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新农业》2022年第15期
小番茄选择植株抗病性强、生长强健、产量高、单果重15~18克、果桃红亮丽、果型椭圆形、糖度可达11~12度、风味甜美、无酸味、果实硬度好的品种。
2.1 育苗
苗龄期一般在4 5天左右,幼苗生长适宜温度为白天20~28℃,夜间为10~15℃,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在光照不足时用白炽灯或补光灯补充光照。早春栽培的湿度管理以早浇晚不浇、见干见湿为原则。定植前7~10天逐渐通过控水、降温等进行炼苗。优良的幼苗对早期产量有决定性的影响,育苗期间应该使用防虫网或黄板、蓝板,隔绝并消灭蚜虫、白粉虱的入侵,适当的定植苗龄为4~6叶。
2.2 定植
小番茄依其种植时期、种植地区及整枝方法不同,种植密度也不同。一年栽培两茬:秋茬6月下旬至7月中旬播种(苗龄30天左右);春茬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播种(苗龄45天左右,遇温度低时育苗时间会延长)。一年一茬: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苗龄30天左右)。无限生长之品种:株行距(30~35厘米)×(双行)(140~160厘米);有限生长之品种:株行距(45~50厘米)×(双行)(150~160厘米)。
2.3 整枝
无限生长之品种:常以单蔓整枝为主,其他侧芽全部去除。下部果实成熟、采收后,主蔓近顶棚时,应去除下部的老叶、病叶,及时落蔓,以免影响植株生长,造成减产。其特点是采收期长、整体产量高、适合顶部较高的保护地栽培。
有限生长之品种:常以双秆整枝为主,双秆整枝只留下第一花序下的侧枝为第二主枝,其他侧芽则全部去除,每一主枝的2~3个花序必须摘除侧芽,以防枝叶过度旺盛,第三花序之后可放任栽培。露地栽培可进行多蔓整枝,在生育初期摘除侧芽,当各主蔓形成后再放任栽培。其特点是株高150~240厘米,相对无限生长品种生育期短,果实采收期集中。适合一年两茬、顶部高度在2.5米以下的保护地栽培.
2.4 水肥管理
番茄的根系较深,深度可达120~150厘米,最适宜的土壤为土层比较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番茄的产量高,对肥料的要求也较高,而番茄根部的耐肥能力不太强,所以对土壤要求比较高。整地要求深耕20~30厘米,土壤细碎,保护地内应充分进行土壤消毒,防止病害严重发生。番茄忌连作。缺硼和缺钙对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硼是番茄需要的微量元素,所以使用不能过量,可以用硼砂作为基肥,每亩使用量1公斤左右。另外,在旋耕之前可以施入适量的磷酸钙,钙肥的吸收受根系及其他营养元素的影响,氮肥过量往往会引起缺钙的果顶腐烂病。如果栽培期发现果实产生缺钙或缺硼的病症,可以进行叶面施肥,及时补充,用浓度为0.5%的氯化钙或硼砂水溶液进行喷洒。有些保护地内缺硼,此时可适量加入适量的硼砂,每亩使用量最好不超过1.5公斤。保护地内周年进行果菜类栽培时,要加大有机肥的施用量,基肥一般每亩10000~15000公斤,复合肥一般每亩30~40公斤,磷钾肥的使用量为每亩15~25公斤。基肥是均匀撒施,然后结合深翻即可。追肥在番茄的整个生长周期特别重要,番茄定植后的第一次追肥一般都在定植后20~30天施用,追肥以复合肥料为主,施肥前一天灌水,这样有利于肥料的溶解吸收,并且施用量要小,其后的追肥保持定量的原则,每隔3个星期施用一次。但也有的农户是采收一次果、浇
一次水追一次肥。
2.5 防雨栽培
夏季小果番茄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可以说是雨害,突发降雨,会使果实产生裂果而失去商品价值。因此,应使用简易网室作为夏季小果番茄的生产方式。网室栽培的主要优点为果实可充分红熟后采收上市,果实糖度自然比露地栽培高出1~2度。由于夏季网室内栽培较易产生高温障碍,番茄植株进入开花期后,网室两侧的纱网可卷,可以增加通风,部分农户使用遮阳网降低正午(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光照,以达到降温目的。如遇到连续的阴雨天,设施内相对湿度可达90%以上,容易引发叶霉病及脐腐病,可叶面喷用钙肥以降低脐腐病的发生。严格注意防病。
