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6News Dissemination
新闻传播
“文化工业”这一概念最早见于1947年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即“文化工业将陈旧熟悉的东西熔铸为一种新的特质,它的所有分支当中,产品都是为大众消费所设计。各个分支在结构上如出一辙,井井有条被纳入一个几乎是天衣无缝的系统。当代的技术能力以及经济和管理的集中程度,使这一切成为可能。文化工业自上而下,有意识将它的消费者整合成一个模式。”在他们看来,文化工业就是资产阶级控制大众的另一种形式,大众是被算计的对象、机器的附属,他们被动地接受资本改造的产物。因而文化工业便具有商品化、标准化、伪个性化的特征。
选秀节目作为电视文化工业附属商品之一,《青春有你》第二季(以下简称《青春有你2》)在塑造人设和形象脚本刻画上出现明显的商品化、公式化的倾向。而且即便是以“不被定义,不惧改变”为口号,《青春有你2》在节目类型、节目效果和评审制度上,依旧没有跳脱出传统的文化工业体系。节目结束后,有关逃粉丝经济、资本操控、多元审美的议题纷纷进入大众视野。
青春有你2前九名三、被复刻的产品:泛娱乐化下的常态
(一)节目类型:韩国选秀模式的完全套用
《青春有你2》看似是爱奇艺延续了《青春有你》第一季的IP,其实这个节目是借鉴了韩国《produce101》的造星模式。节目模式具有明显的公式化倾向:由粉丝票选
从108名训练生中选择票数最高的9位出道成团。该节目模式并非源于大众自发的文化需求,而是资本为获取利润而将其一手炮制,它被资本所主宰,完全遵循商品原则和市场法则运作。以《青春有你2》为例,爱奇艺作为其文化产品的出品方就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普通用户每天拥有一次助力机会,而VIP用户每天有两次机会。如果粉丝想要获得更多的助力,就需要去购买赞助方的商品,通过扫描商品上的二维码获得助力。这无疑是在宣告有资本就能助力训练生出道。
(二)评审机制:从实力至上到颜值至上
选秀更像是在“选美”,观众不再把目光聚焦于参赛选手的才艺上,而是更多关注训练生们的外在形象。这其实与长期以来的父权社会驯化的审美观有关,女性长期处于“被凝视”的状态,需要时刻对自己进行形象管理,以满足男性观看的需求。当这种关系建构的女性形象进入到电视荧屏中,条件似乎变得更加残忍。在《青春有你2》节目中选手为了追求更好的上镜效果,减肥减到深夜爆哭,最后终于达到了90斤——所谓的“女团身材”。
(三)节目效果:追求爆点,破梗出圈
从提出“全自动选秀”开始,选秀就注定是一场资本的博弈。出品商通过为选手提供平台展演她们努力上进的像,同时又在叙事分支中穿插选手“个性化”的表现,为选手制造话题,寻求爆点。在《青春有你》的节目中,“做人不能太冰清玉洁”“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虞
基于文化工业理论视角对“女团审美”再定义的浅析
——以选秀节目《青春有你2》为例
唐梓寒
(暨南大学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选秀节目《青春有你2》刚在“The Nine”女团成团之夜落下帷幕。与以往的女团选秀不同,节目伊始就打出了“不被定义”的标签。其成团出道的训练生也各有特,但是其中两名训练生以“中性化”风格出道,也引来网友对于“女团审美”的热议。本文将以《青春有你2》这一文化产品的传播现象为基础,从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视角下梳理“女团审美”发生转变的现象,借助女性粉丝的角度,反思女团选秀中“审美定义”的实质。
【关键词】文化工业;女团审美;青春有你
【作者简介】唐梓寒,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
63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