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河西地区旅游名镇建设
乡村旅游发展的带动意义
■李树军范金婷
甘肃河西地区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国内连接东西的经济动脉,依托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物产资源,乡村旅游开发步伐持续加快,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基于旅游名镇视域下,如何进一步把握好乡村旅游发展和旅游名镇建设二者具有的本质协同性,成为促进河西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乡村旅游与旅游名镇之间本质协同性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本质。乡村旅游是城乡融合的重要方式,可有效促进农村特产业与地方发展优势相统一,在大幅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的基础上,持续激发乡村经济活力,带动农业用地价值提升,进而形成全新的城乡关系和发展方向,根本促进城乡二元结构转变。旅游名镇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不仅有利于改进乡村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乡村地区自然与生态环境水平,降低旅游景区及周边区域环境承载压力,同时还能够充分保护传统的古村落景观与文化的完整性,使乡村更具产业价值,对脱贫攻坚、全域旅游以及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本质。旅游名镇是“产业域、空间域、要素域”全域发展的结合体,也是乡村旅游产业的最佳实现窗口,可带动当前乡村生态物质游向生态文化游延伸,使乡村旅游因受当前农村用地政策、产业基础、村民素质等方面的制约而导致停滞不前的现状得到有效改观。与此同时,缺乏核心目的地带动的乡村旅游过多依赖民俗、民宿、采摘等景区带动模式,很难实现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旅游名镇可有效集聚产业链条上下游新的要素资源,打造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空间平台,实现以旅游集聚产业、以产业支撑旅游的互动,整体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发展。
(三)目标双赢化的民生本质。乡村旅游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在乡村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地域基础上提供旅游供给,吸纳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能力较强,带动农村发展效果明显,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与美好生活需求的满足提供了绝佳路径。旅游名镇大多在注重功能叠加、要素融合,"产城人文”一体的空间范围,进行生产、生活和生态间的合理调控,高标准的产业供给与需求,不仅需要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同时可倒逼公共服务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有利于创建人民生活的宜居环境,提高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四)发展差异化的互补本质。初步迈入大众视野的小镇个体并不具有品牌优势和影响力,反观乡村旅游会依托其乡野原生性景观而优先具备品牌效应,并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与旅游价值,为旅游名镇形成及发展壮大奠定客源、收益基础,成为旅游名镇与乡村旅游互动合作的支撑点与纽带。同时,乡
村旅游发展更需要点线面的支撑,而旅游名镇是乡村旅游支撑点的有效选择,一旦形成“目的地”效应,将更容易在空间及要素上实现全域旅游的核心展现,进而凭借丰富的资源设施和较成熟的管理运营手段实现对周边资源的整合带动,包括大量的乡村,尤其是对于乡村产业以及周边旅游景点、度假区、风景廊道、营地等旅游产品的带动,极大刺激区域经济的繁荣。
二、旅游名镇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区域特征多元把握,有序规划乡村旅游
空间o立足本地特产业、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市县乡村旅游中长期和近期发展规划,确立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先次序和功能空间,明确地方乡村旅游的板块特、项目重点和发展目标,对不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生态空间行使限制权。尊
2020.11-12|发展
31
重区域文化差异特征,优先选择“骨架小”和“颜值高”兼备的小镇作为旅游名镇来打造,尤其注重在本土
