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宿迁中考语文试卷
【甲】 春题湖上注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此诗作于长庆四年(824),作者杭州刺史任期届满之时。
【乙】          钱塘湖石记
钱塘湖事,刺史要知者四条,具列如下:
钱塘湖北有石函①,南有笕②。凡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十五余顷;每一复时③,可溉五十余顷。先须别选军吏二人,与本所由④田户,据顷亩,定日时,量尺寸,节限而放之。
若岁旱,百姓请水,须令经州陈状,刺史自便押帖⑤,即日与水。若待状入司,符下县,县帖乡,乡差所由,动经旬日,虽得水,而旱田苗无所及也。大抵此州春多雨,秋多旱,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即濒湖千余顷田无凶年矣。
自钱塘至盐官界,应溉夹官河⑥田,须放湖入河,从河入田。准盐铁使旧法又须先量河水浅深待溉田毕却还本水尺寸。往往旱甚,即湖水不充。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数尺,水亦随加,即不啻足矣。脱或水不足,即更决临平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
予在郡三年,仍①岁逢早,湖之利害,尽究其由。恐来者要知,故书于石。长庆四年三月十日,杭州刺史白居易记。
(选自《白氏长庆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删节)
【注】①石函:石函桥、石函闸。②笕:笕决湖。③复时:一昼夜,即二十四小时。④所
由:官名,唐代一般指胥吏及差役。⑤押帖:书面说明。⑥官河:文中指运河。⑦仍:连续。
1.朗诵甲诗颔联,你认为要重读的字(或词)是:上句        ,下句        。(限各写一个)原因是:          (3分)
2.请发挥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甲诗颈联所展现的画面。(3分)
3.后人评论甲诗“言外正有余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作者表达的感情。(4分)
4.请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限三处)(3分)
准盐铁使旧法又须先量河水浅深待溉田毕却还本水尺寸
5.请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乙文中加点的字。(3分)
6.翻译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即濒湖千余顷田无凶年矣。
7.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尝求古仁人之心”。根据上面的诗文,联系下列材料,探究白居易有着怎样的“古仁人之心”。(4分)
(1)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疏浚钱塘湖,筑堤修闸,灌溉良田千顷;疏浚六井,保障居民生活用水。
(2)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答案】
1.排    点    “排”和“点”两字都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青松生机盎然,皓月高悬远空的优美情态。
2.绿的毛毯绒头是抽长的早稻,青的罗裙飘带是舒展的新蒲。 
3.表现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留恋之情;表达诗人流连美景的闲适以及对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4.准盐铁使旧法/又须先量河水浅深/待溉田毕/却还本水尺寸   
5.(1)详细;(2)赶得上;(3)把水打开口子,使水流入。 
6.如果堤防修筑得合乎规格,雨季及时蓄水,旱季及时放水浇田,那么钱唐湖附近的一千多亩农田就不会有荒年了。 
7.白居易关注现实、关注百姓疾苦;切实为民着想的好官。
【思路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朗读。重读的字应该是最能够表现情感的字。颔联“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的意思是:排排青松装点着山峦,如重重叠叠的翡翠,皎洁的月亮映入湖心,象一颗闪光的珍珠,这是多么诱人的美景呵!“排”和“点”重读。颔联中的“排”“点”两字都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活泼。山上的松树是翠绿的,“排”字写出青松生机盎然,也写出松树的层次美,它随山峦参差呈现多种层次的翠绿;夜半时分高而远的明月像珍珠一样点缀在湖中央,“点”字写出皓月高悬远空,好像在着意点缀湖水的情态。
2.本题考查描写诗句画面。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理解大意,然后联系语境,发挥想象,融入情感,用优美的语言表述即可。颈联句意:绿的毛毯绒头是抽长的早稻,青的罗裙
飘带是舒展的新蒲。“碧毯线头”生动形象写出了早稻形态的整齐和颜的碧绿,“青罗裙带”写出了新蒲的颜的绿和形态的飘逸,生动传神地刻画出西湖的美,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春景的喜爱之情。据此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诗歌情感。诗的前三联绘景,尾联抒情,全诗则情景交融,物我合一。诗人以幽丽华美的笔触,用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勾画出西湖的旖旎风光,由此表现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结合“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的翻译“我不能离开杭州到别处去,有一半原因是留恋西湖”可知,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留恋之情。整首诗描绘出西湖的美景,展现出对这样流连美景的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4.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解答时,应根据句子意思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本句的意思是:按照盐铁转运使的老规矩,又必须首先量好河水的深浅,等农田灌溉完后,使运河水位还原。故断句为:准盐铁使旧法/又须先量河水浅深/待溉田毕/却还本水尺寸。
5.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解答此类题,首先弄懂句子意思,再结合方法指引作答。
第(1)空。结合课内迁移法,“具答之”的“具”:详细;“具列如下”句意:详细地写在下面;具:详细。第(2)空。结合成语推断法,“望尘莫及”“及”:赶得上;“而旱田苗无所及也”句意:而旱田早已来不及了;及:赶得上。第(3)空。结合借助字形法,“决”是使水“行流”的意思;“即更决临平湖”句意:使湖水流入运河;决:把水打开口子,使水流入。
6.本题考查语句翻译。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若:如果;如法:合乎规格;濒:靠近;凶年:荒年。
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分析。从“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数尺,水亦随加,即不啻足矣”“余在郡三年,仍岁逢旱,湖之利害,尽究其由。恐来者要知,故书于石”可知,白居易恐怕后代的地方官不了解堤坝对人民的利害关系,于是写了《钱塘湖石记》刻在石碑上;结合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可见白居易关注现实、关注百姓疾苦;《春题湖上》和《钱塘湖石记》均写于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春题湖上》一诗表现了作者对杭州风景的欣赏、赞美以及任职于此的悠然自得;《钱塘湖石记》一文中,“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数尺,水亦随加,即不啻足矣。脱或水不足,即更决临
平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写他为了组织当地的官民,修筑西湖堤防,解决百姓旱年缺水问题,可见他是一个切实为民着想的好官。
2023年宿迁市中考文言文试题相对于其他省市的文言文试题,分值重。试题由字词的理解,到文段大意的明确,再到作品思想的领会以及个性理解的差异,逐层深入展开,一方面契合学生阅读认知规律,同时也突出了阅读试题内容的整体性:从文言字句到文本内涵,从语言积累到信息提取、归纳。“文言”特浓厚,文言考点集中,突出炼字炼句,如第一题看似考察朗读,实质考察诗歌通过修辞、用词表情达意。以炼字为基础,嚼字咬文,勾连全文,进而在第二题第三题走向对诗歌理解的深度。同时学生通过描绘诗歌描绘的画面,表达的情感,唤醒学生审美思考,激发言语的想象力。对于文言文阅读,题目中充分搭建梯子,提供文言实词理解的方法,勾连课内课外,还原学习过程,将知识转化成能力,而不是模式化、机械化做题。本套试题中的文言文命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多次强调的“整合”,选择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所写的《春题湖上》《钱塘湖石记》,一诗一文,通过材料链接,分析人物形象,一方面学生已学白居易的作品《钱塘湖春行》、《卖炭翁》,对其有所了解。在已学的知识的基础上,将已学知识和试题文本信息,材料链接提供的信息,互文阅读,学生进行深度的思维关联、比较、整合,形成逻辑系统,最终通过对人物
中考加油的句子形象分析进行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