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维力:比你同龄人高一个维度去思考读书笔记
●降维力:比你的同龄人高一个维度去思考
●作者柴桑
●出版社盐选专栏知乎与柴桑联合出品
●内容简介
●打破思维界限,重新认识鸡汤,学霸,阅读,工作,消费……换一种方式打开人生。
●分类
●个人成长,提高思维。
●推荐指数五星(满五星)
●阅读日期
●开始日期20200821
●终止日期20200823
●书摘
●第 1 章鸡汤干货如何影响你的心智?
●鸡汤就像情按摩,哪里舒服就给你按哪里。而干货就像正规按摩,哪里不舒服就给你按哪
里。
●书评 & 感言现在的鸡汤写作抓人痛点,控制力道好,容易让人上瘾,甚至在套路鸡汤写作
里我们看后所引发的情绪共鸣等都在作者的掌控里,整体全是故事,结尾一句引用名人名
言,最后得出个两句话的结论。它是哪里舒服就让你爽哪里,不过它也不会根本的解决你
的问题,一看热血沸腾,一动二百五,像极了止痛药,它无法根治你。鸡汤最爱做的事
情,就是把看似复杂的现象,用简单到都怀疑逻辑的语言,慢条斯理的通过故事告诉你,
让你感受到思想被刷新的愉悦感。
●干货却是在准确的解释一个理论或现象,当实在晦涩时才会运用故事辅助你加以理解,乃
至解释完后举例子教我们去运用这个理论。干货文需要你逆本能的去不断更新和抛弃那些
旧观念、旧思维、旧框架,最重要的是还要去亲自践行,验证到底它对自己有没有用,很
累,甚至扎心。它不在乎你的痛痒点,只准你的病点,承认自己有病,就会认知自己,
接受差异,改变思维。
●两者真正的区别在于,鸡汤会通过故事,省略论证直接得出理论,而干货则会只利用故事
来辅助理论的解释与运用。前者比后者缺少逻辑和论证。就像你知道止痛药治标不治本,
但是想根治还需自身的不断提高。善于运用鸡汤,提高自身动力,虚心学习干货,调整思
项字组词考能力,接受改变。
●提高自己对复杂问题的思考能力,多去读论述性、说理性的内容,多去对内容进行分析、框架
化。
●书评 & 感言多想多分析,面对问题大脑总是避免麻烦的事情,能简就简,只有不断的提高
自身思考,不要害怕不知道的东西,知识框架思维体系搭起来,有的人已经在建地基有的
人需要先清污再建地基,不用盯着别人的楼起来了,自己才有自己的收获。
●鸡汤本身并没有很糟,它毕竟为你提前预支了念想与动机,给予你上进的能动力。真正糟的
是,沉迷于这种预支来的虚幻念想,而再难接受来自真实世界的认知痛苦。鸡汤本身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格不独立。当一个人精神价值的体现要长期依附于外物,而非自己的时候,才是最可怕的。
●书评 & 感言和平精英里止疼药,医疗包,饮料等加血药物都只是让你暂时死不了,加满状
态再去战斗,而它们终究敌不过技术一流的操作。打铁还需自身硬,缺少鸡汤就补点鸡
汤,缺少实力那就去做实事。长期幻想我要是怎么样,别人都说这样可以怎样,没有主见
还抱有幻想,有病就赶紧治,把自己塑造起来。
●第 2 章说话是如何改变你的思维的?
