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任何国家、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发生、发展历史,形成了民族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华民族的文化也是如此。
1.中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历史积淀的结晶,但却不仅仅是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展览品,排列在书架上的古代典籍,其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既具有继承性,也具有发展性,是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历史呈现,更是闪烁着思想光芒和智慧魅力的生命体。可以说,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继续发展的台阶和垫脚石”,也是向导和引路人。
中华民族传承的文化遗产凝结在“独具特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之生活态度与精神风貌,展示出传统文化之丰富内涵。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是物质文化。中国古代的数学、天文、农耕、中医、造纸、印刷、
建筑、园林等诸多方面均已达到或超越世界一流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二是精神文化。在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以儒、释、道以及诸子百家思想为主要内容形成了独具特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维方式、审美趣味、宗教信仰、民族性格等,表达了古代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其中的思想精华经过代代相传已经穿越历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制度文化。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以“家国同构”为特征、以血缘宗法关系为纽带的一系列制度,进而发展成为较为严密的制度系统,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社会发展、国家进步。四是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古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行为方式或行为模式等,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居文化、岁时节令、风俗民情等,集中反映了人们日常心理和社会意识,因而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总之,中华传统文化可以理解为是以中华民族为主体,在世代传承的民族生活繁衍中积淀凝聚而成,是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相互影响的不同层面的具有民族特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的历史与实践的结晶。在历史传承中,中华传统文化不断发展、演进,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为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都做出了无比巨大的贡献。
中华传统文化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但由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影响其中不可避免地夹杂着封建腐朽观念和文化糟粕。这就要求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时,必须科
学客观地加以辨识和区分,在继承与弘扬时要学会有批判的继承和有甄别的弘扬。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5000多年的历史传承中孕育的,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具体说来,它既包括仁者爱人、立己达人的关爱,也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既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也包括正心笃志,崇德尚善的人格追求。它以经史典籍、文学艺术、礼仪制度等多种形式载体,生动鲜活地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度与突出优势,不仅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更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陈先达教授曾指出,“一种文化的生命力不是抛弃传统而是在何种程度上吸收传统、再造传统。”
由此可见,中华文化无疑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化。这是因为其跨越数千年悠久历史,却能一脉相承、绵延至今。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独一无二。时至今日,依旧能为我们提供强大的精神滋养。“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当今时代,推进中国特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也必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中汲取营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
中国的传统文化追溯过去,探究渊源,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其发展脉络。早在远古时期,生活在中华土地上的先民们用智慧和汗水点燃了具有地域特的文化火种,伴随着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互相学习与借鉴,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中最终汇入中华文化的主流,形成了如大江奔流般的恢宏气势和源远流长的人文滋养。回顾中华文化悠远的发展历程,对于我们更深入的理解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1.远古中华文明孕育传统文化开端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了人类世界,以炎、黄两族为代表的原始氏族部落经过融合发展,成为了华夏民族,炎帝和黄帝作为中原部落的两位首领,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这些传说经过古代学者的文字加工体现在古代典籍之中,如《史记》就从黄帝开篇叙述中华历史,“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这些传说开启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开端。
从考古学的视角看,在文字产生以前的远古时期,广袤而富饶的中国大地孕育了人类的起源。从元谋人、蓝田人,到北京山顶洞人,构成了一个从猿到人的完整演进轨迹,中华古代文化就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萌生并发展起来。火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及其重要的能源。恩格斯认为:“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类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此时的文化也可以从对火的使用角度进行探寻。据历史考证,距今50万年的北京猿人已经掌握了火的使用,能够保存从自然界获取的火种。在仰韶文化半坡村遗址中,历史留下的痕迹诉说了当时原始先民们农作、狩猎、制陶、彩绘、音乐和舞蹈等丰富的生活内容。随着历史的演进与文化的传承,不仅陶器更加精美,还出现了如冶铜、酿酒、制玉、雕刻象牙等新技术。这些物质文化发展成果体现了人类智慧的积累和文明的进步。从思想文化角度看,远古时期也蕴含着精神文明的萌芽。在当时的生产力和人们的认识能力条件下,古代先民对大自然、祖先、图腾产生了原始质朴的崇拜。自然崇拜的对象包括自然的日、月、山、川、风、雨、雷、电等。在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等物品上,经常能够发现太阳图形的纹饰,表达对自然的敬畏。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反映了人们对自身起源的探寻,是较为高级的具有宗教彩的崇拜形式。出于对生命繁衍、灵魂归处的关注,祖先崇拜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伴随这些图腾崇拜思想文化萌芽的形成,这一时期的人们还通过结绳、契木、绘图等方式记事,在诸多文物遗迹上都能到笔画工整的刻画符号,被认为是中华文字的最早图像。总之,中国远古时期的文化从萌芽一路走来孕育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开端。
