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阴气与经气、脏气概念辨析
作者:李中正, LI Zhong-zheng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刊名:
上海中医药杂志
英文刊名:SHANGHA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2008,42(7)
引用次数:0次
1.李中正《内经》气虚及其相关概念辨析[期刊论文]-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4(11)
1.学位论文李中正《内经》阴气与阴阳交感理论的系统整理2006
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阴虚”是有争议的,导师在多年研究《内经》基础上,提出阴气,阳气同属气的范畴,二者共同奉养人体。本课题以《内经》为正朔,梳理“阴气”这一基本概念,以期完善中医生理学相关内容。
课题正文部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是梳理《内经》中的“阴气”概念,五篇论文组成,主要是《内经》中有关“阴气”的概念、运动、生成、生理特性等方面的梳理工作,提出阴气的产生有三要素:以精为本,真气(先天之气)激发为要,以阴阳调和平秘为条件。另外,论文中指出,“气分阴阳”以往只停留在理论表层,尚未与经气流注联系在一起。中医学的“精气分阴阳”理论应为“先天之气分阴阳”。阴阳二气通过经络贯输到五脏中构建五脏气。
第二部分有关阴气概念的运用,四篇论文组成,文章通过载有经方的相关文献,从经方组方中到“阴气”概念的实际应用。而且论证了先天精气存在的时限性,先天精气与后天精气的构成比问题。
第三部分整理了阴阳交感理论,阐发了阴阳交感的生理学意义,三篇论文组成,指出阴阳概念是古医者引入中医学中构成自身独有的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要素。人体阴阳交感运动与经络生理病理学表现有相关性。阴阳交感的运动状态,不是静止的稳态,呈现虚实态。
本论文通过梳理《内经》“阴气”概念,旨在构建中医学理论“真气—阴阳气—阴气、阳气、中气—营卫气血(脏腑气血)”新的理论架构;旨在完善中医生理学体系;旨在强调逻辑推理在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的应有地位。
2.期刊论文胥波胥京生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中医杂志2007,48(1)
家父胥京生主任医师,业医30载,在妇科病诊治中积有丰富临床经验,现将其诊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简介如下.  1 肾虚精少,治拟补肾摄精  人体的自然盛衰过程由肾气所主,肾气为五脏六腑之本,也是维持阴阳之根本."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景岳全书>).家父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之本在于肾,"胞络者系于肾"、"经水出诸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年四十而经气自半也,起居衰也."围绝经期的妇女到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天癸将竭,精亏血少,则肾阴更显不足.
3.学位论文张晨光《内经》补泻刺法研究2005
本文从与补泻密切相关的“虚实”入手。发现《内经》“虚实”的核心理论只有一个,那便是“有者为实,无者为虚”,而并非以往公认的“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后者仅限于对外邪致病的解释,并不全面,但与前者并无矛盾,应属于“虚实”的下位概念。
  本文考察了《内经》中的补泻针具九针。后世论及针刺补泻,多囿于毫针补泻手法。有学者认为,针
