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版新冠肺炎诊疗⽅案(修订版)全⽂发布,多处关键修改!
4 ⽉ 1
5 ⽇,国家卫健委办公厅正式向各地卫健委下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案(试⾏第⼋版修订版)》。
这是国家卫建委时隔 8 个⽉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案》的⼜⼀次更新,以下为医政医管局发布的修订要点:
⼀是明确提出新冠肺炎的诊断原则,即:根据流⾏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综合分析,作出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为确诊的⾸要标准。未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可作为诊断的参考依据。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者和既往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者,原则上抗体不作为诊断依据。
⼆是在确诊病例诊断标准中更加强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重要性。将「实时荧光 RT-PCR 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与「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同源」两条诊断标准整合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三是对抗体诊断适⽤对象进⾏了限定。在疑似病例诊断中,近期接种过新冠病毒疫苗者的相关抗体检测
结果不作为参考指标;在确诊病例诊断中,抗体诊断仅适⽤于「未接种新冠疫苗者」。在此基础上,修订版诊疗⽅案对确诊病例的抗体诊断内容进⾏了简化,更加⽅便实际操作。
四是进⼀步强调了预防接种对疾病防控的重要性,指出「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降低发病率和重症率的有效⼿段,符合接种条件者均可接种」。
以下为丁⾹园整理的⽅案原⽂(下划线部分为修订内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案
(试⾏第⼋版修订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冠肺炎,COVID-19) 为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前已成为全球性重⼤的公共卫⽣事件。通过积极防控和救治,我国境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由于全球疫情持续存在,我国仍⾯临疫情传播和扩散的风险。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组织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多数⼈员在接种疫苗后会产⽣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为进⼀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冠状,我委组织专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案(试⾏第⼋版)》相关内容进⾏修订,形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案(试⾏第⼋版修订版)》。
⼀、病原学特点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60~140nm。具有 5 个必需基因,分别针对核蛋⽩ (N)、病毒包膜 (E)、基质蛋⽩ (M) 和刺突蛋⽩ (S)4 种结构蛋⽩及 RNA 依赖性的 RNA 聚合酶(RdRp)。核蛋⽩ (N) 包裹 RNA 基因组构成核⾐壳,外⾯围绕着病毒包膜 (E),病毒包膜包埋有基质蛋⽩ (M) 和刺突蛋⽩ (S) 等蛋⽩。刺突蛋⽩通过结合⾎管紧张素转化酶 2(ACE-2) 进⼊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时,新型冠状病毒 96 个⼩时左右即可在⼈呼吸道上⽪细胞内发现,⽽在 VeroE6 和 Huh-7 细胞系中分离培养约需 4~6 天。
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C 30 分钟、⼄醚、75% ⼄醇、含氯消毒剂、过氧⼄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流⾏病学特点
(⼀) 传染源。
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 5 天内传染性较强。
(⼆) 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浓度⽓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尿液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其对环境污染造成接触传播或⽓溶胶传播。
状病毒,应注意其对环境污染造成接触传播或⽓溶胶传播。
(三) 易感⼈。
⼈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获得⼀定的免疫⼒,但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三、病理改变
以下为主要器官病理学改变和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结果 (不包括基础疾病病变)。
(⼀) 肺脏。
肺脏呈不同程度的实变。实变区主要呈现弥漫性肺泡损伤和渗出性肺泡炎。不同区域肺病变复杂多样,新旧交错。
肺泡腔内见浆液、纤维蛋⽩性渗出物及透明膜形成; 渗出细胞主要为单核和巨噬细胞,可见多核巨细胞。II 型肺泡上⽪细胞增⽣,部分细胞脱落。II 型肺泡上⽪细胞和巨噬细胞内偶见包涵体。肺泡隔可见
