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物者,事也。王阳明认为《大学》中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按白话来讲,格就是纠正,把不正确的使它归于正确。王阳明所认为的格物致知是指将心里的良知应用在万事万物中,心里的良知就是天理,将心里的良知应用到万事万物中,万事万物就能得到天理。而求得我们内心良知就是获得致知的功夫了。
知行合一综上,格物致知是指一种处世态度,对万事万物要从内心的良知出发,致良知存天理。只有从内心的良知出发将内心的良知应用到万事万物上才能使得万事万物得到天理。而要获得内心的良知就要不断提升认知去致知,努力求得内心良知的过程就是致知。
格物致知不能仅从字面去理解,要结合《大学》中的八条目,《大学》根本纲目是明明德,止于至善,要结合古人的对人生追求的要求上去理解。又结合王阳明提倡的致良知和存天理来理解,“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为恶是格物。”从这个解度来理解格物致知就话就是从内心去恶从善,求得良知对待万事万物,使得万事万物获得天理。而从内心去恶从善求得良知的过程就是致知的功夫。
知行合一
“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王阳明)
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是谈的人的认知,如何达到真知,是提升人的认知层面的事情。人受限于本体,如何达成《大学》中的明明德?止于至善?人受限于本体,是认知的奴隶,如何突破本体,提升认知,突破牢笼?如何突破小我?那么需要身体力行,获得“知” 这个知是指认识层面的真知,也就是大学中指的明德。那么,什么是行呢?行是行的延伸,是知的检验,是知的结果。王阳明认知,知 和行,是一个事物的正面和反面,就像硬币的正面和反面一样,是合一的、是一体的、是无法分开的。要达到提升认知目的,必须是不能分开的,有了认知,这个认知必须有实践中进行检验,才能达成真知。从这个意义上讲,跟提的的,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类似,而世人只按字面上去理解,去解读。那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跟道德标准有没有联系呢?如果通观王阳明的一生,还是有一定联系的,因为,正是他坚持这种认知,这种人生哲学,这种处世方法,他的一生才被世
人表扬,被世人称赞,他也被称为中国的二圣人,除孔子之后的又一圣人。也被称为 心学创始人。要获得真知,认识与实践的不可分离,并且要在实践中检验,才能达成真知。这也符合现代科学的可证伪性原则。什么是可证伪性?可证伪性,简要来说就是,一个论点,一个认知,一个观点,一个结论,一个公理,要证明其科学性,证明客观性,必须能通过实验,通过实践证实它的边界,它的错误。而并不能通过证实它在一些事例中成立来证明它的客观性,正确性。王阳明认为,知与行是一体两面并且真知通过获得提炼,达成真知。只有通过行,来检验知,才是真知,否则并不是真知。王阳明认为由于知行是一体的,在知发动时,产生意念时就应去恶存善,而不就因知道而没有行动就把意念中的恶不去除。从这个层面来说知行合一又是一个道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