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部分中学2023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
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为”的词性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②木直中绳,以为.轮③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⑤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⑦为.君翻作《琵琶行》
A.①⑤⑥B.②④⑥C.④⑥⑦D.③④⑦
答案:C
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①动词,凝结;②动词,制成;③动词,制作;⑤判断词,是;④⑥⑦都是介词,替、给。
故选C。
小提示: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由于任何一个虚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
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虚词的具体义项。
2、下列有关文学或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自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
B.“青,取之于蓝”中的“青”为“靛青”,一种染料。“蓝”,草名,叶子可提取靛青。
C.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读,来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句。
D.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有关文学或文化常识的能力。
C项,“文辞语意已尽处为读,来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句”错误,应为“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
方为读”。
故选C。
3、下列选项中,和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答案:A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特殊句式的理解分析能力。
A项,定语后置句,“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其他三项皆是介宾短语后置句,标志是“于”“于”“乎”。
故选A。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是故弟子不必
..必有师
..不如师B.古之学者
C.蚓无爪牙
..兴焉
..之利D.风雨
答案:D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古今异义)的理解的能力。
A项,“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B项,“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表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C项,“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表示坏人的党羽”。
故选D。
5、下列各句中,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马之千里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答案:C
本题考查把握文言文句式的能力。
例句句意为: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定语后置句。
A项,句意为: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更深/在我前面出生的,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状语后置句。
B项,句意为:不知句子如何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宾语前置句。
C项,句意为:(日行)千里的马/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定语后置句。
D项,句意为: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判断句。
故选C。
6、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劝.学劝:鼓励②驽马十驾.驾:驾车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④圣人无常.师常:平常、普通
⑤击空明
..临江酾酒:斟酒
..兮溯流光空明:空阔明亮⑥酾酒矢志不渝是什么意思
⑦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将:表假设⑧洗盏更.酌更:再
⑨而皆若偻.偻:佝偻⑩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罅:罅隙
A.①②④⑦B.①⑥⑧⑩C.①④⑥⑩D.①⑤⑥⑨
答案: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②驽马十驾.,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
④圣人无常.师,常,应译为“固定”;
⑤击空明
..兮溯流光,空明,应译为“月光浮动的江面”;
①③⑥⑦⑧⑨⑩正确。
故选B。
7、把下面五句话按顺序填入横线处,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的本意是我们不但要从“西方”拿来,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然现在拿来的已不是、炮和香粉,换了一些诸如西医、西学之类的新东西,但是他们总是错误地认为国外的一切东西都比国内的好。
①他们把鲁迅先生的本意理解为单纯地批评“全盘西化”
②还要从“传统”拿来,是两个方面的含义
③现在很多人也讲“拿来主义”,只不过总是从“西方”拿来
④然而很多人对此的理解却失之偏颇
⑤而忽视甚至忘记了还应该从“传统”中拿来
A.②④①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②①④⑤③D.①②④⑤③
答案:A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排序的能力。
前语境有“不但”确定组合成“不但……还”关联的句子,本意是要阐释两个方面的内容,所以先跟②,接着一转,很多人对鲁迅先生的本意的理解有失偏颇,跟④;①是解释如何偏颇的,“传统”和“西方”是对应的,所以后面
接③⑤。
故选A。
8、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譬.(pì)如吝.(lìn)啬孱.(chàn)头残羹冷炙.(zhì)
B.蹩.(bié)进仪.(yì)节古董.(dǒng)冠冕.(miǎn)堂皇
C.精粹.(cuì)禁.(jìn)绝脑髓.(suǐ)剔除糟粕.(pò)
D.自诩.(xǔ)混.淆(hǔn)磕.(kē)头子丑寅.(yín)卯
答案:C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孱头”的“孱”应读“càn”。
B.“仪节”的“仪”应读“yí”。
D.“混淆”的“混”应读“hùn”。
故选C。
9、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答案:D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
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状语后置句。第一个“于蓝”是“从蓼蓝”,第二个“于蓝”是“比蓼蓝”,都是介词结构作状语。正常语序应为:“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