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谍战剧红火原因探析及发展趋势
   
[ 摘  要]在经过 多年产业化的实践后 ,国产电视剧拥有 了蔚为可观 的数量和清晰可辨的类型特征 ,而谍战剧就是是其 中之一。谍战剧惯常使用悬念为叙事策略,在一些悬而未决的叙事点上,使情节产生多向发展的可能性。跌宕起伏的  剧情和人物命运 、一环扣一环 的悬念推进 ,维 系着观众 的观影兴趣。成为 目前 电视剧生产和消费的热点之一。进入新 世纪以来 ,特别是在 2 0 0 9年,国庆 6  0周年之际,各种风格题材的谍战剧占据了主流电视媒体的黄金 时段。观众对于谍 战剧的热情也是有增不减。谍战剧呈现 出不 同以往的风格特 ,更有 其深层次 的时代 内涵和文化意义。从之初的脸谱化到个性化的逐步转变。 
[ 关键词]谍战剧; 叙事模式; 市场; 展趋势
一、 中国谍战剧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谍战剧历史可以追溯到新中国建国初期,那 时还都以大银幕为载体。 于是诞生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反特题材电影, 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  无形的战争) X 1 9 4 9 ) 。  影片以
东北解放后为背景 讲述了公安干警与伺机破坏的 国民党特务之间斗争的故事。 在上世纪5 0 到6 0 年代初 讲 述与特务之间斗争的谍战片在银幕上大行其道。 这一时期 可被称为谍战片的第一次高潮 这一时期的片中对立角 都十分注重脸谱化, 共产党大都智勇双全,一脸正气,而国民党特务都以猥琐样态呈现。 其中  冰山上的来客) ) ( 1 9 6 0 )  民俗风情浓郁,剪辑出,画面精致 特别是里面的经典曲 目一直传唱至今。  到了改革开放之后谍战片迎来了第二次高潮,这时 期的电影相对较为程式化。 故事大都放在了沿海的城市, 
在电闪雷鸣的暴雨夜,正义代表的公安人员依然是英勇机 智,但是特务的形象在这时也隐藏起来, 道貌岸然,让观 众在被蒙蔽中大吃一惊。 这时期的代表作品主要有  南海 长城) )( 1 9 7 5 ) 、黑三角 ( 1 9 7 7 )等等。  到了第三次谍战进入了新世纪, 这一时期谍战浪潮 也从大银幕转向了电视荧屏, 来自一股对早期谍战片的翻 拍开始在荧屏上大行其道。  保密局的声》 、( 《 夜幕下的 哈尔滨 、敌营十八年 等, 这些都是借用的原作的标题
和人名, 进行了再度的创作。 在2 0 0 6 年  暗算  让人惊艳之后的(  潜伏 更是高水平的代表 。 这一时期的谍战剧早 已经摆拖了以往J j 佥 i 普 干 匕 的单一创作,制作精良,对立的角 都有更加立体的性格刻画, 特别强调了对于事业的忠诚信 仰,但也会表现出人物
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这种谍战热在 经历了三次跌宕之后 ,从银幕走向荧屏, 再由荧屏影响到 了大银幕。 的确谍战题材成为了电视电影市场的新热点。 
二  以  潜伏 为例 ,优秀谍战剧的经典 叙事模式
作为第三次谍战浪潮中的优秀产物 潜伏  , 在没有 太多宣传, 没有巨额的投资,由孙红雷 , 姚晨、 沈傲君主演, 成为了当下最火的谍战剧。 之所以能够在同类的影视 作品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它极具很多的创新性和可看性。打开电视 , 很多卫视都在轮番转播 收视飘红 成为 很多众的热议话题。 ( ( 潜伏 很大程度是站在了人的立场,对每个人物的刻画都是非常的人性。 余则成树立了一 个有血有肉有缺点的共产党员。 同时剧中每次有特务被解 决的时候,画面总能出面家人的镜头,创作者在告诉观 众,其实特务和正常人一样,他们也同样的忠诚、执着、  委屈、 坚强。 所以他是一部人性化的谍战剧。 ( ( 潜伏 没有 标榜空虚的信仰,但是这信仰却是非常真实的存在。 余 则成为了爱人加入了共产党,爱人死后, 周围人让他又看 到信仰。 直到最后, 他选择去台湾潜伏,仍然为心中信仰 而活。这是一种坚定却不张扬的信仰, 这种默默的信仰更 能够打动观众。同时( 《 潜伏 让身在职场中的白领也学到 了很多 “ 办公室政治” , 排除异己、 取得信任、 在当经金融 危机职
