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3期干部工作
O邱少明
♦-----------------------------------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员干部须“坚持知行合一”0在十九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他谆谆告诫,“必须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审视自己、要求自己、检查自己”O古往今来,大哲先贤们不断提出为官做人,要“口能言之、身能行之”,“知行相资以为用”O 新时代背景下,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言顾行、行顾言”,知行合一,就必须全面贯通、深度交融知、情、意、行四大环节。
―、知:知行合一的基石与先导
实践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要经历一个“由物及观念'的转化过程,即我们借助反映、反射等得以通达的以内在思维方式主动把握客体的动态生成过程。心理学指出,认知即人们获取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涵盖信息加工的内容,属于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凡事须厘清迷思,先“明理”,洞中窍要,方能'大清明”。在《知之深爱之切》一书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厚的感情必须以深刻的认识为基础”。首先,要了解知行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扬弃了旧哲学知行观,亮出了崭新的实践观、认识论,进而科学、彻底地解决了历史上(包括中国传统儒学)的知行关系问题,比如“知行先后
困境'“知行分合困境”“知行轻重困境”和“知行难易困境”等。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知行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强调“知”'行”相辅相成而不可切割,明确提出:“'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而升华党性是共产党人力破“心中之贼”的“心学”o其次,要把握知行断裂的成因。从深层诱因看,知行断裂既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偏离,又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等衢生物”,更是政治立场动摇、政治方向迷失和政治责任弱化的“催生品”o再次,要厉斥“知而不行”和“知而乱行”o“知而不行”,就是不作为、假作为,明知党的宗旨、党的信仰和党纪党规等,却不扎实践行,“只言不行”“'虚'言假行”。“知而乱行”,就是乱作为,明知不能为却偏为,就是“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O
二、情:知行合一的动力与杠杆
情感是主体对客体能否满足自身需要所生发的态度体验,是我们内心最生动、最真实的表达。情感一旦产生,对人们的评价、判断和选择将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
干部工作党政干部论坛
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对于党员干部来说,首先要增强爱党之情。如今,年轻的同志都没有经过革命年代泪和恨、血与火的严酷考验,因此更需要砥砺党性修养和强化自我锤炼,自觉增进对党
的热爱之情、感恩之情、赤诚之情。其次,要增强爱民之情。基于人民立场,培养对众的深挚情意,深刻知道“我是谁”“为了谁”“依靠淮',力争得到百姓发自内心的拥护。1934年,强调,“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众”。再次,要做到“正心诚意”。“正心”的要义就是要有“公心”“善心”“热心”“诚心”“忠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绝对忠诚。”“诚意”,就是要意念真诚,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一腔热血服务众,要“直指人L、”。
三、意:知行合一的保障与支撑
意志是个体根据既定目标,适时调控、规整自己行为的心理现象,是表达自己理性和意愿的心理品格。“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尤须注重培养个体的自制、持久、顽强、独立、坚定、果敢等心理品质。共产党人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这一“特殊材料”的“硬核”即顽强意志。一位哲人说过:“意志有一个由比闪电还敏捷的各种液体组成的,看不见的兵团,使它的部下随时供它驱使。”诗云:'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古今中外的伟人,无不具有非凡的意志,都是于极有限的客观实情下,在尽可能的限度内将自身实践主体性最大化、极致化,因为,“只有初恋般的激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一个人才能办成一件事情”,“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四、行:知行合一的归宿与目的
知行合一
'行”,基于“知”,制于“情”“意',检验“知”“情”“意',既是衡量一个人思想水准的最重要标尺,也是“知”“情”“意”的最鲜明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彻底的实践哲学,强调知行合一,最根本的就是要切实提升实践力。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党员干部要'格心外之物”'致党纪良知”“穷先进之理”,就必须真正对正确的事实施正确的'行”。首先,要以担当尽责锤炼实践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o其次,要以长期历练淬火提升实践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o再次,要以坚韧顽强增强实践力。克劳塞维茨直言:“意志力在任何时候都是构成力量乘积的一个因数。”习近平总书记说:“我这个人是要求自己压力越大,意志要越强。”最后,要以批判精神提升实践力。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异于其他任何革命之处,即在于它“经常自己批判自己”o以“反省功夫”著称的周恩来就是“自我批评到老”的典范,谢觉哉也常常与自己“打官司”。总之,方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五、党员干部知、情、意、行须深度交融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知、情、意、行的深度交融涵盖四个维度:一是“以知育情、以情促知”。认知是情感的基础,二者彼此制约、相互促进。党员干部应加强认知学习,竭力内化,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情感对认知又具有反作用。积极情感有助于道德认知,而消极情感则阻碍良好德性的生成。二是“以情动人、以情助行”。作为一种内心体验,情感是人们对某些道德行为善恶判断所产生的内在体验,是基于既有道德理解而引起的,是德性认知进一步深化的强大驱动力,能有
力有效地助推行动。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强调:“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_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_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党员干部需要拥有丰富而真诚的情感,以此促成良好德性的发展。三是“以意促行、以行强意”。意志是人积极主动拟定目标,并调节、因应、支配自身行动来战胜困难、搏击挑战、达成目标的心理过程。如果一名党员干部有坚强的意志,他就能有意识地克服负面情绪并善待他人,努力工作,自觉掌握情感的正确发展方向,尽职尽责,从而锻炼道德意志,促使德性发展。反之,如果他意志薄弱,便会半途而废,彷徨颓废,背离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四是“以行孕情、以情导行”。人的行为,是我们有意识、有目的且自觉的对象性活动,属于道德行为,既是知识、情感、意志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德性养成的标志和德性的具体表现。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坚持知行合一,要求党员干部必须高度重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作者系铁道党校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楚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