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自然环境甘肃兴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兰州市东南45公里的榆中县境内距榆中县城西南五公里处, 总面积29583.6公顷,海拔界于1800367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4.1℃,年降雨量621毫米。
2、交通路线:榆中县政府————兴隆山:从榆中县政府西南方向出发沿着兴隆路前行2.8公里,左前方向转弯进入省道101前行甘肃旅游4.5公里;右转行120米就到终点。
3、著名景点:兴隆山又叫栖云山。东峰“兴隆”2400米;西峰“栖云”2500米。现栖云峰有混元阁、朝云观、雷祖殿等殿阁;兴隆峰有二仙台、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泪亭等景点。人文景观众多,分为兴龙山、栖云山、官滩沟、马山四大景区,著名景点有:云龙桥、太白泉、成吉思汗文物陈列馆、喜松亭、蒋公楼等30余处。2002年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4、文化内涵
(1)山名由来及变更:
明末山中众多宫观庙宇毁于兵火,清康熙年间渐有道士于山中重修宫观,为取其山败而复兴之
意,遂名“兴隆山”。
乾隆年间,又因山形“有如兴龙之状”,改名“兴龙山”
嘉庆末年山中游人增多,香火又盛,为取兴隆发达之意,复称原名。
(2)人文佳话:
西周时期,便有方士在此山中隐居修炼
东汉末期,山上始有庙宇建筑
唐贞观年间( 627—649 )时人曾大兴土木,于山营建道观,至宋代时山中宫观庙宇已星罗棋布,四时香火旺盛,有道教“洞天福地”之称,被誉为“甘肃之名山,兰郡之胜境”
元代又有重修,渐成为西北道教名山之一
明末除灵官殿、玉皇宫、二仙殿、三圣祠等少数道教建筑外,余皆毁于兵火
清乾隆年间( 1737—1795 ),著名道士刘一明募集资金,率领道众,历时 35 年重建三清
殿、黑虎殿、斗姥宫、王母宫、三圣母庙关帝庙祖师殿、龙王殿、财神殿、药王殿、洞宾楼、混元阁、二仙坛、洗心亭等宫观建筑 60 余座,后大部分建筑逐渐被毁。
今山中尚留有 1939 年由内蒙伊克昭蒙伊金霍洛旗移来的元太祖成吉思汗妃子灵枢与同年修建的喜松亭及蒋介石避暑行宫等名胜古迹。现为甘肃省省级自然风景保护区和兰州市近郊旅游胜地,是甘肃著名的道教名山之一。
(3)兴隆胜境引历代名士伟人为之折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与西夏交兵,曾在这里施展过雄才大略。史载,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病逝于兴隆山,其衣冠和兵器用物安放于此。1939年,成吉思汗的灵柩运至兴隆山,密藏于大佛殿内;19498月才迁往青海塔尔寺1954年,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迎回,安放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建的成吉思汗陵寝室。兴隆山因这段历史而更加著名。明崇祯二年,李自成于这里揭竿起义。
(4)清陕甘总督左宗棠、魏光焘等人,民国时期蒋介石、于佑仁、张治中等人也曾来此山观光。蒋氏行邸至今吸引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陈毅、叶剑英、、赵紫阳、杨静仁及邓宝珊、朱穆之、王兆国等也曾留下足迹。
(5)本世纪五十年代,全山亭台楼阁以及庙宇就达70多处,景点24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