●大脑在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中,会感受到另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诞生于另一个国家的历史、
文化,经过无数岁月沉淀后的独一无二的思维方式。
●书评 & 感言就像中医里的名词,即使用英语也不到对应的词汇,因为在别的国家的语言
库里根本就没有这些概念。语言统计学中英文表示亲戚的词语也就30多而中国近300个
(这段我从简读中国史看的,大概这个数)例如中文姨夫,姑父,叔叔,表叔等等英文就
一个uncle完事。所以一种语言就能体现出一个人所在民族的世界观,历史,思维方式,
社会文化等。就像我们和老美思考方式肯定不一样。
●掌握另一门外语,也就是掌握另一种思维方式,让你从更高的维度深入理解何为高等交流,跳
出固有框架看问题。
●书评 & 感言就像看原版和翻译过的版本吧,电影里你看英文,一翻译成中文就别扭,学
习知识也是,当掌握一门语言直接看外文原著肯定比看翻译过得有不同的收货,这就是吃
原味和吃嚼过的馒头的区别。这个世界那么多语言,就拿英语来说,一说英语就是为了考
试,它真正的意义只是为了考试吗,想多一个角度看世界就多掌握一门语言。
●若是你学会了更多语言,你就相当于站在了多个思想表达的平面坐标之上,你可以透过更多的
思维模式选择你想表达的内容与方式。
●书评 & 感言思维模式越多看世界的角度也就更多元化,有时话到嘴边说不出,想想什么
词来形容下此时的感觉却往往不出,还是知识太少,多读书多思考,脑子里的每个点单
独存在时就像不同的知识,当知识串起来时那是多美丽的画面。
●第 3 章让你爱上读书的两个沉浸心法
●信息越爆炸,就越要减少摄入的密度,提高输入的精度。少看书,看好书,少扫视,多吸收
●书评 & 感言之所以感觉信息太多,恰恰是因为你懂得太少,以至于无法分辨到底什么内容
才是对你真正有用的,以及你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吸收消化它。每天的信息大轰炸,内容
铺天盖地还越来越温和,优质内容越来越少,都是些只是碎屑而已。抖音b站微博爽文无
非是抢占你的时间,让你爽的同时并不能吸取什么有用的东西。
●对体验类的书籍,我们不应该要求效率,而应该要求沉浸。
●书评 & 感言其实想要从白纸黑字的书籍中获得体验,就不得不需要「想象」,毕竟我们都
是经由感官和想象来体验事情的,首先读的慢,只有慢下来才能欣赏路边的风景,不是走
马观花。不带什么知识性目的,摒弃功利心,才能品味细节剧情而不是浮光掠影。
●带有「阅读目的」(Reading purpose)的去读书,也就是从「杂货铺」中到你需要的「商
品」,然后「买」回去「用」。
●书评 & 感言有意识的带有目的去读书,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带着这个问题去书,这种实
用类书籍可以提高效率一点,追溯到作者引用的书籍,比如我读遇见未知的自己里引用了
当下的力量,当我看完当下的力量时就到了当下对我的特殊价值。
●读书集中注意力的两个方法:1.给自己描绘一个图景。2.启动自我觉察意识。
●书评 & 感言第一个:人对生活都有着某些期待,也一定有某些需求无法满足,此时将读书
作为解决需求的方案,以此满足自己的期待。所以不妨想象一下通过读书实现了期待后的
那个图景,思考到那时会获得什么,用这个长期目标去压制住那些时不时窜出来的干扰欲
望,用将来的你,带动现在的你。第二个:要时刻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比如我想学英
语,刚看了5分钟就去刷手机了自我觉察高的人两分钟就意识到了我在玩手机,而低的人
不知不觉就放飞自我了半天没了。
●懂得如何选书,读书,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这才是沉浸阅读的心法,也是我们该去追求的境
界。
●书评 & 感言当自己专注某事事不知不觉俩小时过去了,打游戏来举例子,上网吧的时候即
使你打了一天也会发现时间怎么过的这么快,而现在的信息爆炸时代的特性就是「随时干
扰,一直在线」。要想获得专注注意力,就得让事情慢慢变得对自己有足够的吸引力,比
我我在幕布写读书笔记,把我看过的每本书的同时也可以再消化一遍知识还能构建自己的
读书思维知识体系,也能分享给别人为别人带来帮助,也获得一定的满足成就感。我此时
此刻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是否想更清晰的认识这个世界,走出困扰我的迷茫,我焦虑不
安行动力低下到底是为什么,以我为中心把书的知识为我所用。
●第4章如何发自内心养成自律?