刺补泻法的形成应在金属毫针出现并广泛运用于针灸临床之后。然而《内经》许多篇章均强调九针在针刺补泻的应用。显然针刺补泻绝非特指毫针,而是九针皆可施补泻,补泻刺法的形成应是在“九针”盛行的《内经》时期。九针的形状各异,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补泻需要,临床应用则根据病的深浅大小及病邪的性质选择相应的针具。按补泻用途可将九针分为三类。一类用于刺“微病”,虽刺泻邪气,但不以补泻论之。如圆针和鍉针。第二类为泻邪实者。包括泻皮气的镵针,泻脓血的铍针、泻血的锋针、泻水的大针。第三类为可补可泻者,如圆利针、毫针、长针。分析可用于补法的针具共同的特征便是可以久留针。留针可使经气汇聚,从而达到补虚的目的。
  九针中形状和功用容易发生混淆的便是圆利针和毫针,圆利针之形“大如氂”,多用于重症急症的回阳,病位较局限;而毫针之形如“蚊虻喙
”,主要用于缓症的通经散寒,病位不定。可见《内经》中记载的圆利针和毫针在形状和功用上均有差别,而并非如后世学者所言“形状及适应病症都相近”。后世由于将圆利针针形“大如氂”的“氂”错误地理解为牦牛毛,从而掩盖了其真正含义“牦牛尾”,认为圆利针与毫针相近。故多以毫针代替圆利针,这是非常错误的。对圆利针和毫针的差别使用,体现了《内经》时代医生对疾病观察之细致,对针具使用之精确。因此《内经》“九针”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同时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内经》的针刺补泻理论有着很大的帮助,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掘除选择正确的针具,还需根据病位病情等因素选择相应的刺法方可获得预期的补泻效果。对于与补泻相关的刺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灵枢·官针》和《素问·刺法论》,
以及不同篇章的毫针补泻刺法。《灵枢·官针》所载刺法虽不言补泻,主要针对病位、病形、病情而有别,但临床需在“虚实”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不同针具而应用。因此《官针》刺法也是针刺补泻的组成部分之一。
  《素问·调经论》将人体所有虚实统于五脏之虚实。对五脏之有余不足,多以刺脉法,有刺络者,有刺经者,但均应为今日之静脉,所刺静脉的大小、位置因病而异。泻法多以刺血法,补法亦多刺在脉上,应属较为早期的补泻刺法。
  综上所述,《内经》补泻刺法理论是建立在虚实理论、针具理论、刺法理论三大基石之上的一个完整的体系。临床,则是根据疾病不同发展阶段的“虚实”特点,结合病位、病形等因素,选择九针中相应的针具施行不同的刺法以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
  笔者考察了“迎随”、“徐疾”、“呼吸”、“开阖”在《内经》及后世的应用。
  “迎随”应用于针刺补泻始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后人多以逆顺经脉针刺而言之,然而笔者研究发现《内经》中的“迎随”所描述的并非补泻操作方法,而是补泻法则。泻法当在邪至之前“迎”而夺其路;补法当在邪去之后“随”而济其虚。究其本质应是对补泻时机的强调。由于邪气与经脉气血相合,故需从经气祛除邪气。知经脉气血之流行,方可知邪气之往来,因此补泻之“迎随”与经脉循行方向有着密切的关系。
  至《难经》迎随主要包括两种含义,一为顺逆经脉,二为补母泻子。前者成为逆顺经脉而刺的“迎随”补泻法的理论依据,后世多从之。但早期未明言操作方法,自《针灸聚英》才明确了针头方向之逆顺。因“补母泻子迎随补泻法”实质为穴法,而大多数人均将“迎随”理解为刺法,故后世多不再将其纳入“迎随”范畴,仅有《针经指南》仍将其列入“迎随补泻”。
  此外阎明广从顺逆经脉迎随法中衍生出针刺深浅生成数迎随补泻法,高武则提出了“十二经脉子午流注迎随补泻法”,而杨继洲以“提按”针释“迎随”,此解虽属杨氏之创见,但其理解尚有欠妥之处,复杂的操作方法亦有待商榷。
“徐疾”在《内经》补泻刺法中所描述的对象有三种。一是脉象的徐疾,脉疾为实,脉徐为虚。二是留针时间的长短,泻法留针时间短,为“疾出”;补法留针时间长,为“徐出”。三是出针的快慢,补则疾出针,泻则徐出针。其各自含义的判别应与上下文相参。《内经》记载的“徐疾”出针
,没有一处是“徐”、“疾”同时出现的,不似“呼吸”常常成对出现于补泻法中,或许可以理解为这一环节在补泻操作中并非不可或缺。
