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的现代叙事
作者:闵
来源:《文学教育》 2013年第2期
鲁迅小说简介
      内容摘要:探讨中学语文课文中鲁迅小说的叙事策略,通过鲁迅作品和西方现代派作品的分析,讨论了现代叙事策略在中学语文学习中的运用,为中学语文学习提供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 现代叙事 小说阅读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与鲁迅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因为鲁迅本身就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滥觞者,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鲁迅的现代主义文化特征表现为一种先锋性,这种先锋性不仅表现为时间上的领先,而且表现为性质上的超前,也就是说鲁迅因其给中国新文学带来了崭新的异质因素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先锋。实现了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接轨,从这个意义说鲁迅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开拓者、奠基者。
      分析传统小说多从人物、情节和环境方面着手,很少从叙事策略入手。其实叙事策略是叙事作品的魅力之一。我国的作家很早就用到这些技巧,也善于借鉴外国新的文艺理论成果。鲁迅在《我怎么做起
小说来》一文中说,他写小说“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我所取法的,大抵是外国的作家”。这些叙事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多种视角交错叙事
      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不愧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开山之作。这篇小说一问世,就因为“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作者的匠心独到之处不仅在于小说打破了我国传统小说必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的格局,首创了日记体的新形式,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小说叙事中巧妙地为读者构置了三条视线,牵动着读者的心。
      第一种视角,是见证者“余”的视线。在文言小序中,以“余”第一人称叙事,介绍了《狂人日记》的由来,狂人语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这里作者构置了一个“正觉”的世界,和日记正文中所描写的“狂人”的世界形成对比,以突出“我”与“大哥”世界的正常和“狂人”世界的荒诞。同时,通过“余”的叙事,概要介绍了小说中的人物,而且作者以“余”亲闻所见增强日记的可信性和真实感。作者在这里构置了“余”的视线,来关照“狂人”的所作所为。“余”既是小序的叙述者,又是“狂人”的见证者,还是小说正文的引路者,引导读者走进“狂人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