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知行合一——浅谈小学生的品德教育
▍浙江省义乌市绣湖小学教育集团绣川校区 骆英芝
仔细观察学生的言行,我们会很担忧地发现,有一些孩子,他们拥有一定的道德认知,却依然做出不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嘴上说的一套,行动上做的又是一套,“知”与“行”严重脱节,竟拥有“双重人格”。
事实告诉我们,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企图通过一两节思想品德课解决学生道德问题的“速成法”是行不通的,也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多管齐下,架设思想和行为之间的七彩桥,促进学生由“知”向“行”的转化。
一、构建生活课堂, 变接受为需求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以回归生活为基本趋向,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
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大力呼吁品德教育要回归儿童的现实生活,使品德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了解生活、认识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过程,让品德养成教育成为小学生的内部需求。
作为德育的载体,我们的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大部分来自生活,但它存在很多的共性,不可能切合每所学校、每个孩子的实际状况。其中有些篇章虽然来源于生活,但通过编者认真筛选、适当加工处理后,成为较为理想化的教育材料,未能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平时不能拘泥于教材,只停留于“用教材,教教材”的层面,而应该大胆开放地纳入各种来自学生生活的信息资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整合、优化教材,引导学生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要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中,去获取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认知。
在教学五上品德与社会中的“退一步海阔天空”一课时,教材中的宽容故事虽然很好,但都是从大人的层面来阐述宽容的重要性,离儿童的生活较遥远。因此,笔者增补了名著《爱的教育》里面一个发生在孩子中间的有关宽容的感人故事,这样一下子就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宽容”这一美德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课堂中笔者还选取了一组来自学生生活的镜头,引导学生辨析:(1)当同学把你的图书弄坏了时,你会 (2)
当同学不小心踩了你一脚,碰了你一下时,你会……(3)当你的好朋友错怪你时,你会……(4)当同学嘲笑你时,你会……由于这些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学生个个兴趣盎然,能够积极运用已学的道德知识去分析、判断,进而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通过讨论、交流,同学们深深感受到我们的生活真的需要宽容,宽容会给我们带来一个温馨的班集体!
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构建生活化的课堂,学生对道德规范和准则的学习,才会从以往的“坐而学道、被动接受”转化为“因内部需求而去主动探究”,从而使他们获得深刻而持久的道德认知,自觉地去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二、激发道德情感,增强转化内驱力
情感是开启心扉的金钥匙,道德情感在人的品德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它对道德认识的提高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是联结“知”与“行”的中介和桥梁。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的感性认识远远强于理性思维,所以平时常常意气用事,易于冲动,许多行为往往是以情感为中心转移的。可见道德情感是儿童思想意识、道德行为强有力的发动者和鼓舞者。因此,我们千万不要忽视和淡化道德情感的培养,把情感培养从品德教育中抽离出来,而应注重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增强知行转化的内驱力。
仍以“退一步海阔天空”一课为例,当学生对“宽容”这一品格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悟后,笔者相机补充了
知行合一两则真实的新闻报道,作为反面例子呈现出来:(1)宝鸡某一个读高中的学生,为了一件衣服与住同一寝室的同学发生争吵,回家后,这位高中生越想越气,竟然拿起家中的斧头直奔同学家,看那位同学不在,就朝该同学的双胞胎弟弟痛下狠手,使这位弟弟多处受伤,结果该同学受到了应有的惩罚。(2)家住江苏省射阳县的五年级学生王某,因为同学弄丢他的一支钢笔,大打出手。那同学不慎碰到桌椅,结果碰破了两颗门牙,王某赔了好几千块钱。这两则新闻的起因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由于主人公不懂得宽容、忍让,结果酿成大祸,后悔莫及!学生看后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如果他们当时懂得宽容,就不会有后面的悲剧了。宽容真的是一剂化解矛盾的灵丹妙药啊!
