就撤岗的良好局面。目前,深职院以国家示范校和深圳市创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为平台,以创建中国特世界一流职业技术大学为目标,全面启动以“四二四”框架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改革,即四项改革、两项创新、四大工程。“四项改革”包括以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的教学改革,以应用性研究和技术服务为特的高职院校科研模式改革,以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和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人事改革,以公益性、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为特点的后勤改革。“两项创新”包括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模式创新,以全人教育和自主管理为核心的学生管理模式创新。“四大工程”包括以建构中国特高职教育院校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工程,以契合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服务珠三角外向型产业为要求的国际化工程,以凝聚核心价值、建设和谐校园为主要内涵的大学文化工程,以建设一流基础设施为目标的基础保障工程。通过改革创新,力争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实现“四个示范”,即办学机制的示范、内涵发展的示范、特创新的示范和构建中国特高职教育模式的示范。
2.专业设置:他们认为专业设置要紧紧跟上当地经济发展的步伐,经济增长点在哪,专业设置到哪。专业设置还要适当超前,起到教育的引领作用。
3.科研工作:深职院以应用研究为导向,坚持为行业和地方社会经济服务,逐步形成了以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和创意设计等为主,国家省市项目持续稳步发展的研究格局,科研总量在广东省100多所高校中一直名列18位左右,科研工作成效显著。
4.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三个工程”。一是“教师下企业工程”,要求“教授手上要有油(机油)”,要在做中学,即强调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化。规定每2年内教师必须要脱产进企业半年,每名教师每年进企业不少于12天。二是“双师工程”,即先确立校级名师,再逐步打造更高层次名师,实施“正高行动计划”,专业带头人可以申请半年讲学,半年科研,科研折合城工作量。三是“国际化工程”,学院每年出资200万,实施与国外对口学校进行交流,例如与澳大利亚高校合作等。
5.实行严格的教学督导制度:每名教师都要接受学院安排的督导教师的听课,督导教师由学校返聘的老教授组成。每个督导室成员单独听课,每听一次课都单独打分数,如果两次听课都不合格,这名教师就要离岗学习或调换岗位。特别是针对年轻教师,督导听课次数更多。督导成员全年都在不停地进行听课。
6.管理及分配制度方面:实施院系两级管理,各二级学院有很高的独立管理权限。系(院)经费切块独立核算。分配含三块:学生人头费,基本工作量考核(系数、教学和科研质量等),综合奖励。每个系(院)都各自不同的分配方案。
二、广州番禺职业学院的经验
广州番禺职业学院是全国第一批高职示范校。1993年开始筹建,当时的番禺是一个县级市,著名侨乡,建校资金的六千多万是何厚铧、霍英东等人捐建,1995年完成,教职工90%以上非广东籍人,校园是在原来国营农场基础上改建的,占地2280亩,属园林式花园式高校,绿化非常好,1996省政府备案,97年教育部备案,2008年“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市区两级管理,以区为主管理方式。在校生10700人,45个专业,10个系部。05年人才培养评估优秀。00—06年财政困难时期,09年进入示范院校之后发展速度加快,但当时学生总人数也仅为6000人。就业率名列广州前茅,学生认可度高。
1.注重内涵发展:02年之前不断扩招,02年底召开了教学工作会议,确定了“适度控制规模,把精力人力财力放在以质量为重心的内涵建设上”的思路。目前,学校设有信息工程学
院、珠宝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工商管理系、财经系、旅游管理系、应用外语系、机械与电子系、建筑工程系、思教部、基础课部等三院六系两部,其中,有玩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网络技术、金融管理与实务、装潢艺术设计、酒店管理、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等6个国家示范性专业,2个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9个省级示范性专业和6个市级示范性专业;1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5省级精品课程和40门市级精品课程。国家教学团队建设2个。国家级名师5个,在广州市属的9所高校中,第一个教学名师就出在该校。他们注重质量工程建设,令我们印象深刻的就是: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名列全国第3位。他们强化质量意识,注重“质量、规模、效益协调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一技之长+综合素质”。他们积极探索教学改革,2001年以来,共有30项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省、市教学成果奖,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建有国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中国玩具行业人才培训基地。
