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媒体以及时性、互动性、数字化等特性显示出了强大的活力,尤其在大学生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本文以武汉地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东湖学院、汉口学院6所高校大学生为样本,采取定点抽样调查的形式,共发放600份问卷,调查研究高校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习惯和满意度。本次调查的新媒体主要以手机和互联网为主,研究分析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现状:他们使用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的强度和频率如何?社交网络应用对他们又存在哪些负面影响。
毋庸置疑,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传播的时效性显著。而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更追求快速、便捷地获得资讯。从600份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得知,手机和互联网成为高校大学生日常使用最频繁的媒体,青年学生体已成为新媒体应用与发展的主力军。为什么大学生对新媒体如此青睐?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到底有哪些独树一帜的优势呢?
首先,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当新闻事件发生时,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往往能在最短的时
间内发布消息。如“央视主持人毕福剑同友人聚餐时散播不良言论”事件,这一热点新闻最先在微博上曝光,并快速掀起全民讨论热潮。随后,中央电视台发言,直到毕福剑暂离央视,该事件才逐渐平息。可以说,毕福剑事件首先在微博中发酵,再来才由传统主流媒体跟进,对其后续发展予以报道。
其次,新媒体有很强的互动性,并且具有传播学上所说的双向传播特点。从传播过程模式来讲,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是一种直线模式。最具有代表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即“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像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传统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只是单向的向受众传播信息,却没有提供一条快速便捷的反馈通道。新媒体的传播过程则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
人们通过新媒体,可以对任何一个新闻事件或其他传播内容即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甚至还能进行后续的追问和讨论,“打破了传统媒体显性传播的模式,使‘传播者主导’嬗变为‘用户主导’。”这一点主要通过网络上的“评论”和“分享”按钮来实现,互动性是新媒体最具人性化的特点,而大学生恰好是对传播互动需求较高的一个体。
再来,手机、电脑在校园内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相较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大学生更常接触的是移动互联网和网络。同时,网络搜索引擎的便捷,对生活学习节奏快速的大学生来说,是优于传统媒介的、更便利的获取信息的渠道。
二、新媒体的使用习惯满足大学生的信息需求 失眠的句子
胡歌白冰西川贵教 手机最初是作为语音通讯工具出现的。然而,随着通信技术和手机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不断向人性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从只具备语音通话单一功能的通信终端转变为集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多元终端。它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成为一个移动的信息传播载体,也因此被称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
据600份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每日使用手机时间在10-15小时内的高达231人,15-20小时的为128人,长于20小时的则有35人。也就是说,每天使用手机时长在10小时以上的人约占65.67%。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手机人”。
既然大学生对手机如此“依恋”,这样一种天生带着“体温”的神奇媒体到底给他们带来了什么?
传统的“使用”,使用的是“媒介信息”,而手机的“使用”,使用的是“媒介信息”和“媒介本身”。“手机能将碎片化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全面呈现在方寸屏幕中”――我们知道,手机媒体将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紧密结合,打破了地域、空间和计算机终端设备的限制。我们每个人不仅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文字、图片、声音等各类信息,而且还能同时发送信息,增强了传播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如今的大学生体,是一典型的95后,他们喜欢在QQ空间、朋友圈、微博、论坛、贴吧中表达感受。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既是传播者,同时也是接受者。所以,用户使用手机媒体提供的通信、娱乐、上网等各种服务平台,实际上就是使用了媒介本身,于是受众由传统的“使用媒介信息”向“使用媒介信息”与“使用媒介本身”相结合的方式转变。
那么,手机媒介给大学生体带来了哪些满足需求呢?
1、随身携带的便利性满足了大学生体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满足感。我们知道,移动性是手机固有的特性和优势,手机的移动特征与以GPRS、3G等为代表的数字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有效结合,使手机真正成为无线移动媒体。他们可以随时随地浏览信息,刷朋友圈,刷微博等等,在这种快节奏接受讯息的过程中,他们得到了极大地满足感。
2、典型的媒体生产与消费二重性满足了大学生体自我价值实现的优越感。从传播模式过程的原理可知,传统媒体一般是“点对多点”的单向传播。而手机可以实现打电话、发短信的点对点传播,订阅手机报、上网等增值服务的点对多点、多点对点的多项传播,使得手机信息的反馈模式更强。他们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表自己对某一热点事件的观点和评价,可以发布图片、文字或视频,来像外界展现自己的所认为的美好生活状态,然后得到好友的回复、点赞或转发。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也成了信息的发布者,从而形成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优越感。 郭碧婷多大
那英资料 3、个性化和互动化满足了大学生探索和尝试新事物的心理需求。传统媒体发布信息面对的是不特定人,庞大的信息量是为不同人设计的。大众面对大量信息,必须花费时间和精力去选择其关注和急需的信息。而手机媒体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来选择内容定制和服务。譬如,在 里寻自己感兴趣的,关注后就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订阅内容,非常具有人性化。还有近些年较火爆的手机飞信业务。它可以免费从PC给手机发短信,MP3、图片和普通OFFICE文件都能随时随地任意传播,同时还具备防骚扰功能。这种贴心的个性化服务极大地满足了他们探索和尝试新事物的心理需求。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