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这种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辩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是没有一个人这样解决过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唯物地而且辩证地指出了认识的深化的运动,指出了社会的人在他们的生产和阶级斗争的复杂的、经常反复的实践中,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推移的运动。列宁说过:“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
、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理性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还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
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过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经验的东西,如果在古人外人直接经验时是符合于列宁所说的条件“科学的抽象”,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那么这些知识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知识里手”之所以可笑,原因就是在这个地方。中国
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节选自《选集》第一卷,原题为《实践论》)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只要参加社会实践,就可以获得对于外界的真理性认识。
B.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解决了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问题。
C.解决现象问题离不开实践,解决本质问题同样也离不开实践。
矢志不渝是什么意思D.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离开直接经验的间接经验来获得知识。
答案:C
解析:A项,混淆充分、必要条件,原文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而选项将“只有……才……”说成了“只要……就……”。B项,以偏概全,原文为“马克
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唯物地而且辩证地指出了认识的深化的运动”,选项缺少了“正确”“唯物地而且辩证地”。D项,曲解文意,原文为“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宁所说的“科学的抽象”指的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的知识。
B.“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是无法实现的一句空话。
C.“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的意思是认识只能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答案:B
解析:B项,原文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强调的是“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和“在技术发达的现代”,人
们获得认识都来源于实践。
3.陆游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文章中的什么观点相一致?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凭借文字和技术的传达,可以学习别人在实践中间取得的“知”。(或者“从书本上可以得到他人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要更直接、更深入地认识某种事物或某些事物,还应该亲自参加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
解析:回答本题,首先要理解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意思,然后就其意思到文中到相似的观点。
二、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201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走到了第40个年头,这部故事要写下新的一页。40年,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将改革进行到底。”这一往无前的豪情和意志、决心和勇气,(        )。改革之路从无坦途,党的十九大之后的改革被称之为“新征程”,其艰巨繁难        。然而,唯其艰难,才更显勇毅;唯其笃行,才        。那些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跨越重重障碍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实干家;那些勇于将改革的刀刃向内、以自我牺牲精神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的促进派;那些        ,大胆闯大胆试,即便遭遇挫折也        的开拓者,是真正的历史推动者,是伟大时代的创造者。 
将最精彩的中国改革故事呈现给世界,将改革蕴含的实践逻辑,将最有价值的改革,转化为我们民族的思想资源和中国理论,这是党的理论工作者重要的职责使命,对此我们须担当,也堪当。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见微知著    凤毛麟角    史无前例    矢志不渝
B.见微知著    弥足珍贵    史无前例    坚贞不渝
C.可见一斑    弥足珍贵    敢为人先    矢志不渝
D.可见一斑    凤毛麟角    敢为人先    坚贞不渝
答案:C
解析:“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可见一斑”,比喻从一点可推知全貌。这里用于形容改革的艰巨繁难程度,应用“可见一斑”。“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弥足珍贵”,更加值得珍爱、重视。含褒义。此处是说“笃行”的珍贵,应用“弥足珍贵”。“史无前例”,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前所未有。“敢为人先”,有勇气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这里形容改革的勇气,应用“敢为人先”。“矢志不渝”,表示坚持志向,永远不变心。“坚贞不渝”,坚守节操,决不改变。句意的侧重点在于“坚持志向”,应用“矢志不渝”。
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形象地描画了中国改革40年来的奋进姿态
B.从中展现了40年来中国改革奋进姿态
C.可以说是中国40年来改革奋进姿态的真实写照
D.正是40年来中国改革奋进姿态的真实写照
答案:D
解析:补写句应承接上句,应该用判断句“是……写照”,表达肯定的语气。A项,“40年来”修饰的应是“中国改革”,而非“奋进姿态”;B项,加上“从中”之后成分赘余;C项,“可以说”显得语气不很确定,表述效果不佳。
6.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将最精彩的中国改革故事向世界呈现,将改革蕴含的实践逻辑,将最有价值的改革,转化为中国理论和我们民族的思想资源
B.将最精彩的中国改革呈现给世界,将改革蕴含的实践逻辑,将最有价值的改革经验,转化为我们民族的思想资源和中国理论
C.将最精彩的中国改革故事呈现给世界,将改革蕴含的实践逻辑,将最有价值的改革经验,转化为中国理论和我们民族的思想资源
D.将最精彩的中国改革呈现给世界,将改革蕴含的实践逻辑,将最有价值的改革,转化为中国理论和我们民族的思想资源
答案:C
解析:画线句有以下语病:搭配不当,“改革……转化为……”不当,应为“改革经验……转化为……”;语序不当,首先转化为“中国理论”,进而形成“民族的思想资源”。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字。
读书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          ,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             ,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通过分析根源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参考答案:阅读分为记忆型阅读和批判型阅读 记住死板的书本知识 通过质疑出问题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