●只有当做一件事的动力大于阻力时,行为才会发生,乃至于最后成为你的自控力,实现自律。
●书评 & 感言首先了解要大脑的天性,它总是趋利避害,能偷懒则偷懒。大脑每天想的,就
是如何以最小的消耗、实现最多的收益。能躺着不坐着,能消磨时间就不动脑子,这就是
它节省能量的方式。当放飞自我时感到的往往都是相当舒服,在下定决心脱胎换骨要去干
革命时,却往往总是三分钟热度,不是说自己不行,而是天性如此,所以不能想着要驯服庆国庆短信
大脑,而是要诱导。给自己定低的不能在低的目标,每天都很轻松的完成,适当的给予自
己奖励机智,当数量起来时,慢慢的也就会进行调整改变。有了足够的动力大于阻力时就
是一个字:干。
●「他律」,是对你自由的束缚,是别人或环境对你施加监督的行动准则。而「自律」,却是对
你自由的展现,是你按照自己的习惯和想法而自然选择的行为。
●书评 & 感言律这个词想想本身就烦人,上学管着,上班管着,我tm自己都快受不了他律
了还给自己安排个自律?wtf?就好比老妈让我起来打扫卫生,本来想去,她一说我就不想
去了。而自律呢,比如看见别人天天早起,我可能会想真有病又牛逼,咋就天天能起来
呢?大冬天还能起?他就不带睡觉的?不珍惜自己假期吗?可在别人眼里,人家想的就是
哎呀起来穿衣服吃早饭喽。所以用你自己习惯的感受,去评判一个你并未涉足过的他人的
感受,怎么可能准呢。你以为的你以为就是你以为的?结论就是:你所羡慕的自律,本质
上只是别人习惯成自然后所呈现出来的结果而已。
●从「动力-阻力」模型入手,用极轻微、无门槛的行为,让你从行动中收获到快感,再通过这种
快感,从内部推动你自己,去不断喜欢它、践行它,直到内化成你的习惯。
●书评 & 感言这就是实现自律的真谛。讲个笑话男:我想余生都和你一起起床。女:我早上
5点起。男:那拉tm倒吧。实现自律首先要给自己的门槛不要太高,比如想练俯卧撑那就
一天做1个可以吧,小到它不可能不会完成。在痛苦到来之前,我们已经完成;而完成本
身,就是奖励。给自己一个例行开关,比如韩剧里下雨天就得炸鸡配啤酒啊。看书时就
泡杯咖啡等等微小的仪式感。调整思路给自己带点持续性收益的事也是在调教大脑,不要
老看短期,要看持续性。我练了健身可以吸引妹子,看了这本书能,学了这个能涨
薪。细水长流,持续行动。利用转换机制,这可以给大脑带来好处,而不是痛苦。
●第5章你的钱流向哪你的人生就走向哪
●心理账户: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于消费者心理账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
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书评 & 感言每个人的消费观之所以不一样,是因为大家心里都有一把秤,这杆秤可以帮你
衡量事物的价值做出决策,当你决定是否要购买某样东西时,都是看你内心给它的定价高
不高。200块有吃自助可以买包辣条真贵。你几千块买个包连个100块都不借我,好家伙
原来你心里账户我还不如100块钱。
●金钱的流动是有方向的。有的循环流动生生不息,有的则黄河之水搬砖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书评 & 感言消费型主义的人吃饭打游戏购物蹦迪,真爽啊。享受这种短暂的快乐。而体
验型消费就是深度旅游读书手工写作等可以长期收益的事情。五年十年后两者相比前者就
是卧槽,我钱哪去了?而后者的投资带来的收益回报也提高了自身的眼界,知识与技能。
对于花出去的每一分钱心里都有数。哪里耕耘哪里就有收货,哪里消费,就在哪里收货。
打游戏充钱奢侈品带来的爽完就忘短暂的即时快乐。而后者却是在自我提升上的持续收
益。
奥运五环代表什么●所谓成长精进,无非就是多去做「高复利收益」的事,少做「低复利收益」的事,并不断提高
自己做「高复利收益」的事时的快感值,又把它变成「高复利收益高快感值」的事情。
●书评 & 感言一个精英人士花时间认真写出来的书,传递着知识的结晶,却以几乎接近纸张
本身的价格卖,贵吗?一本书的精华你可以在短短的几天内把它吸收,值吗?什么值得你张曼玉男朋友
