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山东省政府
∙【公布日期】2013.01.11
∙【分 类】地方政府规章解读
正文
解读《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2〕42号文件进一步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
2012年12月12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2〕
42号文件进一步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鲁政办发〔2012〕77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进一步加快我省林下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发展模式、主要建设任务、政策保障措施等提出了总体要求。
一、《意见》出台的背景、意义
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空间环境发展林下经济,开发林业多种功能,提高林地综合经营效益,对于实现林地增效、农民增收,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拓宽农村发展空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发展林下经济已经成为进一步拓宽林业经济领域、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型“黄金”产业。“林下经济”不仅是林业发展中的一个新词汇,更是协调长期与短期矛盾、协调生态与经济关系,协调国家与农民利益的一篇大文章。
今年7月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2〕42号),这是指导全国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贯彻落实国办发〔2012〕4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发展我省林下经济重要意义的认识,推动我省林下经济健康发展,省林业厅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起草了我省“进一步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以省政
府办公厅文件印发各市、县(市、区)及有关部门。
二、山东省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对于林下经济,现在形成的共识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目前我省已经形成了一是林下种植模式:林菌模式、林药模式、林粮(油)模式、林草模式、林菜等模式、林果、林苗、林花等经营模式。二是林下养殖:主要包括林禽模式、林畜模式、特养殖模式。三是森林景观利用。四是林下产品采集加工。
山东是平原林业大省,人口大省,也是林业产业大省。各级党委政府长期以来十分重视林业发展,造林面积不断上升,林业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平原绿化、荒山造林、林业产业等快速发展,并成为中国林业产业四大聚集区之一。林业产值截止到2012年底达到4300亿元,居全国前列。然而,在一个林业产业大省,为什么要提出发展林下经济,并判断这是一个极具潜力,并且可以书写林业发展大文章的领域呢?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林下经济代表着山东林业发展的新方向。山东省林业用地总面积5161.3万亩。如何增
加林地单位面积产出,提高林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让农民从林地上实现增收,自然成为林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巩固多年造林成果、确保生态效益持续发挥,必须关注的核心问题。
利用林地空间,立体开发林下经济,提高林地利用效率,成为山东林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将农民想通过林地致富的渴求和社会对生态良好的需求,以及政府发展农村经济的目标统一起来,通过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协调发展方式,能够为林业发展、农民增收带来新的机会。
二是林下经济是协调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措施。在发挥森林生态效益同时,农民关注的核心还是追求土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关注的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如果不能保障农民持续增收,或土地上的比较收益下降,农民就会依据现实利益改变选择。因此,寻求在有限林地上实现“长期得林,短期得利”,协调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型模式,用不断增长的比较效益,激励农民长期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是新形势下提出的新命题。林下经济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于一身,利用林下空间发展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的种植和养殖产业,可以有效提高林业的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山东省林下经济发展大户反映的情况
来看,林下种植和养殖不仅能够增加林地上短期收益,还能够促进林木生长,将林木生长周期缩短2~3年。有利于提高林业的综合效益,弥补林地种植结构单一、林木生长周期长、经济效益缓慢的缺陷,能够起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作用,有效化解林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是巩固和发展生态建设成果、促进生态和谐、促进林农增收的重要措施。
三是林下经济是缓解土地利用矛盾的新途径。发展林下经济,可以在林下空间进行种植和养殖活动,不仅提高了复种指数,充分利用了林地资源,而且增加了林地生物多样性,对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文件发送 四是林下经济是解决充分就业和增收的新领域。林下经济要以加工、交通运输、物流、信息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为前提,直接增加城乡就业机会。同时,由于林下经济是综合管理型经济,涉及林业、农业、畜牧业、科技、医药、工商等多个相关部门,需要的专业技术达几十种,要有千家万户农民的参与和支持,从而间接拓宽了相关行业领域的就业渠道,有助于实现整体区域人口的充分就业。从目前情况来看,山东省林下经济拉动就业效果非常明显,已开发的300万亩林地直接吸纳从业人员近110万人。
发展林下经济所增加的直接或间接就业机会,与传统种植和养殖业所需技能相通,对加工
、交通运输、物流和信息服务等产业也没有特殊和更高的要求。因此,林下经济带动的就业增长将有效增加区域人口的经济收入,是保障全省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措施。调研发现,林下经济给从业人员带来的经济收入相当可观,东阿县天麻种植户每平米年收入最少在60元,每亩收入近2万元;商河县韩庙乡从2007年起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积极培养林下养兔大户,进而带动和激发众参与林下养兔的积极性。目前林下养獭兔已为周边地区农户所接受,共建成了25个林下獭兔养殖小区,8个标准化林下养殖基地,养殖户460多户,此一项年人均增收2100多元。且市场需求旺盛,发展前景非常好。
生态、有机、绿、品牌、多样化是林下经济的特。农民将长期积累的生存智慧和市场机制融合在适宜的生产选择中,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发展模式,并用不断增长的财富诠释着发展选择的正确性。然而,山东目前林下经济总体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不高,这不仅仅是因为缺乏整体规划指引问题。一是要有好项目,能够让农民乐于选择,且收益大,承担风险小。二要有一定的启动资金,尽管很多农民明白,发展林下种养殖是一条致富增收的好路子,但是无奈启动资金不足,有心无力,被迫放弃发展机会。三是经营风险如何防空,在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很不充分的情况下,许多农民选择外出或就近打工,而不是选择利用林地搞种植和养殖业,其主要原因是这种经营风险农民不愿意或没能力承担。四是
市场如何开拓,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产品经营中,大多数只能坐等外地经销者上门收购或市场零售,因而无法保障较好的效益。五是基础设施要加强。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地方普遍存在路、电、水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的问题,致使一些先进的种养方式无法推广,制约着林下经济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