  根据《九针十二原》文章的层次,“徐而疾则实,言徐内而疾”出现段落上下文的内容,以及《内经》中“徐疾”的用法,分析此句“徐疾”应是脉象,而不是针法。《小针解》对其的解释,若以脉象分析,其理可通。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佐证,尚无法下定论。《针解》篇“徐出针”、“疾出针
”应依王冰之解,作留针之义,此种解释与“徐疾”在《素问》中的用法一致。因此《针解》之解虽离《九针十二原》的原义甚远,但此解是来自于当时的实践应用的,医理、文理皆通,对于我们考察《内经》补泻刺法同样有着重要价值。由此可见就“徐疾”而言,《内经》中的应用并无矛盾之处
,只是含义有所不同而已。
张晨光  后世“徐疾”在补泻中的应用,大部分还是以出针之快慢论之,补法疾出针,泻法徐出针,可谓是对《内经》补泻出针之法的继承。亦有医家依从于《针解》篇“徐疾”的解释,再补泻操作中多直接引录其原句。虽无对原句的解释,但根据“徐出针”与“疾出针”出现的位置,分析其含义为出针速度的快慢,而不是留针时间之长短。因此与《内经》用法相悖。
  还有对出针有徐疾之分提出质疑的,认为出针贵缓,否则容易出血。代表著作是《医经小学》。在对出针快慢的问题上,高武认为对于平常的补泻应遵从《医经小学》慢出针的方法,若需大泻,如泻血法,就需要快出针,这种分析与临床实际应用相符。
  杨氏看到了两种解释中“徐疾”含义的不同,认为二者皆通,但仍将其局限在“出针入针”之法。“一解作缓急之义,一解作久速之义”,看似有异,实则对“缓急”和“久速”还是语焉不详。
  综上可见无论《内经》,还是后世医著,在补泻具体操作中,几乎没有见到将“徐疾”用于进针环节的。
因此当代教科书中,将“徐疾补泻”解释为徐进针疾出针为补、疾进针徐出针为泻,还有待商榷。对《内经》中“徐疾”所描述对象变化的忽略,造成了后世对其理解的偏差。因此笔者认为对词语描述对象的考察应作为研究《内经》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手段有二。其一,通过对词语陈述方式的分析,判断其描述对象。其二,对中其他篇章同一词汇的用法进行综合考察,总结归纳其用法。二者当结合而用。
  补泻配合呼吸之法源于《素问》。其核心内容为“补法,呼气纳针、吸气出针;泻法,吸气纳针,呼气出针”。其中的“出”与“纳,,不仅指针进入或退出皮肤的环节,还应包括针在皮下深入、浅出的移动过程,也就是说包括行针在内。分析其立意,应是将针孔的开阖比喻为门户的开阖,泻法,呼吸之气与针向相同,门户大开,气机出入畅通,从而使邪气出;补法呼吸之气与针向相反时,针塞针孔,门不得开,外气不入,气不出,精气得以保存。
  宋以后呼吸补泻的应用,或本《内经》或有发挥,主要可分为三类。其一,主要沿袭《内经》呼吸补泻方法。但与《内经》有不同之处,《内经》是候病人的呼气或吸气而用针,而后世病人多按医生指令呼吸。分析后者病人的呼吸有了人为的干预,已经不是自然呼吸,这种干预对气机有否影响还有待研究。其二,单独的呼吸补泻法。其中包括“呼为泻,吸为补”,同时还有“鼻吸口呼为补,鼻呼口吸为泻”还有“先呼后吸为补,先吸后呼为泻”者。其三,捻转配合呼吸补泻法。《针灸大成》杨氏家学“三衢杨氏补泻”中的呼吸补泻法主要是将前人的呼吸补泻法叠加而成。
  “开阖”在《内经》中并未超出“门户开关”的本义,而其描述的对象主要是皮肤腠理。自王冰注《针解篇》“补泻之时者,与气开阖相合也”之后,“开阖”的词义发生了转变,以卫气在时为“开”,不在时为“阖”。这种“开阖”的词义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子午流注针法”之中。王氏注文虽大部分引自《灵枢·卫气行》,但“开阖”的定义是王氏之作。
  至《针灸大成》“开阖”二字又被赋予了新的定义。即以阳气舒发为开,阴气固藏为阖。但补泻与“开阖”的对应关系如何,具体如何应用,书中并未交待。
  《内经》中补法出针后疾按针孔、泻法出针后不按针孔或摇大针孔的方法,由于操作立意着眼于皮肤腠理门户的“开阖”,故被称为“开阖补泻”。这一操作是《内经》补泻刺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不同的篇章中多次出现。由于立意清晰、操作明确,因此得到了很好的继承。由“迎随”、“徐疾”、“开阖”所描述的对象演变可以看出《内经》与后世针刺补泻的不同。其一,《内经》补泻刺法多着眼于邪气,而后世多着眼于经气;其二,《内经》针刺补泻重视脉诊,而后世多忽略之;其三,《内经》补泻刺法多重气机,后世多重术式。由此可见不能说《内经》补泻刺法已被后世完全继承,补泻刺法在其流传和发展的过程中知识型已经发生了断裂。