充⾎、⽔肿,单核和淋巴细胞浸润。少数肺泡过度充⽓、肺泡隔断裂或囊腔形成。肺内各级⽀⽓管黏膜部分上⽪脱落,腔内可见渗出物和黏液。⼩⽀⽓管和细⽀⽓管易见黏液栓形成。可见肺⾎管炎、⾎栓形成 (混合⾎栓、透明⾎栓) 和⾎栓栓塞。肺组织易见灶性出⾎,可见出⾎性梗死、细菌和 (或) 真菌感染。病程较长的病例,可见肺泡腔渗出物机化 (⾁质变) 和肺间质纤维化。
电镜下⽀⽓管黏膜上⽪和 II 型肺泡上⽪细胞胞质内可见冠状病毒颗粒。免疫组化染⾊显⽰部分⽀⽓管黏膜上⽪、肺泡上⽪细胞和巨噬细胞呈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免疫染⾊和核酸检测阳性。
(⼆) 脾脏、肺门淋巴结和⾻髓。
脾脏缩⼩。⽩髓萎缩,淋巴细胞数量减少、部分细胞坏死; 红髓充⾎、灶性出⾎,脾脏内巨噬细胞增⽣并可见吞噬现象;可见脾脏贫⾎性梗死。淋巴结淋巴细胞数量较少,可见坏死。免疫组化染⾊显⽰脾脏和淋巴结内 CD4+T 和 CD8+T 细胞均减少。淋巴结组织可呈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巨噬细胞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免疫染⾊阳性。⾻髓造⾎细胞或增⽣或数量减少, 粒红⽐例增⾼; 偶见噬⾎现象。
(三) ⼼脏和⾎管。
部分⼼肌细胞可见变性、坏死,间质充⾎、⽔肿,可见少数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 (或) 中性粒细胞浸润。偶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全⾝主要部位⼩⾎管可见内⽪细胞脱落、内膜或全层炎症; 可见⾎管内混合⾎栓形成、⾎栓栓塞及相应部位的梗死。主要脏器微⾎管可见透明⾎栓形成。
(四) 肝脏和胆囊。
肝细胞变性、灶性坏死伴中性粒细胞浸润; 肝⾎窦充⾎,汇管区见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细胞浸润,微⾎栓形成。胆囊⾼度充盈。肝脏和胆囊可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五) 肾脏。
肾⼩球⽑细⾎管充⾎,偶见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 球囊腔内见蛋⽩性渗出物。近端⼩管上⽪变性,部分坏死、脱落,远端⼩管易见管型。肾间质充⾎,可见微⾎栓形成。肾组织偶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六) 其他器官。
脑组织充⾎、⽔肿,部分神经元变性、缺⾎性改变和脱失,偶见噬节现象; 可见⾎管周围间隙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肾上腺见灶性坏死。⾷管、胃和肠黏膜上⽪不同程度变性、坏死、脱落,固有层和黏膜下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肾上腺可见⽪质细胞变性,灶性出⾎和坏死。睾丸见不同程度的⽣精细胞数量减少,Sertoli 细胞和 Leydig 细胞变性。
⿐咽和胃肠黏膜及睾丸和唾液腺等器官可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新冠发病后身体会发生啥变化
四、临床特点
(⼀) 临床表现。
潜伏期 1~14 天,多为 3~7 天。
以发热、⼲咳、乏⼒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 (或) 低氧⾎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极少数患者还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及肢端缺⾎性坏死等表现。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明显发热。
轻型患者可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嗅觉及味觉障碍等,⽆肺炎表现。少数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明显临床症状。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多见于⽼年⼈、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晚期妊娠和围产期⼥性、肥胖⼈。
⼉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部分⼉童及新⽣⼉病例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反应差、呼吸急促。极少数⼉童可有多系统炎症综合征 (MIS-C),出现类似川崎病或不典型川崎病表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或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等,多发⽣于恢复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伴⽪疹、⾮化脓性结膜炎、黏膜炎症、低⾎压或休克、凝⾎障碍、急性消化道症状等。⼀旦发⽣,病情可在短期内急剧恶化。
(⼆) 实验室检查。
1. ⼀般检查
发病早期外周⾎⽩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可见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酶、乳酸脱氢酶、肌酶、肌红蛋⽩、肌钙蛋⽩和铁蛋⽩增⾼。多数患者 C 反应蛋⽩ (CRP) 和⾎沉升⾼,降钙素原正常。重型、危重型患者可见 D-⼆聚体升⾼、外周⾎淋巴细胞进⾏性减少,炎症因⼦升⾼。
2. 病原学及⾎清学检查
(1) 病原学检查: 采⽤ RT-PCR 和 (或)NGS ⽅法在⿐咽拭⼦、痰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液、粪便、尿液等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下呼吸道标本 (痰或⽓道抽取物) 更加准确。
核酸检测会受到病程、标本采集、检测过程、检测试剂等因素的影响,为提⾼检测阳性率,应规范采
集标本,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
(2) ⾎清学检查: 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 IgM 抗体、IgG 抗体阳性,发病 1 周内阳性率均较低。