做,什么就值得你消费。
●其实你没必要跟一个认知维度不同的人争论,而且喜欢主动来和你争论的大部分是眼界和认知
都没有你高的人,对此很简单的一个判断标准就是看他的财富自由程度。
●书评 & 感言没有意义的争论就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走开就好。没有那么多理想主义,单
单看一个人是怎么花钱的,其实就能大致判断这个人会过怎样的人生了。欲望少了也就财
富自由了。看不见的收益才是最好的,看不见的成本才是最贵的。当把金钱,或者时间花
在了那些无法带来复利的消费上,你付出的成本就是自我的成长和美好的未来。希望所有
你曾经花出去的钱,在未来都能变成扎实的养分,加倍的返还给你自身。
●第6章你的学习是否只是一场行为艺术?
●行为艺术学习法: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由个人或体「假装在学习/沉思」的行为所构成的一
种学习流派,一般归为表演艺术。
●书评 & 感言像极了小时候书里套本漫画书,或者去图书馆拿起一本书,其实就看了两页开
始发呆,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的样子,不管学啥,只要我把自己融入到那个环境里,看起来
我像是在学习,那就ok。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比时间更重要的是你的注意力,时间只顾不停留的滚滚向前,我们唯一能
够管理的只有自己的注意力。所谓认知效率,其实就是「看你在单位时间里对某件事物所投入的注意力资源」。
●书评 & 感言把学习场景和学习行为当成学习本身的话根本就不是学习了,同样的时间内
有人学习的效果却很高,这就是高水平的勤奋与低水平的作秀。衡量学习效果是看自身认
知资源的投入而不是时间的投入。
●解释性深度错觉: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知识量,自以为掌握了许多常识,但实际
上,我们真正知道的、懂得的、了解的,远远低于自己的想象。
●书评 & 感言比如问自己知道生僻字吗?大脑:我知道。那写几个吧。手:你会个锤子。当
开始学习时把书往桌子上一摊,纸笔备好,场景气氛到位后,好像这种仪式感下书里的知
识就自动进去脑子里去了。对大脑来说,只用接触大量的「情景记忆」,它就会让人「我
对它已经足够熟悉了」的错觉,以此麻痹我们的真实认知水平。而真正书本里的知识属于
细节记忆是需要仔细思考加工后才能记住。所以啊,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真正「懂得」一
件事物,我们只是「熟悉」它而已。
●要懂得调用知识,而非记忆知识。因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知道信息在哪,比记住信息更
重要。
●书评 & 感言大脑能记住的东西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我非要看完100本书记下来就好比我
非把整个电话簿给背下来才去打电话一样,而我只需要把号码写电话簿上知道电话簿在哪
就行了。
●可以利用外部辅助记忆系统比如网络硬盘,随简笔记等把需要学的东西储存起来,当我需
要时可以快速的想起放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关键词和特征是什么?我到以后思考怎么利
用?这就是记忆外置,大脑思考。
●学习也要有学习的思维模式,高效的利用知识,搭建自己的思维体系,脑子里要有这种树
状思维。比如我想了解下什么是内卷化,我第一次接触这个词的时候是在读向上生长里作优酷盛典
歌手陈红离婚者说清朝内卷搞自我封闭。而它的特征和关键词就是向上生长,晚清的自我封闭。我可以
很快的想起这些记忆从而进一步去思考利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