2.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番职院认为科研是教学质量的加速器,强调教育离不开研究,只有通过研究才能更好的把握教育教学规律,通过研究使知识得以升华。他们认为,研究不一定能做出重大发明或科学发现,但它至少是一种思考、总结、内省的过程。他们为鼓励广大教职工积极从事工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对获市级以上立项的课题,学院按比例
给予一定的配套经费,每年对教职工的科研成果进行奖励,等等。在学院政策的引导下,该院一位青年教师一年就有8篇论文被国际权威检索杂志SCI收录,这在高职院校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3.各级政府支持力度大:自进入示范院校建设以后,教育部、省市各类配套经费达1.3亿。生均拨款6300元(注:广州高校生均拨款均超1万元)。
4.前瞻性与危机意识强:当广州乃至全国还没有评选教学名师的时候,他们学校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校级教学名师的评选活动。质量工程建设、办学理念他们总是领先一步。他们认为高职教育总是机遇和压力并存,人人都应有危机意识,要有紧迫感,例如平时加班加点,从干部到教师都不讲报酬,已经形成了他们所说的“番禺校园文化”。
5.看苗浇水,理念先进:王晓敏院长说,广州的领导是看谁首先做出成绩,就对谁进行重点培养。我们在校内抓教学抓质量也是这样,有重点的进行培养,看谁的发展潜力大,“看苗浇水”。
6.认真思考和研究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要注重学生一技之长的培养,也
要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是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意识的将综合素质培养渗透到课程改革和教学之中。把专业搞得很窄就会忽视学生今后发展,因为我们国家发展很快,培养的学生只懂得一点技术,就会很快过时和对社会不适应。
7.专业结构调整的思路:现在正研究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下一步高职发展方向是什么?学院新的专业类别搞不搞?他们认为一定要有专业的概念,专业单打独奏会让费资源,学院原来专业不合理,因此要对一些交叉重复的专业进行调整,对原有的专业,要进行内部优化。新的专业要进行全面的调研,新办专业要紧紧围绕当地的优势产业来设置。目前对专业架构,总体上不作大的调整,但内容上要升级换代,在对传统专业的改造方面,应尽可能地与地方经济相适应,如原来的玩具专业、珠宝专业是传统专业,也是国家级特专业。番禺地区玩具厂多,前些年番禺职院申办“玩具专业”,因为全国没有一家这样的专业,上级不批,他们多次做工作,率先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玩具设计制造专业。但是,现在玩具厂纷纷倒闭,产业变化了,现在人都在网上消遣了,专业不调整不行。珠宝专业也是特专业,现在发展的还行,但要随着产业的发展修订方向,由产业上游的“珠宝加工”向产业下游的“朝珠宝设计”和“珠宝鉴定”方向发展。今后那几个点要建特专业?再怎么做?要及时认真研究。
8.办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哪些点适合做高层次的高职教育?就是要办4年制的高职教育,也就是三年培养不了的,对技术要求更高的专业,要提前选一些突破点,要提前有思路和方案。再就是要研究考虑复合型专业建设问题。机、电、信息、艺术等专业要“组合提升”,艺术专业的设计、信息技术的辅助,机电设备辅助等,一定要深化,提升,一定要走这样的路才能发展的更好,高职教育不要搞成低层次的技术培养,那和中职没有区别。
9.不同专业要有不同层次的定位:管理类的培养要考虑“面”,例如与机电专业相比面就要宽;而技术类的培养要考虑“专”,课程体系结构要有不同的架构。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不要一刀切,各个专业要有不同的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
三、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经验
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民办学校,1993年开始举办培训班,2001年教育部批准设立。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大部制—四大部,“教务部”“校务部”“学务部”“后勤部”。在校生14000人,教师员工781人,13个2级学院,两个校区。
1.办“园中校”建“校中园”,校企合作成效显著:校企合作建设二级学院,实施“区位融合,校
企融合,工学融合”。每个系(院)都大力提倡校企合作办学,例如“岭南香港压铸学院”,“星力量动漫游戏学院”,“中兴通信3G学院”“博雅教育学院”等都是校企共建、企业冠名学院。在校园内办了“学生创业街”,一条街行店铺林立,学生独立经营。学院每年都举办校企合作沙龙,邀请企业人员和教育部高层领导参加,倡导“合作办学、合作发展、合作育人、合作培训、合作就业”。
2.推行“十大工程”改革:融合工程、品牌工程、培优工程、铸魂工程、名师工程、国际化工程、阳光工程、伯乐工程、服务工程、活力工程,成效十分显著,形成了“活力岭南、幸福岭南、卓越岭南”的校园文化。
3.特殊政策吸引人才:设立购房基金、购车基金,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激励政策。
4.学院制定目标宏伟:2011-12创建省示范校,2013-15创办高职类本科院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