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确认整治抗战雷剧
《箭在弦上》一剧中,女主角一箭射死数个日本兵。
《永不磨灭的》中,孙成海营长用炸日本飞机。
《抗日奇侠》中,铁掌杜大鹏一拳击毙鬼子。
据《人民日报》报道,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下简称“总局”)目前已对各卫视提出明确要求,对卫视电视剧黄金档已报排播的抗战题材剧进行重审和甄别,对存在过度娱乐化的抗战剧进行修改,停播不能修改的过度娱乐化抗战剧。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副司长王卫平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承认,过度娱乐化的抗日战争题材“雷剧”需要整治。而早报记者昨天了解到,目前许多卫视将增加现实题材剧目播出比例,这些剧目将占据卫视播出总量的50%。
抗日剧为啥越拍越“神”
从《抗日奇侠》开始,“抗日神剧”这个新名词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中,近半年各种“捏鬼子脑袋跟捏西瓜”、“抗战英雄射箭都能拐弯”的传奇抗战剧着实雷得观众外焦里嫩,就连央视《新闻1+1》也批评抗日剧粗制滥造,“比着看谁俗、争着看谁二”。
抗日剧为啥越拍越雷?横店常年有三五十个剧组同时开工,80%以上在抗日,据说整个横店一年打死的鬼子首足相接可以绕地球一圈。有个著名段子是,某众演员抱怨演鬼子一天要以不同的死几十回,另一个众演员说你这算什么,我一天光演鬼子良家妇女的戏就十几回,实在吃不消。
那么雷人的抗日剧又为啥越拍越多呢?昨天早报记者采访了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制片人。他解释说:“首先是抗日剧属于主旋律范畴,题材稳妥,而且每年的电视台需求量很大,有相对稳定的收视率,总之对投资者来说,性价比和安全性都很高。”而部分抗日剧为何又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扭曲、异化成现在的模样呢?该制片人则说:“很简单,电视剧的题材就那么多,老百姓爱看的元素也明摆着:古装剧、涉案剧被踢出黄金档,宫斗、穿越被禁止,家斗、谍战数量太多被调控,现实题材更是禁忌多边界不清难以琢磨,剩下的只有抗日剧这个旱涝保收的避风港可以做文章。可是当所有的创作者都被赶到狭窄局促的池子里,一边不可避免地造成创作的同质化,一边也无可挽回地疯狂加料博出位。抗日剧成了…酒瓶”,什么都往里装,于是我们看到偶像化抗日、家斗式抗日、谍战加抗日、武侠式抗日……”
周渝明
青年编剧王策也有类似的观点,“中国的电视剧本身类型就很单一,动作类的剧种中现实题材的警匪剧是不大拍的,悬疑类题材也不能拍,古装、武侠也受到限制,但观众对于这种强情节的打斗、传奇性的英雄主义,包括悬疑、惊悚甚至暴力是有审美需求的。这些需求最后都只能集中到抗日剧这块阵地上。”对于今天的编剧们来说,抗战剧早已不是“主旋律”的代名词。
由于现在国内剧目的种类还是相当的单一,还没有拓展出其他空间,已有的类型和题材又遭到限制,所以编剧们绞尽脑汁,纷纷把各种元素压缩到一部剧中呈现。也许同样的情节,包括“手撕鬼子”,如果是在动作类型的奇幻题材中出现,早看惯了好莱坞大片的观众们定不会大惊小怪。王策也承认,无论是婆媳剧还是抗战剧,反复炒冷饭,不仅观众审美疲劳,连编剧们都“反胃”,“我们自己也知道没有新意,而观众也确实需要一些新鲜感,所以我们才会去加入一些猎奇的元素。”
而类似美剧中一些完全抽离现实背景的奇幻类、科幻类题材,由于从来没有制作、播出的经验,自然也无法预见市场反馈和收视率,于是没有制作公司敢投、没有电视台敢放,编剧们也就无从下手。“所以只能把已经有成熟制作经验的抗战剧反复…炒‟,直到拍烂为止。”
整治抗日雷剧
鼓励严肃抗日剧
面对层出不穷的抗日神剧,总局终于开始采取措施整治。昨天,总局官方已对各卫视提出明确要求,对卫视电视剧黄金档已报排播的抗战题材剧进行重审和甄别,对存在过度娱乐化的抗战剧进行修改,停播不能修改的过度娱乐化抗战剧,同时对以严肃态度进行创作的抗战剧给予鼓励和支持。