材料运用、民居功能拓展、地域特征传承、绿技术运用、营建方式更新等方面加强探索创新,确保小镇在建筑特、艺术风格和功能定位等方面体现“唯一性”。结合旅游精品线路建设,积极构建环城乡村游憩带,打造一批特鲜明、功能各异、互补发展的乡村旅游项目和基地,使乡村游憩带与旅游名镇在空间格局上互动联系,形成乡村旅游产业带。突破行政界限和产业界限,将单一景点或项目串联起来,组团打造区域乡村旅游圈,构建不同地区之间、不同产业之间、不同经营主体之间的战略合作联盟,实现更大区域内乡村旅游与相关产业之间的融合互促,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客源互送。
甘肃旅游
(二)坚持产业链条多元整合,有效构建核心吸引效应。将空间集聚作为产业发展规模化的重要前提,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商学养闲情奇”等要素,打造新型住宿业态,挖掘民间传统小吃,构建特餐饮街区,开发康体养生产品,不断丰富产品供给和服务,以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和功能叠加效应,带动区域旅游产业链优化整合提升。把乡村旅游嵌入旅游名镇发展格局进行同步开发,从历史文化、风俗人情、土特产品、镇街小巷、个性产业等方面进行深挖深掘,同时注重保护重要历史遗存和民俗文化,使两者相关产业在区域范围内实现最大结合和有机整合,创造有效供给,形成镇村联游的乡村旅游新模式。深化市场分散效用,依托增加观光、摄影、婚庆等消费点,因地制宜开发乡野民宿、田园康养、精品度假、乡土体验、创意农业、农耕研学、低空飞行、生态露营等新产品形态,以及举办大型节庆、国际展览、全国竞赛等品牌塑造方式进行IP导入,实现乡村旅游和特小镇各自拥有较为成熟的产品支撑和差异化的品牌效应,共同推动旅游市场发展壮大。有效运用“春种、夏耘、秋收、冬藏”
等时令特点和场景美景进行差异定位、错时发展,并补充以夜间演艺、夜间夜市、夜间游览等夜间经济活动,构建四季皆宜的全时性旅游要素,根本解决因淡旺季差异带来的资源使用不均衡、成本回收期拉长、可持续经营困难等问题。
(三)坚持服务要素多元联动,综合提升产品供给质量o结合沿线乡村景观风貌和旅游资源,加强交通干道、游客集散地、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景区(点)的道路交通网提升,促进中心城市、旅游名镇、乡村景点、32发展|2020.11-12特小镇无缝对接、互联互通。坚持以镇带村,大力整治村容镇貌,深入开展乡村改厨、改厕、改院落、整治周边环境等“三改一整”工程,积极实施全域旅游无垃圾行动,纵深推进旅游厕所从城市、景区向旅游村镇拓展。完善乡村旅游服务功能,加快改善供电、供水、通讯、医疗、金融、邮政、公共消防设施等基础条件,推进乡村饭店、停车场点、购物店等配套设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依托区域智慧旅游建设,推动知名线上旅行商与乡村旅游企业合作,逐步实现信息智能推送、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等互联网服务,完善导游、导航、导厕、导览、导购等智慧旅游服务,推动旅游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引进专业机构加强旅游人才培养,促进乡村旅游管理者在规划实施、管理经营、服务培训、宣传营销等方面能力提升,同时加强普通服务人员从业技能、职业礼仪、安全卫生、地方文化等知识培训,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提升整体服务品质。
(四)坚持运营方式多元互补,整体彰显产业链条价值。把产业项目招商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引
入优秀企业负责建设运营,通过股权激励或整体产权开发、统一运营等方式调动商户及居民积极性,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推动小镇产业在细分领域内集聚壮大、形成规模。重视强势资本介入背景下的政策宏观调控,加强政府在乡村旅游规划编制、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文化内涵挖掘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引导和服务,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的同时,有效避免商业开发造成乡村环境和乡村文化的大清洗。将旅游名镇作为城乡资源要素顺畅流转、高效配置的系统集成平台,鼓励其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使用制度、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引资引智等方面积极探索,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坚持以市场化机制推动小镇和乡村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有序引导农民以家庭农场、合作社、共建共营、订单服务等形式参与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o强化乡村旅游行业标准管控,引导建立乡村旅游协会和合作社,制定出台行业服务标准规范,确保诚信经营和公平竞争。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定期对乡村旅游景区(点)的食品生产、餐饮服务、消防安全等开展监督检查,确保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市场安全有序c g
(第一作者单位:中共瓜州县委党校;第二作者单位:中共酒泉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