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列传第一—后妃上》“高祖太穆顺圣皇后窦氏,京兆平陵人”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高祖太穆顺圣皇后窦氏,京兆平陵人。父毅,在周为上柱国,尚武帝姊襄阳长公主,入隋为定州总管、神武公。
后生,发垂过颈,三岁与身等。读《女诫》、《列女》等传,一过辄不忘。武帝爱之,养宫中,异它甥。时突厥女为后,无宠,后尚幼,密谏曰:“吾国未靖,虏且强,愿抑情抚接,以取合从,则江南、关东不吾梗。”武帝嘉纳。及崩,哀毁同所生。闻隋高祖受禅,自投床下,曰:“恨我非男子,不能救舅家祸。”毅遽掩其口,曰:“毋妄言,赤吾族!”常谓长公主曰:“此女有奇相,且识不凡,何可妄与人?”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阅数十皆不合。高祖最后射,中各一目,遂归于帝。
始,元贞太后羸老有疾,而性素严,诸姒娣皆畏,莫敢侍。后事之,独怡谨尽孝,或淹月不释衣履。工为篇章规诫,文有雅体。又善书,与高祖书相杂,人不辨也。崩于涿郡,年四十五。
帝在炀帝时,多畜善马,后见曰:“上性乐此,盍以献?徒留之速罪,无益也。”不听,顷里坐谴。帝后见隋政乱,多妄诛殛,乃为自安计,数奏鹰犬异驹,炀帝果喜,擢位将军。因泣谓诸子曰:“早用而母言,得此久矣!”帝有天下,诏即所葬园为寿安陵,谥曰穆。及祔献陵,尊为太穆皇后。
(《新唐书·列传第一·后妃上》,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阅/数十皆不合。
B.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阅数十/皆不合。
C.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闻数十/皆不台。
D.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阅/数十皆不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氏:在母系社会,子女随母姓;发展到父系社会后,姓则随父亲。姓是一个家族的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称号。
B.《女诫》:《女诫》是东汉班昭写的一篇教导班家女性做人道理的家训,论述了女子在“夫家”需要处理好的三大“关系”,即对丈夫敬顺、对舅姑曲从和对叔妹和顺。
C.崩:古代一般称帝王、皇后和皇太后等人的死为“驾崩”或“崩”。死,在古汉语里也是有等级的,如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等等。
D.擢:擢,提拔之意。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都有一些特定的词语,如“除”指拜官授职,“黜”指免去官职,“乞骸骨”指官员在任期间去世之后家人求回尸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高祖的皇后窦氏的母亲是北周公主,窦氏出生时就与众不同,发长过颈。长大后才学不凡,具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B.窦氏嫁给唐高祖后,对长辈十分孝顺。就连其他媳妇都敬而远之的元贞太后,窦氏照顾起来也是衣不解带,尽心尽力。
C.窦氏有才学,有思想,也擅长著文表达,写过一些规劝告诫的文章。有人将她写的文章和高祖的文章放在一起,旁人就无从分辨。
D.窦氏机敏,看到高祖养了不少良马,就劝他献给炀帝去投其所好以避祸,但高祖没有听从而遭贬谪,后来通过献鹰献马才得到重用,就后悔流泪告知儿子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国未靖,虏且强,愿抑情抚接,以取合从。
辄怎么读(2)后事之,独怡谨尽孝,或淹月不释衣履。
【答案】
1.B
2.D
3.C
4.(1)国家边境还未宁静,突厥还很强大,希望舅舅控制(自己的)感情.(对皇后多加)抚慰,来获得突厥的帮助。
(2)窦氏侍奉她,却和悦恭谨、恪尽孝道,有时一个多月不脱衣服鞋子(伺候太后)。
【解析】
1.试题分析:做断句题的思路是:第一步,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及主题;第二步,出标志性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句首句末虚词、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第三步,先易后难,逐步断句(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第四步,诵读全文,详加验证。语段断好后,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阅数十,皆不合。”意思是就在门屏上画了两只孔雀,有来求婚的,就给(他)两支箭(让他)射孔雀,暗中约定能射中孔雀眼睛的(就把女儿)许配给他二前后(来了)几十个人都没有人能射中。抓住句中的动词“请”“约”来断,“阴”是“暗中”的意思,修饰“约”字,因此可以“请”和“阴约”前断开。排除AC项。从语意推断,“射者阅数十”语意表达完整,后句是省略主语(数十)。因此选B。