场大环境下, 余则成的巧妙的办公室交际精髓值得 学习。所以这还是一部职场教程, 让很多观众感动深受,  受益匪浅。 当然浪漫的革命夫妻的故事也让很多喜欢偶像 剧桥段的观众深陷其中。 剧中翠平和余则成由互相生厌的 假夫妻,但最后的日久生情,欢喜冤家式的爱情模式让人 联想到很多韩剧。 原来严肃的背景之下,这对革命夫妻还 是如此的浪漫。当然还有 潜伏 那凄美的结局, 让很多 女性观众不能自拔,很多人为此患上了“ 潜伏忧郁症” 。  以 潜伏) ) 为例, 可总结出一部优秀的谍战剧的经典叙事模式,首先是精心设置悬念,在流畅的叙述中巧设悬 念, 是优秀谍战片的共同特点。其次是重视人物塑造 在 惊心动魄的故事叙述中, 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 其三,虚 实相生、再现历史。一般而言, 谍战片的情节虚实相生,  加上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段 更是锦上添花。第四是开拓人 文内涵, 以其独特的精神内核、精神力量真诚地感染了观 众 这说明好的谍战剧 一定要有丰厚的人文内涵,能打动一时的仅仅是故事, 但是能产生共鸣的永远是精神。
三、谍战剧兴盛原因之分析
1.具有历史渊源和进入市场恰逢其时
谍战剧的出现是一种复归。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国内的反特电影就有三十部之多,
如《羊城暗哨》、《冰山上的来客》,其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以及国家意识形态密不可分。时至今日,当年受这些电影影响的那一代人如今已成为谍战剧的主要收视体。
    此外,随着2004年涉案剧退出黄金档,谍战剧作为涉案剧的衍化产品,既保留了涉案剧的特质,又规避了涉案剧的一些禁忌,它一方面满足了青少年的好奇感,另一方面迎合了中老年人的怀旧感,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走俏。
    2.以高妙的叙事技巧调动观众积极参与
    在叙事技巧上,谍战剧惯常使用的叙事策略是悬念。以《特殊使命》为例,主人公巩向光信仰共产主义,在组织的派遣下潜入敌人内部,在联络人牺牲后,他的真实身份也就成为了一个谜,现实的多变让他的命运跌宕起伏,在组织怀疑、敌人追击的痛苦迷茫中,主人公故事不断,情节发展也伴随着主人公的命运发展而不断变化。观众的观影过程也是和主人公一起体会在绝境中向死而生的感觉。能不能完成任务?主人公最后的命运如何?这些悬疑使观众参与其中,牢牢地维系着观影兴趣。
 3.满足了观众的自我投射
    谍战剧在一定意义上满足了社会个体对自我生存现状的一种想象。尤其是在深入虎穴、与敌共舞的段落中,暗含了当代人在当代社会重重压力下,真实自我和所扮演的社会角之间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游离和契合,社会环境的压抑逼仄以及情感的纠葛都在剧情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谍战剧的主人公都坚持信仰,如《潜伏》中余泽成为了革命目标而抛弃了自己的幸福和家庭,《暗算》中的钱之江用自己的牺牲来换取情报的安全送出……他们的智慧与勇气不仅使观众认同,也使观众在主人公的遭遇中正视自身的困境,在一种象征性的解决中获得心理的满足,起到了心理补偿的作用。
四、谍战剧的不足与进步空间
在这样良好的大环境下,谍战剧其实很显现出许多 不足及需要进步和改善的空间。 比如一些作品过于追求隋 节的惊险离奇, 从而对斗争的残酷性表现不够, 伤害了作 品本应具有的深刻主题。 另外, 很多文本的怀旧感及其表 象过于突出, 表现出历史感的匮乏等, 这需要我们在今后 的创作和理论实践中继续深入思考和探讨。 谍战剧的泛滥 也导致了制作水平的良莠不齐, 在这种半年内就有5 0 余部 谍战剧出炉的情况下, 出现了很多情节雷同,
