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振动污染源》
生活中的振动污染源
环境振动污染主要来源于自然振动和人为振动。自然振动主要由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引起的,严重的会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生产中断,自然振动带来的灾害难以避免,只能加强预报减少损失。人为振动污染源主要包括工厂振动源、工程振动源、道路交通振动源、低频空气振动源等。
1.振动污染源的分类
1.1工厂振动源
在工业生产中的振动源主要有旋转机械、往复机械、传动轴系、管道振动等,如锻压、铸造、切削、风动、破碎、球磨以及动力等机械和各种输气、液、粉的管道。工厂振动主要由工厂中的大型冲压机器的运行产生的。
1.2工程振动源
工程施工现场的振动源主要是打桩机、打夯机、水泥搅拌机、碾压设备、爆破作业以及各种大型运输机车等。施工振动主要来自于工地上汽锤打桩、用电钻打眼、采矿爆破、爆破拆除、打夯实、深基坑或隧道开挖,以及一般的重型机械施工活动。
1.3道路交通振动源
道路交通振动源主要是铁路振源和公路振源。如铁路、地铁、汽车行驶中都会产生振动。对周围环境而言,铁路振动呈间歇性振动状态;而公路振源则取决于车辆的种类、车速、公路地面结构、周围建筑物结构和离公路中心远近等因素。
1.4低频空气振动源
低频空气振动是指人耳可听见的100hz左右的低频振动,如玻璃窗、门产生的低频空气振动。这种振动多发生在工厂。
振动污染源按其形式又可分为两类:(1)固定式单个振动源,如一台机床或一台水泵等;(2)集合振动源,如厂界环境振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振动、城市道路交通振动等均是各种振源的集合作用。按振动源的动态特征也可分为四类:(1)稳态振动源,往复运动机械,
如空压机、柴油机等;旋转机械类,如发电机、发动机通风机等(2)冲击振动源,建筑施工机械,如打桩机等;锻压机械,如冲床,纺锤等(3)无规则振动源,道路交通振动、居民生活振动。如房屋施工,室内运动等(4)铁路振动源,如铁路机车的运行。
2.振动污染源的影响
2.1对生理的影响
振动对人体各系统均可生产影响,按其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可分为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
2.1.1全身振动
全身振动可影响手眼配合,使注意力不集中,大强度的剧烈振动可引起内脏位移甚至造成机械性损伤。在全身振动的作用下,交感神经处于紧张状态,血压升高,脉搏增快,心搏出血量减少,脉压增大,可致心肌局部缺血,心电图发生改变。全身振动还会引起运动病,患者先有疲劳感、精神不振、面苍白、出冷汗等,继之可出现眩晕、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伴有视物模糊、血压下降、眼球震颤。呕吐严重者可发生水与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2.1.2局部振动
局部振动对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可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听觉器官、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多方面改变。
2.2对心理的影响
人们在感受到振动时,心理上会产生不愉快、烦躁、不可忍受等各种反应。除振动感受器官感受到振动外,有时也会看到电灯摇动或水面晃动,听到门、窗发出的声响,从而判断房屋在振动。人对振动的感受很复杂,往往是包括若干其他感受在内的综合性感受。
2.3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振动引起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振动可使视力减退,用眼工作时所花费的时间加长。振动使人反应滞后,妨碍肌肉运动,影响语言交谈,复杂工作的错误率上升等。
2.4对建筑物的影响
振动经土壤传播到周围建筑物基础处,引起建筑物的振动响应,从而对生活和工作在建筑物中的人和敏感机械产生干扰,并可能导致建筑物破坏,墙壁龟裂、墙皮剥落,地基变形、下沉,门窗翘曲变形,建筑物坍塌,威胁到建筑物的整体性和安全性。由于共振的放大作用,其放大倍数可由数倍至数十倍,因此带来了更严重的振动破坏和危害。
3.污染振动源的防护措施
3.1控制振动源
改革工艺过程,采取技术革新,通过减振、隔振措施,减少或消除振动源的振动,是预防振动职业危害的根本措施。如,采取液压、焊接、粘接的新工艺代替风动工具铆接工艺;采用水力清砂、水爆清砂、化学清砂等工艺代替风铲清砂;设计自动、半自动的操作装置,减少手部和肢体直接接触振动的机会;工具的金属部件改用塑料或橡胶,减少因撞击而产生的振动;采取减阵材料降低交通工具、作业平台等大型设备的振动。
3.2限制作业时间和振动强度
通过研制和实施振动作业的卫生标准,限制接触振动强度和时间,可以有效地保护作业者
的身体健康,是预防振动危害的重要措施。
3.3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
加强作业过程中或作业环境的防寒、保温措施,特别是在北方寒冷季节的室外作业,需必要的防寒和保暖设施。振动工具手柄温度如能保持在40℃,对预防振动性白指的发生和发作具有较好的效果。控制作业环境中的噪声、毒物和气湿等,对预防振动职业危害也有一定的作用。合理配备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振手套、减振座椅等,能够减轻振动的危害。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