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July 2021
2021年7月
第18卷第07期Vol.18No.07
读与写杂志
高校德育知行合一现状与对策思考*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安徽
滁州
239000)
要:全文阐述了高校道德知行合一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学生道德知行合一的因素,
主要为学生主体和环境两部分。第四章对此提出以一些对策,最后对全文进行系统地总结。
关键词:德育;知行合一;现状与对策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21)07-0003-01
1“知行合一”概述
在明朝时期,思想家提出一个名词“知行合一”。这要求我们在“知”的基础上也要去“行”
,“行”就是“知”,将“知”与“行”连接起来,才是真正的统一。
2高校德育知行合一现状
在高校中知行合一与学生的德育教育紧密挂钩。如今,
大多数大学生有健康、正确的人生观,
比较注重自身的成长和课业成绩,但是个别的在毕业走向工作中时,
尚且稚嫩、对工作准备不充足,很容易在自我评价上抱有消极的态度。他们虽然具
有良好的道德知识和正确的道德判断,
但是当发生事情时他们的行为会与自己正确的道德准则有所偏离,
缺少自我反省的意识,忽略社会公德。例如面对恋爱和婚姻的看法时,
婚姻上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没有过堕胎或同居的经历,
并且对于婚姻或多或少会存在功利性,对婚姻中角的认知不成熟,
缺少责任感。在恋爱层面,许多大学生却渴望与女朋友同居,甚至在不得已情况下选择让对方为自己堕胎,虽然他们知道这是错误的道德想法,但发生在自己身上却会放宽心态。还有经常可以在网络
APP 上看到的段子:知道某人的某种行为是不道德的,
但是倘若朋友是这样,似乎就将道德原则抛之脑外,
这些都是典型的“知行不一”行为。3影响学生知行合一德育教育的因素3.1学生主体心理影响因素3.1.1心理成熟度低
一个人道德行为的产生取决于他的道德观念和对他欲望
的结果。当这种欲求与道德中“知”
产生冲突或是不吻合时,就会出现两种结果:一个是道德大于欲望时,
会体现出道德的知行合一,另一种结果是道德小于欲望时,
换句话说道德原则在欲望面前失去了约束力,那么就会出现道德认知与行为不一致
的现象。大学生们时间主要用于学校学习,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往往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对外界社会生活相对隔离,
因此,很多高校的学生心理成熟度相比生理成熟要滞后一些。当他们发
现自己的不合理欲望时往往会抛弃道德原则,
即使他们的道德观念正确,却不能身体力行。
3.1.2盲目从众心理大多数情况下,跟随大众的脚步走是正确的,但倘若对事物缺乏分析,不了解真实状况盲目从众也是不可取的。大学生
是中学向社会过渡的阶段,属于人格未定型期,
容易情绪不稳定、易走极端。当他们遇到事情时往往“人云亦云”,集体行动,很少根据自己的道德“知”来为道德
“行”做导线。这种从众心理大多体现在上课从众、消费从众、
娱乐从众甚至包括作弊从众等。
3.2环境因素
3.2.1家庭影响
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中父母长辈比较溺爱,
在良好的保护下,生活中的他们很少遇到挫折,
这使他们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严以待人、宽以律己成为了他们的价值导向。
此外,父母对子女的就业也只注重技能培养,
忽略道德层面。3.2.2学校影响
很多高校的德育体系尚不完整,
教育方法古老陈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也只对学生进行理论的灌输,
忽略实践行为对学生的德育作用。
4实现德育知行合一的对策4.1创新德育手段和方法
在对学生尤其是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上必须要增强灵活、
多动的教学方式。他们处于社会与学校生活相融合的时段,容易将两种知识结合在一起,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深入到学生的
心理建设,持续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将德育的目标与其他学科的专业教育相结合,对此美国高校运用得十分巧妙,
例如注重历史和地理学科的教育,在此之上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增强民族自信心。另外,德育教师也可以采取隐形教育来引导学生知行合一,例如通过各种学术活动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开展各类竞争比赛、社团活动、体育活动等,让正确的思想观念潜移
默化地走进学生的认知中。另外,
考核评价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增强学生的理论转实践的意识和行为,
通过改变考试的方法来提高学习效果,
促进学生在道德上知行合一。4.2拓宽道德实践的渠道
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通过体验交流、沟通、实践的形式,以德育课程的实践活动为主体,结合各管理部门共同打造与之匹配的教学模式,实现学校内与学校外的连接互动,在一定层面上可以化解理论与实践不一致的问题。
5总结
想要解决这种“知”与“行”分离的现象,
需要从学生主体着手,另外结合环境因素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潜移默化,
在育人的同时实现对学生道德知行合一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梁娜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知行合一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中北大学,2019.[2]鲍贤杰.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启示[J].高教学刊,2020(06):180-181+185.
*基金项目:地方高校学生道德知行现状分析及教育方法改进研究(项目编号:SK2020A0767);课程思政体系下的高职英语教
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20kcszyjxm182);中共党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堂教学路径研究———以《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2018年版)为例(项目编号:2020jyxm1313);课程思政体系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9kcsz02)。
作者简介:贲蕾(1987-),女,安徽滁州人,汉族,学历:本科,职称: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3--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