粗制滥造的 现象。 剧情发展循规蹈矩, 完全有失谍战剧悬疑的特点。  不难发现 , 每次只要某个类型的片在大受欢迎, 之后就会 一窝蜂的跟拍, 例如前几年的偶像剧, 武侠剧等等。 之后 导致观众审美疲劳。 刚刚火爆的谍战剧也要重蹈覆辙吗?  盛名之下的谍战剧已露出疲态,有人总结出谍战剧 有“ 四大俗套” : 首先, 特务多为美女, 女特务几乎成为所 有的谍战剧必备武器; 其次, 过于恐怖阴森, 不少谍战剧 弥漫着鬼魅之气, 极力渲染惊悚神秘; 再次, 暴力血腥齐 上阵,有的谍战剧追求所谓的场面宏大,张扬暴力和血 腥, 动辄来场激烈的战, 死尸横陈; 第四, 敌我之间忙 恋爱, 无论是女特务还是男特务, 最为拿手的便是与革命 者谈恋爱。 如果一种类型剧到了落入俗套的地步, 那它的 道路就不会太长了。 在如此形势之下 , 制作团队应该要考 虑到未来能否持续性发展的问题 , 因此为求突破, 应该努 力颠覆俗套。 譬如谍战剧总是以男性为主题, 女性都以花 瓶形象衬托, 那么完全可以倒过来, 同样也是一个很好 的题材。 并且, 不要一讲谍战, 背景全都是放在抗日战争,  到解放战争及解放初期, 其实也可以放在不同的社会大环 境下, 让谍战剧有更多的突破空间。  在谍战剧的促使下,电影市场以 ( 《 风声 为代表,已 经拉开了谍战风潮, 从电视荧屏走向电影银幕 , 火热的市 场不会逃过片场和导演的眼睛。在商业片大行其道的今 天。 代表主流意识形态, 主流价值观、 慰藉观众心灵的谍 战题材还有无尽潜力有待开发。
陆毅演过的电视剧五、谍战剧的创新发展之道
    纵观近年来成功的谍战剧都是在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元素。如曾在央视8套创下收视记录的电视连续剧《特殊使命》,在策划之初就提出了“命运人文大戏”的目标。该剧在表现谍战的同时,突出了个人命运和情感,分外抓人、感人。
《暗算》则是从人物到结构到风格都有创新。《听风》中天赋异禀的盲人阿炳,《看风》中追求自由与爱情的天才女数学家黄依依以及《捕风》中的钱之江,每个角都性格鲜明独特。在情节的编织上错综复杂、悬念迭出,在叙事上节奏紧凑、脉络清晰,让观众欲罢不能,过目不忘。
《数风流人物》作为2007年央视的重点之作,选取了女性为主人公,颠覆了以往谍战剧男性英雄一统天下的状况,展现了女性的柔美特质,具有开拓性。
新版《夜幕下的哈尔滨》对原著动了“大手术”,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都有所不同。新剧中编织了四位主人公的情感纠葛,感情情节线在剧中占了主导篇幅,青春成长也是全剧深层的主题。而赵宝刚导演加陆毅主演的组合更使全剧具有偶像和时尚元素。
《潜伏》创新了谍战加情感的模式。剧中,余泽成是个谨小慎微的知识分子,内心波澜起伏却又要强作镇定,整天戴着一副假面具周旋于敌人中,而组织安排给他的妻子兼助手翠萍却是莽撞冲动、善良简单的前游击队长。这是对以往和谐革命伴侣模式的突破,两人之间的反差引发了抓人的故事情节、强烈的喜剧效果和令人潸然的情感共鸣。该剧在传统的谍战故事上添加了新的人物关系,因而创造了全新的戏剧冲突和情感体验。
其实,谍战剧的发展历程正是所有产品类型的共同之路,即:当一种产品没有批量生产类型化时,一定是因为市场风险还未被充分消解。类型是一种模式和规范,是与规模市场同步产生的。当模式和规范蔚为流行时,要获取市场青睐,就必须思考如何在类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较为稳妥的创新方式就是组合经过市场检验的类型元素。
 
参考文献: 
【1】陈鹏. 《 谍战剧 的魅 力》 [ J ] . 嘹望杂志新 闻周刊, 2 0 0 8 年 5 9 期
【2】《 掀起 第三次浪潮 ,中国式谋战片的前世今生) xN ] .南方 都 市报
【3】《 从荧屏杀上大银幕,谍战片卷土重来蹿红有理) xZ ] . 中 国经济网,2 0 0 9 -9 - 2 7  【4】 贺晓琴 《 谋战剧《 潜伏》的 日常生活 美学分析 [ J ] .新闻 世 界 ,2 0 0 9 -8 -1   
【5】  当代视觉艺术研究  新视觉艺术  韩 海 青 ( 南京艺术学院 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6】金——对谍战剧的梳理和思考视听界杂志供稿 作者:高王珏 2009年06月15日15:25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