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思想的历史嬗变
作者:钟俊平
来源:《学理论·下》2018年第08
        要:在中国哲学史上,对于知行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知行合一思想是对知行关系的正确认识,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
        关键词:知;行;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8-0067-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肯定阳明学的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在多个场合高度认可、系统阐发知行合一的学说,强调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要不断做到以、以、知行合一。知行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命题,从提出到正确理解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在中国哲学体系中,是一对重要范畴。《尚书·说命中》最早提到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左传·昭公十年》提到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这是从知行的难易程度分析二者的关系,肯定了中知易行难,贵在行动、难在行动。
        孔子在对知识和教育等问题的探讨中阐明了他的知行观。他提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几句话蕴含着孔子对于的观点,即学习是获得知识的途径,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同时,孔子也对做出了阐述,他认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就说明了孔子非常重视知行合一,并且认为要重要,行在前而学在后。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是将联系起来,在同一层面上进行论述,这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宋明以来,程朱理学对知行关系作了进一步分析。程颐把分为闻见之知德性之知,认为只有先知,才能行得。他强调决定则是由派生而来;行之所以能是建立在知的基础上的,只要知存在,自然见诸于行,知而不能行的现象是不存在的。如果获得真知,则知之必能行;如知之而不能行,则是因为
知得浅,即没有获得真知。朱熹则提出了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知行相须。朱熹所谓的是对自己心中固有的的认识,是行其所知,即以所知之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朱熹认为,在两者关系中,始终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是人心固有的天理,而知之所发而形于事者,所以知常在先。朱熹指出,论轻重,行为重不是空虚和虚伪的,明理之终的关键就在于力行。行就是行其所知之行,就是以知为先、行为后,不是泛然之行,更不是不以知为指导的冥行。在他看来,行是知的目的,行是检验知程度的尺度。朱熹注意到了知行二者互相依赖、促进的关系,提出了知行并进”“知行常相须”“知行不相离”“知行互相发”“知行并列等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