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副司长王卫平日前接受了5月底才出刊的《中国广播影视》的采访,他在采访中谈到抗战剧目前过度娱乐化的情况。“这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探讨抗战剧的问题。从形而上的管理来说,把过度娱乐化、有明显作秀、篡改的部分修改掉、制止住,这都不是特别难的事。但是事实上这件事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它应该引起人们的思考。我们在给领导部门写的报告中,也提及这件事,希望引起高层关注。当下娱乐化的形态为什么会大量、普遍地存在?前两年突出表现在综艺节目里,随着对综艺节目的管理,这两年娱乐化又转移到电视剧中来。其实娱乐化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思潮,它不仅仅表现在文艺节目中,访谈类、法制类,甚至新闻类节目中都有,你把一种节目形态限制了,它可以转移到其他形态中,比如抗战剧,因为很多制作者认为这类题材安全,并且正好也有一个现实的契机——…钓鱼岛事件‟,从一定程度来讲,它成全了抗战剧,带动了老百姓去观剧,并通过观剧来宣泄自己的情感。但无论是外交事件还是综艺节目管理,这都还是表面原因。”
至于抗日剧过度娱乐化的深层原因,王卫平则说:“在以往的创作中,抗战剧也出现过一些喜剧元素,但发展到像现在这样大量、极端的…过度娱乐化‟,就一定与社会普遍存在的娱乐心态有关系了。这种娱乐心
态是不是仅存在于我们的创作者、制作者、播出者中?显然不是。从播出情况来看,凡是这种类型的电视剧收视率都比较高,很多观众,尤其是80后、90后观众非常爱看。一些抗战剧拍得太严肃、太沉闷,观众反而还不看了,这样的事你不能简单地去定义,如果没有大量的观众观看,播出效果不好,不会有那么多电视台去买,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公司去拍摄。这说明什么问题?它表现了现阶段中国人一种普遍的文化心态,它涉及的是一个比较深层次的问题。”
抗日剧未来越拍越少
昨天有卫视总编室工作人员告诉早报记者:“如今最容易通过审核的抗战剧也面临挤压,真的不知道播什么了。而且下半年好多卫视已经购买了不少抗战剧,假如现在重新再审无疑雪上加霜。”据早报记者了解,5月份,唯有《裂变》一部抗战剧过审。据悉,前几天《裂变》开播发布会上公布本剧将在六家卫视播出,现在已经减少到河北、重庆、山东、吉林四家卫视。据悉,原计划在6月播出的《火线三兄弟》、《战雷》、《上阵父子兵》、《出生入死》等抗战剧正在接受总局的重新审核,很可能延后播出或者退出黄金档。各家卫视的购片负责人也表示,今年大量减少抗战剧、传奇剧、戏说剧的购买,加大现实题材的购买力度。
昨天早报记者采访《抗日奇侠》的导演、所谓“手撕鬼子”的创造者颢然,他面对这样的新规显得有些无奈,“挺好的一个剧种就这样被做死了,有些可惜。”颢然分析认为,此次限令不会以正式通知的方式公
之于众,而是采用内部通知的方式传达给各方面。至于目前抗日剧的投拍状况,颢然介绍说:“商人面对政策是非常敏感的,之前有风声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收手了,至少我认识和知道的朋友已经没有在近期拍摄抗日剧的计划了。”他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感叹说:“我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不久后会推出一部一定会热播的现实主义类型抗日剧。虽然有各种要求和限制,但是这不会阻止我们创新的脚步!”
◎相关链接
那些年我们看过的战争剧
提到战争剧,就不能不说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兄弟连》。这部根据二战中美国101陆军空降师部队E 连的真实事迹改编的经典,曾荣获2002年艾美奖6项大奖。有网友评论,《兄弟连》与中国电视剧的区别主要是:一,没有一处高级领导在硕大的地图前指点江山。二,没有一个美国大兵在临死前要求入党或者交党费。三,没有一个大兵去堵眼、大喊“向我开炮”,关键时刻保命要紧。四,没有现在军旅题材电视剧常见的“三角恋爱”、“贪污腐败”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