2.古代历史演进推动传统文化繁荣兴盛
据考证,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这标志着中国走出了原始社会,进入了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全新时期。目前发现的商周甲骨文、金文中,以文字记载形式佐证了这一时期人民以“天”、“天帝”为主体的信仰,宗法礼制为代表的社会规范,以及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代表的对自然的归纳方法与抽象思维。公元前722年,中国历史进入了大变革、大动荡的春秋战国时代。从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期开始,“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
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社会急剧变革,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激发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创造力,他们运用丰富多元的素材,创造了气象恢宏、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百家争鸣、繁荣鼎
盛局面,产生了包括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小说在内各有建树的百余家思想,而真正对此后的中国历史产生极为广泛而深刻影响的学派主要是倡导“仁者爱人”的儒家、以“道”为思想核心的道家、将“变法”作为思想主题的法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墨家。这些对人类文明具有突破意义的思想文化虽然各具特点,但共同推进了中国古代对“天人关系”的思考,综合辩证的论述了宇宙、自然、人类间共存与发展的法则,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丰富的价值理念、教育思想、道德伦理、政治主张等,成为了中华民族思想理念发展的源头活水。
公元前221年,第一个君主集权的统一帝国——秦王朝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书同文、车同轨”新的阶段。到了汉代,中华文化在集权统一的政治体制下,得到了多方位的丰富发展。思想方面,两汉经学推动了儒学的发展,自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独尊儒术以来,经过改造的儒学被定为历代统治者认可并奉行的官方哲学,儒家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一举占据了统治地位地位并一直延续了两千余年。汉代史学著作《史记》《汉书》 《七略》等,为我们追溯历史,探寻古代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在文学艺术方面,文学作为具有深刻内涵和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在汉代取得了突出成就。辞藻华美、气势宏阔的《吊屈原赋》《七发》《子虚赋》等汉赋佳作,语言质朴、流传甚
广的《东门行》 《十五从军》等乐府民歌,文采飞扬、鞭辟入里的《过秦论》《治安策》《说苑》等汉代散文都是蕴含丰富、深邃传统思想的文化瑰宝。同时,汉代的艺术、科技、建筑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显著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随着汉朝的瓦解,中国历史进入了历时近400年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时,政治的动荡使社会批判思潮涌现出来,人们需要重新审视人生理想与社会发展,因此,儒学的独尊地位受到动摇,而以《老子》 《庄子》 《周易》为主要经典,融合了儒学与道学的玄学思想应运而生。玄学思想超越了伦理道德、政治主张的范畴,以探索理想的人格、认识宇宙的本质为中心课题,崇尚清新理性的抽象思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风格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这个继春秋战国之后又一充满分裂与战乱的历史时期也带来了思想与文化的交融发展。一方面,北方劳动人民南迁推进了南北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与思想的交流与解放,带动了不同民族间的自然融合;另一方面,外来的佛教思想与本土的道教思想传播成为了新的文化营养,促使中华文化不断展现前所未有的风采。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的中华文化初步呈现出儒、佛、道三家并立的文化格局,积累了更加绚烂多彩的诗、书、乐、画艺术作品,发展了具有中国气韵的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农学地理学等自然科学。
隋唐时期,国力更加强盛、社会思想开放,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演进的鼎盛时期。此时的佛教在不断传播过程中日趋本土化,产生了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和禅宗诸多宗派,对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标志之一。唐诗、散文、绘画、书法、史学等多方面的辉煌成就证明了其在思想文化方面所达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多元化的民族融合角度看,在唐朝大一统的局面下,南北文化合流,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越加频繁,关系更加密切,在文化上多民族交融的特点也表现的更加突出,文学、绘画、音乐及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新面貌,形成了兼容并蓄、百花齐放、星汉灿烂的宏大气派和繁荣景象。
经过五代十国的分裂与割据,宋朝的建立实现了局部统一,与辽、西夏等游牧民族形成对峙格局。在哲学思想领域,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成为了宋明时期的重要标志,理学思想积极吸收了佛教的一些观念逐渐发展壮大,扭转了隋唐儒学逊于佛学的状况。其思想具有突出的思辨特征是一种完备的哲学体系,此外还蕴含着丰富的宗教和道德思想,伦理道德是其思想核心。推崇“天理”的绝对地位,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强调通过“正心”、“诚意”、“修身”的道德自觉,约束个人欲求以达到理想人格的价值构建与实现。这些带有禁欲主义彩的理念,对于中华民族注养成注重德性情操,注重人格气节、注重历史使命,以
及注重社会责任的文化性格起到极大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思想的演进,到了明代程朱理学受到批判与挑战,以王阳明“心学”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高度发展,这一学说主张“致良知”、“心即理”,激发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力的冲击和突破了日渐僵化的理学思想。同时,宋代以来,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在政治的激烈冲突中深刻交融。少数民族积极吸收汉文化的营养日益发展壮大,尤其是以彪悍风格著称的蒙古族一度入住中华,在专制统治中,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推动了以元曲为代表的文学艺术的发展,宋元时期的文学成就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珍贵的遗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