点睛:断句首先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要通读全文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断句的常用方法主要有:(1)善用标志性词语断句,比如句首发语词、句尾语气,对话标志词(如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字),抓住了它们,也就抓住了一些捷径或诀窍。(2)结合章法结构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而“分承”或“分说”部分,又多用对称句式,形成并列、排比。(3)了解固定结构断句,固定结构是文言运用中逐渐形成的凝固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每一种固定结构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熟悉每种固定结构的常规形式,有助于其前后句子的断开。这些特点,均有益于断句。
2.试题分析:D项“乞骸骨”指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该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考生必需做个有心人,时时留心,注意积累。比如,下车伊始,是指官员到地方上任。丁母忧,指母亲的丧事。丁父忧,指父亲的丧事。很多课本中没有的常识,大家在做课外阅读理解的时候或看书时遇到了,都要注意积累。
3.试题分析: 是将他们写的字混放在一起,别人分辨不出。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
应语句,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⑴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⑵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⑶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⑷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⑸凭空添加,无中生有;⑹强加因果关系。
4.试题分析:翻译以直译为主,要求准确、通顺。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靖、抚接第二句中事、释、淹、或等词,都要特别留意。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译文】
高祖太穆皇后窦氏,是京兆始平人,父亲窦毅,在北周时为上柱国大将军,与周武帝的襄阳长公主成婚,在隋朝任定州总管、神武公。
窦氏出生时头发垂过脖颈,三岁时(头发)和身子一样(长)。读《女诫》、《列女》等
文章,看一遍就不会忘。周武帝喜爱她,在皇宫里抚养她,(对待她)不同于其他甥女-当时突厥女子为皇后,(却并)不受宠爱。窦氏还年幼,私下对周武帝说:“国家边境还未宁静,突厥还很强大,希望舅舅控制(自己的)感情,(对皇后多加)抚慰,来获得突厥的帮助,那么江南和关东就不能阻碍我们了。武帝赞许她并接受了她的建议。等到周武帝驾崩,窦氏追思哀悼(他就)像失去了亲生父母一样。听说隋文帝受禅,窦氏痛哭,扑倒在床上说:“恨我不是男人,(不能)拯救舅舅家的灾祸。”窦毅马上捂住(她的)嘴说:“你不要胡说了,(否则会)使我们家族灭门啊!”窦毅时常对长公主说:“这个女孩相貌这样(出众),见识不同常人,怎么能轻易地将(她)许配给别人?”就在门屏上画了两只孔雀,有来求婚的,就给(他)两支箭(让他)射孔雀,暗中约定能射中孔雀眼睛的(就把女儿)许配给他二前后(来了)几十个人都没有人能射中。高祖最后来射箭,两(箭)各射中了(孔雀的)一只眼睛。(窦毅)于是将(窦氏)嫁给了高祖。
最初,元贞太后身体弱、年纪大,又得了病,并且性格一向严厉,媳妇们都很畏惧,没有敢去服侍她的。窦氏侍奉她,却和悦恭谨、恪尽孝道,有时一个多月不脱衣服鞋子(地伺候太后)。(窦氏)擅长写文章来作为(天下女子的)规范,行文素雅得体。又擅长书法,(临摹的字)与高祖的字放在一起,别人分辨不出来。(窦氏后来)在涿郡去世,时
年四十五岁。
高祖在隋炀帝在位时,蓄养着许多良马。(窦氏)看见了对高祖说:“皇上喜欢这些,为什么不献上呢?白白地留着招致祸患,是没有益处的。?’高祖没有听从她的话,不久就因为这件事情遭到贬谪。高祖后来毋到隋朝政局纷乱,很多人无辜地被杀,才考虑为自己谋求安全的计策,多次寻好的鹰犬和奇异的马匹进献给皇上,(就被)提拔为将军。于是流着泪对儿子们说:“(如果)我早听从你们母亲的话,(那么)做这个官(已经)很久了。”(后来)高祖拥有了天下,下诏将窦氏下葬的陵园改名为寿安陵,封窦氏谧号为“穆”,后来(与高祖)合葬在献陵,改尊号为太穆皇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