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火者 开拓者 献身者——写在李大钊同志英勇就义94周年纪念日
作者:薛惠娟 卢旭东 汤润清
四个火念什么来源:《共产党员(下半月)》 2021年第5期
    文/薛惠娟 卢旭东 汤润清
    时空,穿越到94年前。
    1927年4月28日,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从容走上绞刑架,英勇就义。
    38岁,生命定格而精神长青。22年后,“青春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宛如青春之火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空高高飘扬。
    李大钊,从河北大地走出来的革命先驱,为“索我理想之中华”而矢志不移地奋斗,为“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而英勇无畏地献身,唤起了民族的觉醒,播撒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
    英雄不朽,精神永存。在李大钊的故乡乐亭,在他奋斗过的地方,人们用特殊的方式,传播他的英雄故事,赓续他的高尚精神。
    ■ “断头流血以从之”
    4月22日上午,雨后的首都春意盎然。记者绕过天安门广场,走进一条略显僻静的小巷。高大的槐树绿荫如盖,街道两侧不少异国样式的老建筑。这里就是北京东交民巷,当年李大钊被捕的地方。
    行至巷子中央,一块指示牌上写着“李大钊被捕地遗址”。环顾四周,历史的痕迹依稀可辨,让人瞬间回到那段风雨如磐的岁月。
    1927年4月6日,军警、便衣侦探突然闯入东交民巷,逮捕了李大钊等人。李大钊的妻子和两个女儿也同时被捕。
    彼时的北京,、血雨腥风。很多人劝李大钊离开北京,但他不肯。据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回忆,父亲曾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是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在狱中的22天,李大钊经受多次秘密审讯。不论敌人如何威逼利诱,他都严守党的秘密,有策略地进行斗争,竭力保护同时被捕的同志和进步青年。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大厅里,摆放着一件极其珍贵的文物,编号为0001号,它就是李大钊就义的绞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