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网上银行毗临湘江、文物古迹众多的岳麓山,是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有一份古老的墨香,是一个寻幽访古的好去处。今天店铺在这里为大家介绍湖南的名胜古迹岳麓山,欢迎大家阅读!
湖南的名胜古迹岳麓山介绍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系湖南省首批审列公布的风景名胜区。位于古城长沙的湘江两岸,总面积 36平方公里,由麓山、天马山、桃花岭、石佳岭四个景区及新民学会旧址、南津城士城头二景点组成。麓山景区为全区精萃所在,面积6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00.8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1200-1400毫升。 岳麓山濒临湘江,依江面市,交通便利,湘流环境,桔洲横前,古城相望,山、江、洲、城浑然一体,实为天作之胜。兹山荟萃湘楚文化精华,素以名胜古迹众多,植物资源丰富,革命烈士墓葬集,风景优美,且集儒释道为一体,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峰朝拱如骏奔”即是赞其天然雄浑之势。岳麓山峦叠翠,古木参天。
现有植物174科559属977种,其中晋朝的罗汉松、唐代银杏、宋时香樟、明清枫栗均系千年古树,老干虬枝,苍劲挺拔,高耸入云。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冠,亦座落在
山中;号称“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的古麓山寺,亦座落在山中;道家的二十涧真虚福地云麓道宫,亦建在此山顶;建于清乾隆57年地处青枫峡的我国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更是风景绝佳之地,也是同志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诸如白鹤泉、禹王碑、舍利塔、飞来石、自来钟、穿石坡等皆分布在山林岳壑之间。
湖南的名胜古迹岳麓山著名景点推荐
爱晚亭
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由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与安徽滁 县的醉翁亭(1046)、杭州西湖的湖心亭(1552年)、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陶然亭(1695)并称中国四大名亭。
青年时代,在长沙第一师范求学,常与罗学瓒、张昆弟等人一起到岳麓书院,与蔡和森聚会爱晚亭下,纵谈时局,探求真理。因为这个缘故,1952年重修爱晚亭时,湖南大学校长李达致书,请求提书亭名,愉快地接受了请求。
关于五一劳动节的诗岳麓书院
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也是中国现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沙市湘江西岸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岳麓山风景区。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 ,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嗣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
麓山寺
麓山寺亦称“岳麓寺”、“慧光寺”、“鹿苑”、“万寿寺”,位于湖南沙市湘江西岸的岳麓山碧虚山中。寺前为清风峡,此山为南岳衡山延伸到长沙的山脚,所以叫做岳麓,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海拔295.7公尺,面积约8300亩。
麓山寺系晋初古寺,是佛教人湘最早的一所大寺。明神宗时 更名为万寿寺,民国初年复名,古麓山寺。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用“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的诗句称颂殿字宏大。大雄宝殿腾华涛
等主要建筑,于1944年被炸毁,仅存山门和观音阁,现已修整一新.山门上有“古麓出寺” 的横额,两旁为“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对联,门外古枫参天,浓荫覆盖,门内园圃百花争艳 。王洁实个人资料
云麓宫怎样做泡椒凤爪
王朔资料在岳麓峰顶。系道家第二十三洞虚福地。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嘉靖(公元1522 ~1566年)间长沙太守孙复与道士李可经主持加修。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张殿元再 修。时有关帝殿、玄武祖师殿、三清殿三进,明末毁于战火。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重修祖师殿。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两次续修。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巡抚吴荣光、布政使惠丰重修前殿。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毁于兵。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武当山太和官道士向教辉募资重建。本世纪四十年代遭日军严重破坏,抗战胜利后由道士邬云开、吴海明筹募修复。现存吕祖殿、祖师殿、三清殿三进。吕祖殿中置汉白玉浮雕吕祖仙师真像,并刻吕著《百字铭》,八十年代对宫宇进行了修葺,1989年春正式对外开放。前厅竖关帝神像,三清殷按道家规制竖像三尊。
岳麓山的景区文化
岳麓山东麓有座岳麓书院,早在宋代就是全国有名的四大学府之一。书院的主讲人叫山长。清代乾隆年间,有个名叫罗典的人,在这里做了二十七年山长,很有名气。罗典是位经学家,为人清高傲慢,有些古板。他不但认真教书,还每年拿出自己的俸金,增修书院,岳麓山的柳塘烟晓、桃坞烘霞、桐荫别径、风荷晚香、曲涧鸣泉、碧沼观鱼、花墩坐月、竹林冬翠等八景,都是他亲手指点加工修饰的。为了欣赏秋山红叶,他还在书院后面的清枫峡口上建了一座亭子,取名红叶亭。
岳麓山云麓峰左侧峰峦上著名的“禹王碑”是岳麓山古老文化的象征,是宋代摹刻至此的。这块碑石刻有奇特的古篆字,字分9行,共77字。相传4000多年前的洪荒时代,天下被淹没洪水之中,大禹为民治水,到处奔波,疏导洪流,竟“七年闻乐不听,三过家门不入”,最终制服了洪水,受到百姓的尊重。传说大禹曾到过南岳,并在岣嵝峰立下了这块石碑。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就记载了这一传说:“禹登衡山,梦苍水使者,投金简玉玉字之书,得治水之要,刻石山之高处。”唐代韩愈为此登临岣嵝峰寻访禹碑,虽未亲见,却留下了“蝌蚪拳身薤叶拨,鸾飘风伯怒蛟螭”的诗句。1212年(宋嘉定五年),何致游南岳,在岣嵝峰摹得碑文,过长沙时请人翻刻于岳麓山颠。宋以后,碑被土所掩。明代长沙太守潘镒到此碑,传拓各地,自此禹碑名闻于世。全国各地有10余处禹碑,据说都是由岳麓山禹碑
复刻的,由此也可见它的珍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