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
刘怡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主要考察越地文化对鲁迅小说创作的影响。生长在浙江绍兴的鲁迅,其作品深受越文化影响。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中的内容体现了越地文化中的抗争意识、独立批判的精神等特征,尤其体现在多样的人物形象——农民形象、知识分子形象、女性形象的塑造上。从越文化的角度解析鲁迅小说的创作,可以了解越文化的表现和精髓,有利于更好地理解鲁迅小说的内涵,挖掘小说中的精神特质,为鲁迅小说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价值。
关键词:鲁迅;越文化;影响;抗争精神
作者简介:刘怡(1997-),女,汉,江西省赣州市人,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在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46-01
一、越文化的定义和发展过程
“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越族具有悠久的历史,越文化源远流长。”[1]越文化是起源并发祥于绍兴,包括宁绍平原另一端的宁波、浙东丘陵的舟山等区域的一种地域文化。它是吴越文化的一支,吴人的风俗习惯虽与越人相仿,但越人则保留了较多的百越质朴、悍勇和开拓进取的心理特征。
从第四纪晚更新世以来,中国东南部沿海发生三次海侵,越族先民流散四处,靠山的部落进入了会稽山区。历史巨变使得越人创造了“大禹治水”神话传说。大禹正反映着古越先民的拼搏和抗争精神。可以说大禹构成了越先民最初的“集体无意识”与“原型”。所谓“集体无意识”,“是指有各种遗传力量形成的一定的心理倾向,意识即从这种心理倾向发展而来”。“原型”则“向我们指出了这些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并关系到古代的或者可以说是从原始时代就存在的形式,即关系到那些自古时代起就存在的宇宙形象”。这种精神意识代代相传,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极具鲜明个性。而后继者如嵇康、沈炼等人在后代历史的长河中一一涌现。
发展至明清时期,越文化表现出强大的反抗力量,它在清末的变革中爆发,活跃在社会更替和时代转折的高点上。
二、越文化对鲁迅的影响
在与严酷的自然环境斗争中,越人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明,形成了叛逆独立的人生姿态和坚韧刚毅的精神气质。对于生长在越文化氛围中的鲁迅来说,也就自然而然具有这些特质,最有表现力的一
点就是形成了他深刻犀利的文章风格。
鲁迅敢于质疑传统,驳斥权威,他思维方式具有深刻的怀疑性、批判性和攻击性,而这些都是对古越文化精神的继承。
三、鲁迅小说中的越文化元素分析
鲁迅小说简介(一)小说中农民形象带来的越地文化
《故乡》中讲述的是“我”在阔别家乡二十余年后,回去时与少年玩伴闰土相见的故事。“‘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2]见到他“我”很兴奋,千言万语在心中却说不出口,而闰土的一句“老爷!”却在“我”们之间竖起了一道厚厚的屏障。历经这二十多年,闰土的面貌和思想意识都发上来巨大的变化,他变成了一个承担着家庭重担的沧桑男人。“封建吃人的礼教、等级观念,严重腐蚀了他的灵魂。他饱受生活压迫,他不明白造造成生
活艰难的原因,只把希望寄托在香炉上,祈求神灵的保护,这足见闰土精神的麻木不仁和农民生活的每况愈下。[3]这足见越文化中深受礼教影响的部分,等级制度深入人心,如闰土一般的人们默默地忍受着压迫,胆怯而麻木,无法改变自己的现状。
(二)小说中知识分子带来的越地文化
孔乙己作为一个底层的知识分子,穷困潦倒,却仍然保留着读书人的清高和迂腐,一如既往地保持现状,没有觉醒的意识。这也是他最可悲之处。如同其他底层知识分子一样,尽管是读书人,却没有深刻的洞察力,仅仅是一味地停留原处。这与越文化中的封建制度与礼教的束缚是分不开的,长期受到压迫的知识分子,一心只想着求功名,颓废且落魄,遭受毒害而不自知,实属可悲。
(三)小说中女性形象带来的越地文化
《祝福》中的祥林嫂早早守寡,饱受人间冷暖。被认为“不洁”而不能参与祭祀。经历种种磨难后,她还受到乡邻们的奚落和嘲笑,每当人们听到她诉苦时,总会厌恶地打断她:“祥林嫂,你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不是也就有这么大了么?”
地主阶级和封建礼教的摧残最终导致了祥林嫂的死亡。祥林嫂的抗争只是徒给人们增添嘲笑她的话柄。更严重的是,她自身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关键之所在,仍旧愚昧。女性本就属于弱势体,一旦受到压迫则更难以抗争,而祥林嫂身上体现的实质上就是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支配和压迫。
四、鲁迅小说中越地文化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鲁迅的抗争精神在日后一系列的启蒙变革运动中起着积极作用。鲁他在传承越文化精神的基础上融入了关注天下苍生的体文化精神。这种心忧天下的思想又可以溯源到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中去,可以
说,鲁迅的“个”与“”这种立人的思想使越文化与中华文化结合达到了新境界,使其在一个新的历史时代背景下发展。
结语:
越文化造就了鲁迅独立批判的精神和深刻犀利的文风,而他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清晰地体现了越文化特质。越地文化中的思想精神是鲁迅小说的精神来源。并且鲁迅也为中国近代变革运动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小说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升华,凝聚,具有新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希望本篇文章可以加深大家对鲁迅小说的理解和研究。
注释:
[1]王晓初.鲁迅:从越文化视野透视.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1页.
[2]鲁迅.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本文所引鲁迅小说内容皆依据该版本,下文不再标注)
[3]段绣芬.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J].山西大同大学,2011年.
参考文献:
[1]王晓初.鲁迅:从越文化视野透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2]鲁迅.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
[3]段绣芬.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J].山西大同大学,2011年.
[4]王晓初.鲁镇•未庄与S城:鲁迅小说建构的文学世界[N].孝感学院学报2012年1月.
46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