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传统文化论文篇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的关联性》
[摘要]传统文化是指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是民族文化中哲学、美学和艺术的结晶。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历史,也形成了独特的哲学、美学体系。这些传统文化以诗歌、戏剧、小说和散文等文学形式传承下来。在上世纪五四运动之后,一些传统文化被当做阻碍历史发展的精神枷锁抛弃,因此,我国的传统文化一度出现与现代文学隔离的现状。在21世纪的今天,发扬传统文化是国力的体现,在现代文学中体现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学发展的新目标。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文学;批判;继承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民族特和民族风貌的集中体现。目前,尽管世界的发展正朝着全球化迈进,
但东方人和西方人还是有明显的区别,东方人的内敛含蓄和西方人的外向粗犷并没有随着全球化发展而改变。尽管同为东方人的民族特征,但表现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也明显不同,像中华民族和邻近的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民族相比,虽然都具有内敛含蓄的相同点,但民族区别还是存在的,这就是不同的传统文化在不同民族体现出来的不同印记。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但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部,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儒家思想,还包括佛教、道教思想,这我还是广义的传统文化,如果细分起来,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古诗、古文、诗词、国画、医学、戏剧、民族音乐。在时间上可以分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和现代文化;从社会层面上可分为宫廷文化、官方文化、文人文化和民间文化;从社会功用来分,还可以分为名号文化、服饰文化和礼仪文化等。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限于汉民族文化,由于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也吸收了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就是在当前,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还有自己的特,这些文化特和不同民族的信仰有关。从信仰来看,我国汉族人民和大多数民族信仰佛教和道教,这样就形成了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但我国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像西藏地区藏族人民信仰的喇嘛教、回族人民信仰的伊斯兰教以及部分民族信仰的萨满教、基督教,这些不同的宗教信仰
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它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被人们一代一代继承下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统文化正在经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有的正逐步退出人们的生活。像我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关于婚姻方面的问名、纳彩等文化形式,以及结婚典礼中的拜天地仪式,在当前的社会中逐步被西方神父证婚仪式所代替。而一些传统的文化游戏,像充满文化气息的对对联、猜灯谜等高雅活动也成为一去不复返的历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要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除了在生活中体现,最主要的还是通过文学艺术形式加以传承。
二、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学中的体现
我国的传统文化能流传至今,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利用之外,更多的则是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传承下来的。我国的文学作品是以诗歌开始,然后发展到散文、戏剧、小说这些形式。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记载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人们的劳动、生活、祭祀等活动。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哲学得到了告诉发展,诸子百家用他们的散文记录了自己的思想,使后人了解到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思想内涵。到了汉朝,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漫长的封建时代,我国的文人都是用儒家思想来作为行
事标准。这种文化思想在我国历代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儒家思想对人的要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品德的要求是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治国平天下,天下太平是每个人的最终理想,因此文死谏,武死战成为一种最伟大的献身。一些有抱负的文人就将忧国忧民的思想写进了他们的诗歌中,这些诗歌在《乐府诗》和建安七子的诗歌中体现为对战争的不满;在太平年间,诗人们希望人们安居乐业,所以对于国家用人制度、赋税政策造成的内乱忧心忡忡,这种思想从魏晋时代的鲍照、左思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宋朝的范成大、范仲淹的诗歌中。他们用自己的诗歌表达对国家对人民的关心。因为儒家思想的最高准则是平天下,因此对于国家完整看得高过自己的生命,对于维护国家的尊严也超出了自己的生命的爱惜。因此才有苏武北海牧羊十八年不变节,辛弃疾的栏杆拍遍的愤慨,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牵挂,才有南厓海战后的十万军民跳海为宋帝殉葬的壮举,才有后来郑思肖的宁可枝头抱香死的不屈。进入元朝之后,我国的戏剧得到了高度发展,一些生活趣事,历史典故被编成戏剧广为流传,这种老少皆宜的文化形式不断传承了历史文化,还将人们生活中的一些礼仪文化进行了传播。进入明朝以后,小说又得到了空前发展,当时的小说种类繁多,不同题材的小说都宣传了不同的文化,像才子佳人小说中,大量的诗词唱和,表现了封建时代