2.6 着果处理
在夏作栽培时,番茄着果率在夜温超过21℃以上会显著下降;在冬春作栽培时,夜温低于8℃时,着果率降低。因此,在这些不利于坐果的时期,应该用一些药物处理,如番茄坐果灵,也可在前期用农友的开花精促进坐果。施用期要注意温度,温度愈高,则必须降
低使用浓度。施用时期为一花序已有2~3朵小花盛开时喷施花序一次,避免喷到顶芽,否则会造成顶芽萎缩及叶面变狭小,药害的病症与感染胡瓜病毒相似。
3.1 病毒病
主要病症出现在叶片上,一般为嵌纹病症,叶片呈现黄绿不匀的现象,偶有坏疽条斑或水浸斑。叶片受害后,表面凹凸不平,萎缩或畸形,新叶颜淡黄,叶片缩小或变细,有如细绳状,植株矮小,受害严重者生长停顿,甚至于枯死。防治方法:选种健康种苗;发现病株应及早拔除;防治媒介昆虫;避免机械传播;喷施抗病毒药物。
3.2 青枯病
青枯病为细菌性维管束病害,高温、多湿环境适宜发病。土壤为主要感染源,土壤中病原细菌由根部伤口侵入植株,发病初期下部叶的叶柄先呈现下垂,而后叶片逐渐萎凋,同时茎部也常出现不定根。青绿的植株快速萎凋而渐枯死为其典型病症。横切被害茎,可见维管束褐,以手挤压有乳白黏性的菌液溢出。如切取被害茎部放入盛有清水透明玻璃杯中,经数分钟后,大量病原细菌由切口流入水中呈乳白烟雾状,可精确诊断青枯病,
并可与引起相似萎凋、维管束褐变的其他真菌性病害区别。除根传播外,附着土壤的鞋及农具也可传播病原菌。防治方法:栽培抗病品种;使用健康移植苗;施用青枯病杀菌剂于土壤;注意田间卫生;晒田。
3.3 细菌性角斑病
病原细菌危害叶片造成叶片干枯,亦可危害果实、叶柄、茎及花序。初期在叶片引起水浸状小斑点,随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圆形病斑,颜由黄绿变为深褐。茎部呈灰到黑。呈疮痂状。中央凹陷且边缘稍有隆起。防治方法:本病害可经种子带菌传播,故需用健康种子种苗;施用農用链霉素等杀菌药物,采收前7天停止施药。
番茄的种植方法 3.4 晚疫病
晚疫病主要发病于低温、多湿的环境,本病原可危害叶、叶柄、茎、花序及果实。被害部初期呈暗绿水浸状斑点,在多湿环境下快速扩展,有病原菌菌丝及游走子囊。果实被害后,初期呈灰绿水浸状斑点,逐渐扩大至半个果实后呈褐坚硬之波浪纹状,潮湿环境下于果实上产生白微状物,但不软腐。防治方法:加强发病适期(低温且多湿)防
治工作,可施用药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58%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400倍、80%代森锰锌。须遵守安全采收期。
3.5 早疫病
早疫病初期感染叶片呈暗褐至黑水浸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成革质化轮状斑点,周围有黄晕环,老叶被害严重时,多数病斑愈合而引起落叶。茎部被害则造侧枝掉落,果实被害呈暗褐凹陷纹状病斑,果实上半部被害居多而造成腐烂。防治方法:注意田间卫生;于发病初期在施用86%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81.8%嘉剔铜可湿性粉剂1000倍,37.5%氢氧化铜水悬剂400~800倍防治,需遵守安全秋收期。
3.6 白粉虱
白粉虱周年发生,繁殖力强,寄生植物广,成虫在番茄叶背产卵。可传播病毒病等其他病害。防治方法:使用黄黏板或水盘诱杀成虫;不可使用过量氮肥,避免植株生长过盛,通风不良有助于其发生;用药物防治,需遵守安全采收期。
3.7 斑潜蝇
斑潜蝇每年发生20代左右,成虫以产卵管刺破叶背组织吸吮汁液或在叶组织内潜食叶肉。防治方法:使用黄黏板或水盘诱杀成虫;用一些普通的杀虫剂防治。
小番茄采收以果实红熟且硬度高时采收,采收时一般都留有果柄或成穗采收。一般的小番茄果实糖度在7~10度,高品质的能达到11~12度,夏季应提早采收,避免落果或裂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