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力量训练是近年来提出的新型力量训练方法,它能够促进青少年学生身体正确姿态形成,避免运动及日常生活中的肌肉损伤,本文对我校初中部随机抽取30人进行为期三个月核心力量教学实验,并将测试指标成绩与其起始测试指标成绩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后发现,核心力量训练对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有着显著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核心力量;中学生;身体素质;教学探析
2015年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文件,旨在加强我国在校学生体育锻炼,增进身体健康。文件规定,“中小学每节体育课必须安排5~8 min身体素质练习内容”[1]。目前,普遍中学体育教学模式多趋于传统,过多的强调通过单个动作的重复练习来进行身体素质训练的教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核心力量训练主要是围绕人体核心区域的肌及神经-肌肉系统进行的以力量和平衡能力为主的训练【2】。它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加人体躯干肌的力量,保持身体的平衡稳定性,为四肢的发力提供支持【3】,对学生整体身体素质提高也有着良好促进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我校初一年级随机抽取3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5人。
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网上检索,以及相关文献、书籍查阅,广泛研读有关资料,对核心力量练习及训练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情况有较为深刻的了解。
(2) 实验法。按拟定的训练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训练,收集相应数据。
张晨光 (3) 数据统计法。对实验前后所得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 核心力量与核心力量训练的定义 核心力量存在于所有运动项目中,所有体育动作都是以中心肌为核心的运动链,强有力的核心肌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4】。核心力量训练是指针对身体核心肌及其深层小肌肉进行的力量、稳定、平衡等能力的训练【5】。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在体育课上进行核心力量练习,可以促进身体正确姿态形成,避免运动及日常生活中的肌肉损伤,同时掌握了练习方法对于其今后发展身体健康,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均有积极的良性促进作用。
2 . 中学体育课上核心力量训练的教学意义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5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上报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司函〔2015〕32号),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国家教育、体育部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的体质监测,是培养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最有效的方式之一【6】。《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身体素质的项目包括:50米跑(男女)、立定跳远(男女)、坐位体前屈(男女)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各五项【7】。在跑类与跳类项目中,核心力量对于运动中人体平衡、下肢力量充分发挥带动身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坐位体前屈等柔韧项目中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提高躯干、腰、髋等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对于以上肢及肩带肌发力的引体向上,通过腰腹部肌肉的稳定收缩,能够使身体稳定加大腹压从而使上肢更易于发力。同样女子的仰卧起坐,则完全是核心肌肉力量体现。因此,在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对于提高学生体质测试达标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与重要意义。
3.核心力量训练的教学实验分析
(1)核心力量训练的教学手段及方法。在学生体育课教学中,进行核心力量教学实验,
测试项目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身体素质的内容。因时间器材限制等因素,选取了平板支撑、仰卧抬腿、持杠铃片迈步转体等三个练习手段对学生核心肌肉进行力量训练。平板支撑动作要求, 学生俯卧于垫上,双肘弯曲支撑在地面上,身体离开地面,保持头部、肩部、胯部和踝部在同一平面【8】。该练习采用静力力量方式分组进行,每组30 s,每次3~5组。仰卧抬腿的动作要求,学生平躺在垫上,并拢和绷直双腿,抬起双腿,直到大腿垂直地面,停顿,复原的方式进行练习【9】。该练习每组练习8~10次,重复3~5组。持杠铃片迈步转体动作要求,双手持杠铃片置于胸前行进间弓箭步走,同时腰腹部发力转体双手将杠铃片移至前支撑腿异侧腰部位置【10】,行?M距离20m,每次3~5组,通过这三种练习保持肌肉持续收缩,可以动员腰腹部更多肌肉组织,对腰腹部肌有良好的刺激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