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植物妈妈有办法》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1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准备:
    插图、生字、生词卡片、幻灯片;蒲公英、苍耳、豌豆实物标本。
    教学重点:
    记忆生字,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步了解课文,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朗读课题,提出思考问题。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
    1、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方设法解决。
    2、一边读一遍画出二类生字。
    三、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1、认读12个二类生字。
    2、分析生字:
    植:左右形近字:值植物植树种植
    物:左右实物物件物品动物
    纷:左右纷纷众所纷纭大雪纷纷
    就:左右就是就业就好
    能:左右可能不能能不能能力
    洼:形近字:哇蛙娃泥洼坑洼
    晒:形近字:洒晒太阳日晒暴晒
    粗:左右粗大粗心大叶粗犷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
    3、读课文:强调读准字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感悟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引导学生质疑。
    1、“植物妈妈”指什么?
    (能传播种子,繁衍后代的植物)
    2、他有些什么办法?
    二、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有几小节?
    2、听老师范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画出不懂的地方。
    3、读第一小节:了解“孩子、长大、四海为家的意思?
    4、地第二、三、四节:了解三种植物视怎样传播种子的?(两个条件:本身条件;外界条件)
    5、读第五小节:“很多很多”说明什么?你能想到什么?
    6、小组讨论:说说你还有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三、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疑问语气)
    用引读方式指导朗读。(停顿重音感情)
    四、指导背诵。
    提示:
    1、看图画指导。
    2、先背开头、结尾两段,再依次记住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
    五、作业:
    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分小节读课文。
    2、背诵课文。
    3、听写生字。
    二、读词语。
    炸开粗心啥办法得到
    准备观察晒太阳能力
    三、读一读,写一写。
    1、读词语:
    植物告别知识四海为家
    山洼办法纷纷出发
    2、写话。
    自己选择喜欢的词语说话。
    四、填一填。
    升粗轻失
    降——()重——()
    细——()得——()
    五、连一连,说一说。
    1、读词语。
    2、想一想怎样连。
    3、你还能说这样的词语吗?
    六、作业: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很多    写方格作业;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准备降落伞(风)
    植物妈妈有办法挂动物皮毛(动物)
    太阳晒炸开(太阳晒)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认本课的13个认读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的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看懂图、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的习惯,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把向书本和向大自然学习结合起来。
    教学难点:
    了解植物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在学新课前咱们来做个小游戏,好不好?(出示实物)咱们来猜一猜,认一认这些都是什么。你都在哪里见过呀!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今天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结合农村孩子课外读物少但接触自然多的现象,利用实物让学生猜和认,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心。]
    二、内容研讨。
    1、(1)自由读文,自学生字,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就请拼音朋友来帮忙。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片认读。(游戏,开火车读)
    旅 蒲 降 娃 纷 苍 洼 啪 炸 蹦 察 识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读音的?
    摘苹果游戏。(规则:在黑板上画棵苹果树,把做成苹果形状的生字卡贴在树上,让学生上台读音,读对的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并奖励一张字画。)
    师:植物园传播的种子方法不仅多,而且有趣,让我们一起走进植物园王国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吧!
    (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根据学生天性爱玩的特点,利用游戏来熟记生字。这样一来可以调动学生识字的热情,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
    (1)师范读。
    思考:种子把植物称作什么?(妈妈)
    “植物妈妈”指的是什么样的植物?(已经成熟的植物)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3种:蒲公英妈妈、苍耳妈妈、豌豆妈妈)
    (2)全文共分为几小节?(5小节)
    (3) 哪几个小节向我们介绍了这三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2 3 4 这三个小节)
    指名分小节读、小组学习。
    说说这种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选择一种方式把这个小节讲给大家听。
    3、汇报。
    (1)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是:它为自己的娃娃准备了降落伞,只要风轻轻一吹,种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2)师小结:蒲公英妈妈是多疼爱自己的孩子呀!我们一起来看看。
    (3)(出示蒲公英的实物)谁有办法让它“离开妈妈,四海为家”?(让学生拿蒲公英上台表演)用了什么办法?(板书:吹)
    刚才大家看到了什么?(许多种子有高有低地落下来)
    这叫什么?在书上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纷纷出发)
    文中哪个词告诉我们风往哪里吹,种子就往哪飞?(乘着风)
    师概括:蒲公英的传播需要哪两个条件?(自身条件,风)
    课件出示:多有意思呀!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男女生合作读)
    过渡句:蒲公英妈妈这么有办法,苍耳妈妈又是怎么做的呢?
    (4) 师:“铠甲”是什么?刺在这里又起什么作用?(挂住动物的皮毛)是所有的动物都能挂住吗?(不是)谁能给老师举个例子?
    生:仙人掌上面的刺就不能挂在动物的身上。
    师:(出示苍耳的实物)老师做个实验,让苍耳挂在衣服上,动物们会把种子带到哪里去呢?(田野山洼)还可能去哪里?(板书:动物皮毛带)
    豌豆妈妈的办法是什么呢?(让豌豆在太阳光底下晒太阳,太阳一晒,豆荚就会炸开,豆子们就蹦跳着离开了妈妈。板书:晒太阳)
    4、启发引导。
    (1)师你觉得它们哪一种的方法最好?为什么?(自由发言)
    (2)这些孩子们,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妈妈呀!从哪里可以知道?
    (3)指名读第1小节。
    (4)“孩子”在这里指的是植物的什么?(种子)
    “长大”是什么意思?(已经成熟了)
    “四海为家”是指种子要搬到哪里去安家?(世界各地)
    “植物要旅行”指植物要干什么去?(到处生根发芽)
    5、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同学们要想得到更多的知识该怎么做呢?(仔细观察)
    (1)齐读第5小节。
    (2)“哪里”指的是什么?(大自然)“它”指的是什么?(知识)
    师总结:我们要想获取更多的知识,就要学会仔细观察,养成好的习惯,经常到大自然中去寻知识,探究奥秘,从植物妈妈的“办法”中,我们感到大自然的奇妙。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互相解答中彼此相长,既加强了理解又让学生体会到同伴互助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把从书本学习和向大自
然学习结合起来。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适当启发诱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实效评价。
    1、按课文的内容填空。
    (1)蒲公英妈妈准备了___________,靠_____________传播种子。
    (2)苍耳妈妈准备了______________,靠___________传播种子。
    (3)豌豆妈妈准备了______________, 靠______________传播种子。
    2、刚才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你们可真的不简单啊!老师还要告诉你们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和奥秘,你们想知道吗?
    (1)椰子成熟了会自己落下来,落到水里就漂走了,漂到哪就到哪安家。
    (2)石榴成熟了就会裂开,小鸟飞来会吃到它的种子,这些种子就会随着它的粪便出去,种子落到哪里就会在哪里生根发芽。
    (设计意图:创设多样的练习方式,巩固所学,达到学用结合。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3)下面同学们把你知道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画下来,好吗?
    (展示台:我是最棒的)
    (设计意图: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获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