  《内经》补泻刺法手段多样,操作简单,多来源于古人对自然、生命、疾病朴素而细致的观察和认识,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挖掘。期望本文能为补泻刺法的研究以及针灸理论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4.期刊论文周蓉.张文平.Zhou Rong.Zhang Wenping阴阳自和与阴平阳秘理论浅析-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6(4)    1"阴阳自和"的基本理论内涵  "阴阳自和"是中医学的一项重要理论,是中医阴阳学说的一个重要命题.它反映了阴阳的根本性质.其理论来源于<;素问·生气通天论>.原文曰:"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素问·阴阳别论>曰:"阴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
5.会议论文李中正气虚证辨析
‘气虚’是一个最基本的证,应用最广,但其概念目前众说不一,从‘气虚’的化源来说有先天之气不足、后天宗气不足;从五脏为中心的理论体系来讲,又分为藏气虚,经气虚;从阴阳方面来讲,分阴气虚、阳气虚和阴阳两虚.目前各教材说法也不尽相同,各执一说.新版规划教材认为,气虚,指一身之气的不足[1].在当今中医基础理论中,‘气虚’已做为一个类证出现,已具有一定的逻辑结构,故弄清气虚、藏气虚、元气虚以及阴阳两虚与气虚的异同,追本溯源,更有利于中医概念的细化.1气虚的所指1.1临床中的‘气虚’1.2<;内经>中的‘气虚’2少气、无气、短气与气虚证3气虚与血虚、精虚血虚,指血液不足,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精虚主要是指肾精和水谷之精不足,及其功能低下所产生的病理变化.精血不足,乃物质来源不足,而气虚证主要强调气的功能作用,三者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此不赘述.
6.学位论文张磊标本气化理论在仲景肝胆病辨治中的应用研究2009
肝胆标本气化失常而为病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内经》。《伤寒杂病论》作为方书之祖,是我国最早诊治肝胆病理、法、方、药俱全的经典之作。而肝胆标本气化,作为六经标本气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伤寒杂病论》关于肝胆病的辨治过程中。明清时期,从明代的张景岳提出人身脏腑经络与天之六气之间密切相关;到清代张志聪、徐延祚、张令韶运用标本气化理论全面注释《伤寒论》,形成较为系统的六经气化学说;再经过陈修园、黄元御、唐容川、陆九芝、郑钦安、周学海、张锡纯等医家的补充与完善,使六经气化学说渐臻成熟。
本论文在研究肝胆病从标本气化论治的历代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六经标本气化理论的实质:阴阳气的内外出入运动。且由六经标本中气理论提炼出厥阴少阳间的具体气化关系:厥阴少阳升降相因,厥阴少阳木火相生及厥阴少阳共主枢机。并系统总结了厥阴气化失常而为病,不外乎升降失序、木火相生失常及枢机不利三种情况,且皆符合阴阳气不相顺接,与肝相关的病机特点;少阳气化失常而为病,不外乎从本化火太过,从中见厥阴而化及枢机失司三个方面,且皆能到枢机失司或相火失常的气化异常之征和与胆腑相关的线索。随后对厥阴少阳病篇的常用方剂的气化特点进行了剖析,并例举了数个医案加以证明。为在临床实践中从标本气化辨治肝胆病提供理论支撑和临床验证,借以论证以标本中气理论论治肝胆病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本文链接:d.g.wanfangdata/Periodical_shzyyzz200807028.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