男女相爱的含蓄委婉;而流传后世的《三国演义》不仅宣传了儒家的忠君思想,还将我国的古代军事文化做了细致的描写;《水浒》宣扬的是我国的侠义文化;《西游记》则是描写了我国的佛教文化。我国明清时期的戏剧对传统文化的传播,都是以儒家思想为准则的。像戏剧中对于爱情的描写都是突出忠贞不移,在极端情况下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倾向,像《桃花扇》,将个人情感和国家民族气节结合在一起;而《清忠谱》则是为正义,为尊严不惜牺牲个人性命。这个时期流行的小说也是以宣传儒家思想的忠恕、信义、仁义为主,除了四大名著,像《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这些在民间广受欢迎的通俗小说,宣传的是朋友之间的仁义,为了正义而奋斗的主题。《金瓶梅》和《红楼梦》虽然描写的是家庭生活,没有直接歌颂仁义,但对于两个大家族走向衰败时,那些落井下石的背义之人还是进行了讽刺。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的关系
现代文学是从五四运动之后开始的,以现代白话文写成的诗歌和戏剧、小说,它们和古代文学相比,无论是形式还是表现手法都有较大的区别。现代文学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个从隔离到传承的过程。
1、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隔离
五四运动的爆发是在我国民族处在落后、衰微的状态之下,一代热心青年在为民族为国家的落后深感痛心的同时,在积极寻落后的思想根源,认为中国的落后主要是几千年来思想体系建立在以儒家思想为准绳的体系之上造成。因此,五四运动在文化上对我国的儒家思想进行的彻底否定,将西方的个性解放思想引进到中国。五四运动之后的现代文学对传统文化的隔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形式上,用白话文代替了八股文,用现代诗代替了律诗。另一个是在表现内容上,现代文学受西方影响,表现的是人物个性和命运,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忠孝和节操对人性的压抑进行了批判。与此同时,现代文学摈弃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引进了西方一些思想家的哲学思潮,像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这种隔离在上世纪前半叶表现得还不明显,在新中国建国之后,尤其是时期,现代文学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隔离现状发展到了彻底否定的地步,不仅否定了儒家文化,也否定了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好在这种状态随着的结束得到了改善。
2、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中的体现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的现代文学虽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隔离状态,但由于作
家的思想观念不同,一部分人认为传统文化落后,但也有一部分作家在作品中用现代的文学眼光来传承传统文化。沈从文在他的小说中以反映湘西地域文化为主,他的代表作《边城》就将我国传统的道教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儒家的和仁信等思想通过小说反映出来。巴金的《家》《春》《秋》是用批判的态度来描写封建家族,但对于封建家族方面的文化也有所涉及。在张恨水的系列小说中,通过对生活在下层的民间艺人生活的描写,将我国的民间曲艺和家族文化都做了比较细致的描写。老舍的《四世同堂》描写的是抗战时期一个大家族的遭遇,其中对于国家兴亡的关心和我国古代作品中对于国家兴亡的看法是一致的。丰子恺的散文集《缘缘堂随笔》通篇都充满了传统的佛教思想,将爱护生灵,体现童真作为表现主题。叶圣陶等人的作品也同样反映了当时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和我国古代诗人对民生的关注相似。解放后,赵树理写的一系列山药蛋派作品,像《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等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作品,其中也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结束后,我国的文学创作在思想上得到了彻底解放,文学作品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局面,出现了大批既有现代文学特点又有传统文化特的文学作品。像莫言的《红高粱》,内容是反映国家兴亡与个人的关系,但表现方式上又综合了西方的文学表现手法。阿来的《尘埃落定》,表现的是我国藏族土司文化小说中有大量的佛教文化的表现;而陈忠实的《白鹿原》
反映的是民族的秘史,涉及到了我国传统的儒家精髓,而白鹿两家秉承的耕读传家的治家传统以及家传的修身齐家的人格理想都对儒家思想做了诠释。在当代现代文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籍作家迟子建,她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反映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人生活,其中对于鄂温克的历史、生活现状以及他们信奉的萨满教都做了详细描写。《伪满洲国》则是将伪满时期的下层百姓作为表现对象,表现了东北地区特有的传统文化。在她的所有作品中,都是以表现东北地区的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为主,向世人展示了东北黑土地上的特文化。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一些著名作家都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上来,像王蒙对老子的研究,刘心武对《红楼梦》的研究。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学对现代文学发展的主要作用,离开了传统文化,文学也失去了民族特性。
[参考文献]
[1]骆素青,刘义婧,赵秀忠.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J].中国宗教.2011(07).
