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平时作业讲评(1)
简答题
一、孙犁和周立波都对自己笔下的人物充满深情厚意,但二人的表达方式又有很大的不同。
以《铁木前传》和《山乡巨变》为例简要说明。
1.考核知识点:周立波和孙犁的写作表达的不同,是专题一的内容,属于识记部分。
2.常见错误:对二者的比较要注意结合作品,容易遗漏要点。
3.提示答案:
周立波与孙犁等其他农村题材小说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虽然他们都对自己笔下的人物
充满深情厚意,但孙犁的爱像一盏聚光灯,主要集中在某一位年轻活泼的女孩子身上,奉献给读者的是一幅璀璨夺目的少女大特写;如孙犁小说以描绘白洋淀青年妇女的优美形象而著
称,《铁木前传》以散文笔法来反映特定历史背景中的人情悲喜剧,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
其中塑造的女性——小满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漂亮不安分的个人主义者,她身上虽然存在进步的因素,但在崇拜集体主义的当代主流文化中,是不可能成为作品主角的。
而周立波的爱就像漫天的春雨,无声无息在洒向家乡的每位父老乡亲,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其乐融融的全家福合影。如《山乡巨变》的基本构思和人物关系,保持了与时代精
神的一致性,包括了农村的阶级斗争,甚至还写到了党内右倾路线的错误,但作者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既没有渲染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也没有拔高先进农民的形象和丑化落
后农民的形象,而是以真切的感情去赞美农民身上的美好品质。作品中的农民形象个个栩栩如生,鲜明生动,却又形态各异,既有先进的农村干部,如稳重亲切的乡长李月辉、大公无
私的社长刘雨生,也有变化中的“中间人物”或“落后人物”,如充满喜剧彩的“亭面
糊”、恋土守旧的陈先晋、坚持单干的“菊咬筋”等,但是,作者对他们态度都是充满爱意,没有厚薄之分。
二、简要说明《茶馆》新义而独特的戏剧结构。
1.考核知识点:《茶馆》的戏剧结构,是专题三的内容,属于识记部分。
2.常见错误:回答容易遗漏要点。
3.提示答案:
《茶馆》巧妙地采用了“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概括力。
其特点在于
(1)不以故事情节为结构线索,而以人物活动为结构要素,主要人物从中年到老年贯
穿全剧、次要人物两代相承;每个角自说其事,在时代大背景下事事相连、龙套闲人根据
剧情需要来去自由。
(2)“人像展览式”戏剧结构的好处是主次分明,线索清晰,拓宽了所表现的生活范
围,便于在纷纭变换的时代大背景下凸现出鲜明的人物个性和他们的性格命运,成功地表现了重大主题。
分析题
一、说明“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的辩证关系,并结合《沙家浜》的样板化过程,谈
谈你对样板戏艺术价值的看法。
1.考核知识点:样板戏的艺术价值,是专题三的内容,属于理解部分。
2.常见错误:注意结合《沙家浜》来谈“样板戏”和“京剧现代戏”的差异,不要遗漏周立波
要点。
3.提示答案:
此题是分析题,同学们要调动自身知识储备,要答出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下面给出是参考答案,但不是唯一的答案:
“样板戏”主要来源于“京剧现代戏”。京剧现代戏最初的萌芽,始于1942年的解放区文艺运动时期,而成规模型的创编和排演始于1958年,其兴盛则以1964年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为标志。这个时期正是不断强化阶级斗争的时期,此后长期指导“无产阶级文学艺术”创作的“两革”理论也是在这个时期明确确立的。从创作“无产阶级文学艺
术”的理想出发,十分注意拥有大量收众体的戏剧创作及演出,表达了对戏曲在内的文艺状况
的不满。这种激进主义的思想被江青、康生等奉若尚方宝剑,直接插手文艺创作,推出违反艺术创作规律的“三结合”原则,即“领导出思想,专家出技巧,众出生活”,抽掉了艺术创作中宝贵的真实性、创作个性和独特体验。京剧现代戏也不可避免地染上这种
时代文化彩,在为戏曲艺术现代化做出努力的同时,也具有强调阶级斗争、注重道德教化和政治说教、正面人物塑造高大完美的特点。其中一些剧目其后被江青看重并根据“无产阶级文学艺术”原则进行了修改后,成为宣传和强化某种政治理念的“符号”,也就是“革命样板戏”。
京剧现代戏在称为“样板戏”之前,已经经过富有艺术创作经验的专家和行家精益求精
的艺术打磨,有比较成熟的故事框架和人物设置、唱腔台词。由于戏剧所具有的直接交流的
舞台演出机制、观众接受和欣赏艺术的自身规律等复杂因素,在样板化的过程中极大限制了
江青们完全无视艺术效果的胡作非为,保留了自己原有的艺术特征,如词才斐然的唱词,富有动作性的念白,在“情节的整一性”方面较之传统京剧的随意性有了很大进步;另外,一
些来自生活,经过反复演出获得观众认可的经典情节、唱段,在复杂的情势下得以保留,满
足了观众潜在的“娱乐”需求。
以《沙家浜》为例,可以看到样板戏的艺术价值。故事发生在江苏常熟。抗战时期,中
共地下联络员、镇党支部书记阿庆嫂以“春来茶馆’’老板娘的身份作掩护,巧妙利用敌人
的内部矛盾,带领众千方百计保护郭建光带队的新四军伤员,最后配合主力部队歼灭敌人,收复了沙家浜抗日根据地。
《沙家浜》最突出的成就,是塑造了阿庆嫂这样一个圆熟机敏、口齿伶俐、智勇双全、
处变不惊的女地下工作者形象。即使在样板化过程中,为了突出武装斗争,加强军民关系,
生硬地强化郭建光的戏份,为郭建光加了唱段,损坏了剧作的艺术完整性,却并不能从戏剧逻辑上抽掉该戏的筋骨,也无法抹杀阿庆嫂的光彩。这样的人物设计,是因为故事原本就以阿庆嫂为中心展开,但是,以一个茶馆老板娘的身份作为戏中的主要人物,在只能歌颂“工农兵”的时代,明显“异类”,在创作上更具有新鲜感和挑战性,也更有难度。因为她既不
能像李玉和般在敌人面前直接表现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也不能像杨子荣那样痛快淋漓地直
抒革命豪情,更多时候只能靠巧舌善言、随机应变变、一语双关等手法来完成,在这方面,
编剧体现了高度的文学智慧。他们在创作上坚持戏曲创作规律,通过阿庆嫂在智斗中巧妙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