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重症新冠合并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完整版)
一、新冠vs感染
从2019年末我们开始接触COVID-19到现在,陆续有COVID-19合并感染的研究见诸于报道。2020年初,就有学者提出”新冠合并感染”的概念,当时提出的感染分为两类,一类是旱期出现的感染,另一类是晚期出现的感染,演变到现在可以总结为”共感染”和”继发感染”这两个概念[1,2]。多数文献中将”其感染”定义为入院48h内合井的感染地发感染为入院48h 后合并的感染。新冠患者为什么容易合并感染呢?COVID-19可直接引起淋巴细胞减少,而重型和危重型COVID-19患者会使用大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使免疫功能进一步受到抑制,患者更窑易获得感染。也高学者提出新的!!;念,即肺的微生物组。人体正常的肺高一组固定的微生物,但在新冠病毒感染后又高真他细菌、病毒、真菌参与真中,人体内的微生物组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_§合并真他病原体感染后,后续的诊断和将面临巨大挑战;另一种是当新冠病毒与真他病原体感染后,病原体之间相E作用,会引起肺的免疫失调和病情加重。
二、新冠vs共感染
2020年初国内外均面临着新冠疫情的暴发,在初期总结了很多关于共感染和继发感染的数据,但由于当时医疗挤兑比较严重,完善病原学检查的
患者数量很少。2020年发袤的一项系统评价和套萃分析纳入了30项研究共3834例COVID-19住院患者,真中77%是来自中国的数据,真他数据来自美国、西班牙、新加坡和泰国。分析发现,细菌共感染占7%,而ICU中细菌共感染占14%;病毒感染占3%,真菌感染也再3个研究报道3]。在所有患者中,细菌共感染的发生率并不太高(<4%),但ICU患者细菌共感染的发生率很高,将近20%[4]。
前述套萃分析纳入的数据大部分来自于中国,细菌共感染的病原体包括肺炎支原体肺炎、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来占质沙雷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另外一项研究纳入了132例共感染病例,包括血流和肺部感染,冥中最主要的病原体是金葡菌。这也提示了国内和国外细菌共感染病原体的差别,总体来看,细菌共感染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谱。
新冠发病后身体会发生啥变化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我中心共收治123例重症COVID-19患者,入院48h内均行气筐镜检查,并送检BALF mNGS检测,结果发现,在收治的患者中,细菌共感染发生率达22%,病原体主要为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M RSA,曲霉共感染发生率为17.9%;另外,免疫抑制宿主发现CMV和PCP的共感染。
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前期是病毒复制阶段,之后进入免疫应答阶段,如果患者能够恢复,则病情好转康复,但在起病7~10d出现炎症冈暴,可能会进展为重症。目前已高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给予
COVID-19患者旱期抗炎可以改善预后。但是共感染会影响抗炎强度的选择和抗炎方案的制订。因此,重症COVID-19患者入院后应尽快完善BALF及血病原
学检查,判断细菌感染可采用mNGS、培养、PCR等方法,真菌感染则借助于GM试验、j余片、mNGS检测,病毒感染则通过PCR进行判断。若无明确共感染证据,及时启动抗炎。
三、新冠vs继发感染
1.新冠继发感染的危险因素
2020年意大利米兰一项单中心研究纳入了731例在院COVID-19患者(包;吉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结果发现这些患者继发感染的发生率为9.3%,冥中,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7.9%,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为3%;出现继发感染的中位时间为12d ( 8.5~16.5 d);使用免疫调节药物的患者出现继发感染的中位时间为9d(7~17d L亚组分析显示,基线淋巴细胞低(三0.7×109/L)或墓线氧合指数低(三200mmHg),更窑易出现继发感染[匀。
2020年国内一顶多中心研究纳入上海、湖北武汉、安徽铜陵三个城市共476例COVID-19患者,比较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和情况。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胸部CT显示的受累情况、氧合指数下降及呼吸支持情况分为四组,结果发现,患者病情越重,越窑易出现继发感染[6]。
2020年上海华山医院开展的一项研究纳入38例重型和危重型COVID-19患者,大部分为气筐插筐和气筐切开,真中57.89%( 22/38)的患者出现了继发感染,多因素分析发现,高创机械通气是继发感染的高危因素,
并且发生继发感染的患者佳院时阎明显延长,而且预后不良[7]。
文献报道,所有住院患者继发细菌感染发生率为3.7%~21.9%,重症COVID-19继发感染发生率为38.6%~47.5'%,继发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使用免疫调节药物、机械通气、基线淋巴细胞计数偏低、急性肾损伤使用CRRT等[4]。
2.新冠继发感染的病原学
有学者总结了继发感染的病原谱,该综述文章共纳入28项观察性研究5047例COVID-19住院患者(包括ICU和非ICU患者),总体继发细菌感染16%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占21.1%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占17.2%金黄葡萄球菌感染占13.5%,大肠杆菌感染占10.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占3.1%;继发真菌感染6.3%,冥中烟由霉感染最常见,问P仅苟个案报道。继发感染发生的中位时间为入院10d和入ICU9 d8]。实际上,继发感染即为院内感染,尤真是重型和危重型COVID-19患者,临床应结合不同ICU或不同中心的流行病学情;兄进行分析。
在我中心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收泊的123例重症COVID-19患者中,入院48h完善气筐镜和BALF检测,在入院第5~8天根据患者病情复查气筐镜和BALF。结果发现继发感染的发生率高达40.3%,主要病原体为CRAB、纹带棒杆菌、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假单胞菌、MRSA。此外,继发曲霉感染占13%。
四、新冠合并真菌感染
COV I D-19合并侵袭性曲霉病(IA)并不少见。COV I D-19合并肺由霉病( C AP A)病例在2020年旱期首先在中国被报道,随后在不同地区疫情集中暴发期间相继被报道不同国家ICU患者CAP A的发病率高所不同[9]。另有研究发现侵入性机械通气患者CAP A发病率为4.9%,死亡率高达61.6%。
COV I D-19合并毛霉病(CAM)在印度2021年旱期的第二波疫情中获得关注。两种严重的继发真菌感染均伴随高死亡率和不良预后[9]。2021年5月印度报道超过1500例CAM病例,宣布COV I D-19合并毛霉病的流行。同年7月印度报道2826例鼻-眼眶-中枢毛霉病病例,超过45000人罹患CAM。同年12月印度的研究显示COV I D-19住院患者中CAM发病率为0.27%[9]。
为什么COV I D-19患者窑易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可能与下列因素高关[1 O]:①患者因素,包括糖尿病、免疫抑制宿主、高龄等因素;②环境因素,如ICU佳院、留置导管、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免疫调节等;③病毒因素,新冠病毒破坏能力强,损伤肠平日肺上皮细胞,造成屏障破坏,肠道菌君
羊移位;此外,病毒感染还会导致炎症反应失调,淋巴细胞减少,免疫细胞功能耗尽。这些因素都使COV I D-19患者更易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
关于COV I D-19继发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报道并不少见,真易患因素包括:病毒侵袭导致肠道屏障破坏,使病原体移位;血液内筐路(深静脉置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