[2]翟文铖,杨新刚.传统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2010(01).
[3]朱德发.重探60年五四文学革命研究的误区质疑彻底反传统文学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
传统文化论文篇二:《企业传统文化管理强化策略》
摘要:传统文化和当前的发展形势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相适应的,但是在现阶段而言,弘扬传统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企业所遇到的困难和瓶颈,这是本文的具体意义所在。
关键词:传统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以来,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在社会变革、企业转型、矛盾凸显的攻坚时期,不仅需要运用经济杠杆和物质激励,而且需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一、以德治企,强化道德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企业的和谐发展与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紧密相关,加强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解读与宣扬,加强广大职工在日常生活中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培养大家对我国传统文化、古代艺术、经典文献的兴趣。通过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养成,潜移默化地把中华民族特有的道德养成和道德标准的培养,以大家都能接受的、易学易懂的形式,推广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中去。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职工遵守社会公德,争做优秀公民;遵守职业道德,争做优秀职工;遵守家庭美德,争做优秀家庭成员;加强形势教育,大力宣传和倡导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形成企业强大凝聚力,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坚定干部职工对中国特社会主义的信念。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各个方面。
二、德才兼备,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素质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不单纯是一个思想问题,也不单纯是一个政治问题,还包含有
科学、文化的层面,所涉及的知识是多方面的。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紧密结合工作实践,以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加大学习力度,着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责任意识;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原则,言之有物,持之有据,实话实说,少说空话、套话、官话,不要矫揉造作,,以诚恳平等的态度与职工交流思想、感情、信息,使人爱听爱看,启发人们深入思考,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专业知识;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自己的高尚品行来影响和带动职工队伍;要深入基层、升入现场、深入班组,了解情况挖掘问题,与职工面对面交心谈心,把握职工思想动态、摸清职工思想根源、引领职工思想潮流,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地生根;要汲取循循善诱、举一反三、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传统教育思想,在伦理观上注重自我修养、联系实际、推己及人、推近及远的实践原则,改进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增强职工其对自身的信任和信赖,在解决突出问题、树立良好形、切实在工作方面取得扎实成效,努力使自身工作能够发挥引导、动员和团结职工众的感召力、凝聚力,能被职工众乐于接受,做到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三、丰富内容、创新载体、搭建平台,营造崇德尚义的良好氛围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是随着企业内外环境变化,职工队伍思想状况变化,不断充实的动态发展过程。随着企业大开发、大发展、大跨越的推进,体制结构在变,经营机制在变,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相应也要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自觉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充实和拓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面对目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常态,要展形势政策教育,加大对企业改革措施的宣传力度。配合重大改革政策措施的出台,及时进行国内外形势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企业经营者与广大职工的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使他们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统一职工思想,理顺职工情绪,化解矛盾,提高职工对改革的认知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开使职工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让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地与时俱进,为企业生产和各项工作服务。方法上要改变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读报,开会学习上级文件这一简单却枯燥、无效的做法,要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原则,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因人、因事、因时、因地采取不同手段,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把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由以往的声势型向实效型转变,由执行型向自主型转变,由灌输型向引导型转变,这样既激活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促进了职工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