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圈启迪
一说起马三立,人们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一个有着一对招风耳、瘦瘦高高、面目和善的老头儿。作为笑的艺术的研究者和传播者,他通过长期实践赢得了“相声泰斗”美名,却也经历了许多的坎坷波折。
“上面不住嘴,下面不停腿”的演艺生涯
1914年,马三立出生于北京一个传统艺人家庭,祖父马诚方说评书起家,父亲马德禄是清末民初蜚声京津两地的“相声
八德”之一。父亲原指望靠自己说相声供养儿子读书取得功名,出人头地,但终究因家中收入不济,被迫让马三立从艺,拜周德山为师,自此进入吃“开口饭”这一行当。
除了老师,哥哥马桂元对马三立的相声艺术影响最深,他佩服哥哥相声说得好,而哥哥的严厉管教更是推着他一步一步地前进。哥哥要求“学、练、看、演、变”,他自己又加上一个“精”。同时,他又给自己提出“非学不可,非会不可,非好不可,非精不可”,后来这也成为他毕生的从艺标准。渐渐地,马三立成为师兄弟中的佼佼者,在天津卫拥有了自己的粉丝团。
可惜好景不长,家中接连发生重大变故,父亲和哥哥相继去世,马三立为了一家人的生存,只能四处流浪,卖艺为生。作为最底层的穷苦艺人,常常受到别人欺压,受累受气又不挣钱,家里生活困难至
极。他在回忆录中写道:“1943年春节,我家的破烂东西,当卖一空。”
抗战胜利后,情况有所好转。1947年,马三立与侯一尘搭档,登上了被全国的说唱艺人视为大台口的天津大观园剧场,大受观众追捧,声誉鹊起。翌年,他又来到北京,在华声电台和茶社戏园演出,以他风格独特的马家相声在曲艺迷中引起了“爆炸一样”的轰动。1950年,他应新声戏院之邀,重回天津卫,1952年又赴朝鲜慰问,1953年加入“广播曲艺团”……马三立逐渐在同行和观众心目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随着收入渐丰,家里添置齐了桌椅板凳,过年时孩子们也穿上了新衣裳,大门上头一回贴上了春联。身份也由“作艺的”变成一名社会主义
文艺工作者。自此之后近5年间,马三立一帆风顺,心情舒畅。直到“反右”开始,马三立的演艺生涯陷入了停顿,到1977年秋天返回市曲艺团,19年间马三立只说了3年相声。然而,不管是在城里还是农村,不管是下放还是蹲牛棚,他从来没有忘记过背词,几乎每天早晨都要练上一番,身上的功夫并没有荒废。作为一个技艺超的老艺人,马三立心里无时不在想着舞台,想着舞台下那些爱他捧他的观众。用儿子马志明的话说,老爷子骨子里是那种老艺人的典型。他追求的就是“能上台表演我的玩意儿,我的玩意儿要好,我得让观众乐得岔气”。台下的观众高兴坏了,他这心里也就美了。
平反后,他终于得以重新为喜爱自己的民众说相声,激动得几度落泪。随后,马三立和王凤山搭档,将《西江月》《文章会》《开粥厂》《卖挂票》等众多拿手绝活再度搬上舞台,又积毕生之功,编创表演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单口小段,如《逗你玩》。他以“逗你玩儿”的心
相声泰斗马三立的演艺往事和他的养生经■梁信
64RRJK
态,逗少年儿童玩儿,逗鳏寡老人玩儿,逗市井小民玩儿。马三立常说:“我们必须用心对待观众,观众是水,我们是小鱼,没有了水,小鱼就没戏了。”“我不是大师,不是艺术家,我只是个普普通通的老艺人,是个热爱相声、喜欢钻研相声的老艺人。”
养生之道
从1914年出生到2003年去世,相声大师马三立一共走过89个春秋岁月,登台表演70余年。无论是他超长的身体寿命还是演艺寿命,都与他平日的养生之道有着莫大关联。
饮食科学少吃多喝
马三立一日四餐,早起锻炼完7点吃早餐,中午12点吃午餐、下午6点吃晚餐。与众不同的是,由于演出时经常晚归,所以又有吃夜宵的习惯。虽然用餐次数较为频繁,但却又能做到有节制、讲科学,从不吃得过饱,也不吃太凉或太热的食品,并且十分重视营养和荤素搭配。不过,马三立重视喝水,认为多多益善。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先来两杯白开水。另外,每天坚持喝茶不少于三次,也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这样的饮食习惯使得身高1.75米的他平均体重从未超过50公斤。谈及自己胖不了的
原因时,他还是将其归结为每天喝茶和不吃肥甘厚腻食品这两点。
演员舒畅心态良好自得其乐
作为一个相声演员,台上马三立给观众带来的永远是幽默风趣和欢声笑语。现实当中,他也非常注重自己良好心态的培养,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以豁达的胸襟和开朗的性格面对身边的人和事。尤其是到晚年,马三立的内心更是静若止水,从来也不大喜大悲。他经常说:“养生之道不少,最重要的是心胸开朗,首先是不气生,自己消气。”生活中的马三立是个天生的“乐天派”,总能在自得其乐之中活得坦然愉悦,正如他自己所说那样:“在心理上我不想过去的坎坷经历,不愿老琢磨过去的让人别扭的事。多瞻望未来,别较劲儿,别和自己过不去,挣钱别犯法,别占别人便宜,也别做怕别人知道的事,这样心里就坦然。”
锻炼有方动静结合
工作学习之余,马三立也十分重视运动和锻炼,通过持之以恒的坚持,逐渐达到了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每天从早到晚,马三立总会不惜花去大量的时间,让自己处于运动状态之中。首先,自创以弓腿、甩臂、回首、拍打心肺等基本动作为主的“十节操”,是他每天必做的保留项目之一。其次,早晚坚持散步两次各800步,双手拍打脚面10次,叩齿32次,随时随地抻腰、搓发、踢屁股也是马老每天必做的运动,其中踢屁股更是他别具一格的独创妙招。另外,他还经常通过做饭洗碗、打扫
卫生、养花种草等家务,达到活动筋骨、锻炼身体的目的。同事,他又十分重视在安休静息中养精蓄锐、平衡脏腑,每天至少静坐一小时。
低调随和淡泊名利
马三立患病住院,由于太瘦,护士输液不到血管。情急之时,他却和蔼亲切地安慰道:“孩子,你扎吧,要是拿我练出手来,以后给猴扎针都行!”在自己从艺80周年暨告别舞台晚会上,嘉宾如云,高朋满座。当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献上手书的8个大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时,他一如既往地轻描淡写道:“我和马季、马玉涛是一家子,都是马大哈的后代。”
马三立经常接到演出邀请,但他只对那些有公益性质的演出感兴趣,就算偶遇身体不适,也要坚持参加。反之,对于一些以卖门票为目的纯商业演出,无论出价多少,他都一概婉拒。修身养性方面,他为自己量身制定了“三不”原则。生活中不轻易生气,不自寻烦恼,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逆境,总是泰然处之。如他所说:“干艺人这行,运来君王伴驾,运去乞丐同堂。”因此,他从来都不计较权势和名利,认为做人应顺其自然,遇事别着急也别上火,退一步海阔天空。正是这种难得的处世哲学,才成就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
65RRJK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