由于试剂本⾝阳性判断值原因,或者体内存在⼲扰物质 (类风湿因⼦、嗜异性抗体、补体、溶菌酶等),或者标本原因(标本溶⾎、标本被细菌污染、标本贮存时间过长、标本凝固不全等),抗体检测可能会出现假阳性。⼀般不单独以⾎清学检测作为诊断依据,需结合流⾏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基础疾病等情况进⾏综合判断。
(三) 胸部影像学。
早期呈现多发⼩斑⽚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MIS-C 时,⼼功能不全患者可见⼼影增⼤和肺⽔肿。
五、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流⾏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综合分析,作出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为确诊的⾸要标准。未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可作为诊断的参考依据。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者和既往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者,原则上抗体不作为诊断依据。
新型冠状病毒者,原则上抗体不作为诊断依据。
(⼆) 诊断标准
1. 疑似病例。
有下述流⾏病学史中的任何 1 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 2 条。
⽆明确流⾏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 3 条;或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 2 条,同时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 IgM 抗体阳性(近期接种过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者不作为参考指标)。
(1)流⾏病学史
①发病前 14 天内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史或居住史;
②发病前 14 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或⽆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
③发病前 14 天内曾接触过来⾃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④聚集性发病 (14 天内在⼩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 2 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2. 临床表现
①发热和 (或) 呼吸道症状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临床表现;
②具有上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特征;
③发病早期⽩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
2.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具备以下病原学或⾎清学证据之⼀者:
(1)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2)未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 IgM 抗体和 IgG 抗体均为阳性。
六、临床分型
(⼀) 轻型。
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
(⼆) 普通型。
具有发热、呼吸道症状等,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
(三) 重型。
成⼈符合下列任何⼀条:
1. 出现⽓促,RR ≥ 30 次/分;
2. 静息状态下,吸空⽓时指氧饱和度 ≤ 93%;
3. 动脉⾎氧分压 (PaO2)/吸氧浓度 (FiO2)≤ 300 mmHg(1 mmHg = 0.133kPa);
⾼海拔 (海拔超过 1000 ⽶) 地区应根据以下公式对 PaO2/FiO2 进⾏校正:PaO2/FiO2×[760/⼤⽓压 (mmHg)]。
4. 临床症状进⾏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显⽰ 24~48 ⼩时内病灶明显进展 >50% 者。
⼉童符合下列任何⼀条:
1. 持续⾼热超过 3 天;
2. 出现⽓促 (<2 ⽉龄,RR ≥ 60 次/分;2~12 ⽉龄,RR ≥ 50 次/分;1~5 岁,RR ≥ 40 次/分;>5 岁,RR ≥ 30 次/分),除外发热和哭闹的影响;
3. 静息状态下,吸空⽓时指氧饱和度 ≤93%;
4. 辅助呼吸 (⿐翼扇动、三凹征);
5. 出现嗜睡、惊厥;
6. 拒⾷或喂养困难,有脱⽔征。
(四) 危重型。
符合以下情况之⼀者:
1. 出现,且需要机械通⽓;
2. 出现休克;
3. 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 ICU 监护。
七、重型/危重型⾼危⼈
(⼀) ⼤于 65 岁⽼年⼈;
(⼆) 有⼼脑⾎管疾病 (含⾼⾎压)、慢性肺部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度⾄重度哮喘)、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者;
(三) 免疫功能缺陷 (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
(四) 肥胖 (体质指数 ≥ 30);
(五) 晚期妊娠和围产期⼥性;
(六) 重度吸烟者。
⼋、重型/危重型早期预警指标
(⼀) 成⼈。
有以下指标变化应警惕病情恶化:
1. 低氧⾎症或呼吸窘迫进⾏性加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