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 繁殖
单元设计意图
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
繁殖的意义在于使子代继承亲代的特征,使生物得以繁衍生息。作为传宗接代行为的繁殖,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更是生物种存在、延续的必要手段,它与生物的生长发育阶段共同构成完整的生命周期。同时,多种多样的繁殖方式,也是生物多样性和我们给生物分类的重要依据。因此,有必要在小学中年段,指导学生认识有关繁殖的重要现象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对繁殖建立完整的认识。
在本单元之前,本套教材已经指导学生认识过多种多样的动物和植物以及它们的一生,学生对动植物的生命周期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和认识,但缺少繁殖这关键而重要的一环。学生对动植物的繁殖有兴趣,但存在一些认知偏差,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纠偏并满足其求知欲。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很多
从一个角度分析问题、出一种原因、想出一种方法、了解一种形式,这属于线性思维。在现实生活中,仅有线性思维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会多角度的发散思维。因此,本单元试图通过植物用种子繁殖和用营养器官繁殖、动物的卵生和胎生等,引导学生在了解事物的多样性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多角度地认识事物、思考问题,增长知识和智慧。
本单元将知识建构与满足求知欲相结合,关注思维发展,引领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指导学生借助图表记录实验现象,为后续顺利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提高科学探究水平做铺垫。
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植物体和动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知道动植物的生命周期;初步了解动物和植物都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11.2生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有多种。
描述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等来繁殖后代。
描述和比较胎生和卵生动物繁殖后代方式的不同。
12.3动物会给植物的生存带来影响。
列举动物帮助植物传粉或传播种子等实例。
3.本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
4.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
本单元由《用种子繁殖》《用根、茎、叶繁殖》《动物的繁殖》三课组成,采用并列式的逻辑结构编排。本单元学习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本单元前两课,介绍植物的繁殖。第一课介绍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指导学生认识种子的结构、功能、传播方式,了解种子的发芽情况;第二课介绍种子植物的无性繁殖,即用营养器官来繁殖,指导学生在了解一些植物能用根、茎、叶繁殖的基础上,通过亲历实践活动,了解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
第二部分即本单元第三课,介绍动物的繁殖。从动物的求偶、交配、生产以及哺育几个方面,指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繁殖方式和行为,为动物的整个生命周期添上繁殖的一环。
单元教学目标
能通过探究活动,描述种子萌发的情况。
在实作过程中,学会一些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方法。
能提取现象和资料中的主要信息,说出动植物的一些繁殖方式和行为。
单元活动框架
课时建议
序号 | 课题 | 课时 |
1 | 用种子繁殖 | 1 |
2 | 用根、茎、叶繁殖 | 1 |
3 | 动物的繁殖 | 1 |
总课时 | 3 | |
每课分析
第12课 用种子繁殖
1.教学内容
本课以植物的种子繁殖为中心,采用主从式的逻辑结构,展开两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为“主”,即种子的萌发,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解剖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并结合教材介绍,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与种子萌发成的植株之间的关系;活动二,
提出有关种子萌发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在解决一些播种技术问题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种子萌发的特点和条件。
第二部分为“从”,即种子的传播,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分析并交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活动二,指导学生观察一些种子,并猜测它们的特点与种子的传播方式有什么关系。
2.教学目标
能够提取实景和图片中的重要信息,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及其与萌发成的植株的关系。
能针对问题提出假设,探究种子萌发的特点和条件。
能够根据种子的外形特点,推测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3.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植物用种子繁殖的方式。
难点:猜测种子的特点与其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4.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发育成植株的快镜头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蚕豆或玉米的种子、苍耳种子、悬铃木的果球、放大镜、镊子、葵花子、玻璃瓶、纱布、水、土壤、盛土的容器、直尺、小木牌、毛皮。
第13课 用根、茎、叶繁殖
1.教学内容
本课以植物的营养繁殖为中心,采用递进式的逻辑结构,展开两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引导学生了解植物存在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现象。它的主体为本课的第一个活动,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列举用营养器官来繁殖的植物的实例,并组织学生交流其他可利用根、茎、叶繁殖的一些植物的名称,让学生了解植物的营养繁殖方式。
第二部分,组织学生用根、茎、叶来繁殖植物。此部分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用红薯的根、菊花的茎、宝石花的叶繁殖植物的方法,指导学生开展实
践活动;活动二,组织学生展示成果,交流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原因,它是活动一的自然延伸和拓展。
2.教学目标
能提取文字或图片中的主要信息,知道一些植物可以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来繁殖。
能用红薯的根、菊花的茎、宝石花的叶来繁殖植物并展示成果。
能分析和交流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成功经验或失败原因。
3.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一些植物可利用根、茎、叶来繁殖。
难点:分析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成功经验或失败原因。
4.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能用根、茎、叶繁殖的植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