由此可见,我们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激情、染情的策略,
三、激励生活实践,内化道德行为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之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社会实践活动是本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的确,学生只有在反复的生活实践中才会对各种道德规范和准则有更真实的体验,才能使道德认识逐步转化为道德行为。因此,我们教师要引导、激励学生参与生活实践,促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实践道德要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创设各种模拟实践活动,这样既可帮助学生自觉地掌握和支配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又可以为其他同学提供示范和榜样。如在“退一步海阔天空”一课中,当学生有了深刻的道德体验和强烈的道德情感后,笔者安排了一个“真情告白”的道德实践环节:
(1)回顾平时与同学、家人、亲戚朋友相处时,有无因为不懂得宽容而闹不愉快的事,如果有的话,以“假如时光会倒流”为题给对方写一段话。(2)回顾平时与同学、家人、亲戚朋友相处时,自己宽容过他人吗?如果有,请写写当时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许多同学都写了发生在校园内的事情。当学生写好后,笔者请同学们在课堂上交流,然后请学生把小卡片粘贴在以“我们呼唤宽容”为主题的学习园地上。由于同学们写的都是班里的真人真事,反省深刻,情真意切,同学们听了、看了后,都能得到一次心灵的净化。
除此之外,我们老师更重要的任务是引导激励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生活体验实践和社会经历实践,力求课终止,情未尽。让道德实践与班队活动、学习生活、社区活动、家庭生活密切结合,使导行生活
化、社会化、网络化,形成教育的强磁场。如上完“让我们同行”这一课后,笔者不仅要求学生与同学伙伴之间要互帮互助,还给学生搭起了与乡下共同体学校的学生互帮互助的实践舞台,鼓励他们用通信、打电话等方式增进彼此间的了解,然后通过寄书、赠送学习用品、邀请参加有意义的活动等方式,帮助乡下小伙伴共同进步。再如上完“家乡在变化”一课后,笔者让学生双休日带上摄影机、纸和笔,进行一次社会调查活动,选取某一个细小的切入点,如家乡的桥、家乡的建筑、家乡的公园 、家乡的公路等,用摄影、访问祖辈、今昔对比、写作等方式,切切实实地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调查过程中感受家乡的巨变,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宣传家乡、保护家乡一草一木的思想感情!
让我们记住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话:要解决知行脱节的矛盾,最有效的莫过于让学生独立地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言行一致的道德品质,即“非给学生种种机会,练习
师,对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有着深远的影响。家庭和学校是学生受教育最重要的两个场所,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有许多家长培养子女存在“重智轻德”“重智轻能”的现象,只要孩子读书好,什么事情都可以不做。这使孩子的自理能力、劳动能力普遍较差,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还有许多家长认为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小孩子要学会强势一点,不然到外面去要吃亏。于是从小就教育孩子“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人,我必犯人”,教育孩子别人来碰的话,就要狠一点还手,哪怕把人家打伤都没有关系,爸爸妈妈会出面来解决的。在这样的家庭教育背景下,学校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最终冒出一大批表里不一的“双面人”就不足为奇了。因此,我们要加强家校联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形成一股强大的家校合力,加大教育力度,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在上“交往是堂必修课”这一个单元之前,考虑到有些家长的教育理念或许会跟学校不一致,可能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课前笔者针对“培养孩子诚信、宽容、互助的品格”这一主题对家长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希望能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共同担负起“塑造孩子美好心灵”的重担。然后再盛情邀请每位家长前来参加有关“宽容”的班队活动。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班队活动中,家长不仅被孩子的能干打动了,还被宽容的品格魅力震撼了,觉得这次活动非常及时、非常有意义,纷纷表示一定要配合学校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家在外都会时刻提醒孩子学会宽容、大度,与别人和睦相处。可见,只有家校携手,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
综上所述,促进学生知行统一,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多种渠道。只要我们锐意改革,积极探索,多管齐下,一定会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和谐发展,培养出拥有良好德行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陈玉琨,沈玉顺,代蕊华,等.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
北京:教育科学出社,2004.
[3]李维.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4]周宏枢.谈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J].中国农村教育,
2019(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