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6
 环球中医药2018年9月第11卷第9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eptember 2018,Vol.11,No.9
㊃海外中医㊃
泰国aff基金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ZZ908048)
作者单位:100010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医院科研处(苏芮);泰达医院中医科(庄庭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苏庆民㊁图雅)
作者简介:苏芮(1980-),女,博士,助理研究员㊂研究方向:中医药国际化战略研究㊂E⁃mail:surui114@126
东南亚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医药政策及市场调查
苏芮 庄庭怡 苏庆民 图雅
【摘要】 东南亚地区是中国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点地区,也是中国重要的中药产品出口市场㊂新加
坡㊁马来西亚㊁泰国㊁越南㊁印度尼西亚5个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为严重,而且是东南亚地区中医药产品的主要消费国家,目前,这5个国家已建立完善了本国传统医学相关政策和法规,在传统医药产品的生产㊁准入㊁上市后监管以及从业人员教育㊁准入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法规保障㊂中医药应在中国 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东南亚国家传统医学相关利好政策的引导下,以老年慢性疾病为重点,进一步巩固拓展东南亚市场,满足东南亚地区人民的健康需求,增加中医药健康服务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更好地服务于中国 一带一路”战略㊂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东南亚; 中医药; 政策; 市场
【中图分类号】 R19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8.09.010  推进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㊁海上丝绸之路”是当前中国在复杂国际环境背景下,提出的持续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的国家战略,同时也是中医药借助这个国际合作新平台进一步向周边国家㊁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㊂中医药行业应积极开发自身潜力,拓展机遇,积极参与国家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㊂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㊁历史文化背景的交融以及良好的双边贸易发展背景,总体来讲中医药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具备比较良好的基础㊂中国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仅次于欧盟和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东南亚地区是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点地区,加之和中国相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医药在东南亚地区的认可度相当高,是中国重要的中药产品出口市场㊂本项研究对东南亚地区 一带一路”沿线11个国家传统医学的政策㊁监管法规以及市场认同和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为中医药服务贸易如何在东盟国家进一
步发展提出政策与建议㊂1 东南亚11国中医药产品出口市场分析1.1 中医药市场规模较大,但分布不均
对医疗保健用品商会提供的2015年中药类产品的出口数据(中药类产品包括保健品㊁提取物㊁中成药和中药材及饮片)进行分析显示:中药类产品出口额较大的5个国家分别是:马来西亚33.64%㊁印度尼西亚24.41%㊁泰国
15.37%㊁新加坡13.12%㊁越南11.29%,这5个国家中医药产品的出口额占整个东盟国家的98.49%㊂另外,由于各国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差异较大,所以每千人消费中药类产品的金额更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对中药产品的接受度㊂每千人消费中药类产品金额较高的5个国家排序如下:新加坡㊁马来西亚㊁泰国㊁越南和印度尼西亚(见表1)㊂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中药产品每千人消费金额几乎是马来西亚的2倍,泰国的10倍,更是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㊂
人口老龄化成为中医药市场发展内在动力,照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界定是否进入老龄化的通常标准,即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7%,就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㊂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公布的人口数字显示:东南亚11国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最严重的5个国家分别是:新加坡㊁马来西亚㊁泰国㊁越南㊁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人口老龄化程度非常严重,60岁以上的人口占到总人口的44.6%(见表1)㊂人口老龄化大大增加了东南亚国家的慢病负担,各国政府也更加重
视慢病的预防,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人们体质和生活质量㊂老龄化和慢病是当前东南亚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中医药服务在这些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㊂
2 东南亚传统医学政策法规发展现状2.1 新加坡
1994年7月,新加坡卫生部长指派以卫生部高级政务
部长Aline Wong 博士为组长的国家中医药委员会对中医药在新加坡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中医药的安全监管以及从业者的培训等问题提出建议㊂研究显示,当时已有
12%的门诊患者都接受过中医㊂1995年卫生部成立了传统和补充医学分会作为传统和补偿医学管理部门㊂基于
环球中医药2018年9月第11卷第9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eptember2018,Vol.11,No.91377
表1 东南亚11国中医药产品出口市场情况
国别人口数(千人)
60岁以上
人口占比(%)
出口额(美元)
占东南亚地区
总出口额比例(%)
每千人消费
(美元/千人)
新加坡553544.68845445613.1215980.93马来西亚3072321.522675193833.647380.53泰国6865840.710361743315.371509.18越南9357228.37613010011.29813.60印度尼西亚25816218.816452557924.41637.30文莱41815.91989200.26475.89柬埔寨1551815.116797580.25108.25菲律宾10171616.810218933  1.51100.47缅甸5240420.224495070.3646.74老挝666414.242690.000.64东帝汶124112.12400.000.19注:中医药出口额数据来自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人口数据来自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㊂
中医药在民间的广泛的接受度,并且考虑中医药在中国已经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以及补充医学的全球普
遍应用,1995年10月,新加坡卫生部专门针对中医药制定并发布了中医药政策促进中医药的应用㊁监管和从业人员的培训㊂2000年颁布了中医药执业者法案 中医注册法令2000”,卫生部属下中医管理委员会负责注册中医执业者,鉴定中医学课程及承办课程的中医院校,以及管理注册中医执业者的专业道德行为㊂2001年㊁2002年分别制定并实施了针灸和中医执业者进行登记管理制度㊂
对于中药产品的监管,1999年新加坡颁布的药品法规定了中成药产品上市审批程序,由新加坡卫生科学局负责中药产品的审批和监管㊂2009年卫生科学局发布了中成药生产的GMP,名称为PIC/S,采取与传统制药相同的GMP监管,当局定期对生产企业和实验室进行检查[1]㊂新加坡20世纪80年代成立了药品上市后监管系统,1995年开始进行中成药产品的上市后监管㊂草药被作为非处方药及自我药物在药店㊁商店或从业者处销售,中成药监督管理重点是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㊂对产品的有效性并未提出明确的要求㊂
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传统医学的使用非常广泛,而中医药是使用最广泛的传统医学,有研究显示大约88%的国民都使用中医药[2]㊂2015年12月31日,新加坡注册中医执业人员共有3057人㊂2808为中医医师,其中1 161人为针灸师,249人只注册为针灸师㊂2015年共有159人获得中医专业学位,其中87人(54.7%)通过了新加坡中医医师注册考试[3]㊂
2.2 马来西亚
2000年,医药卫生研究所成立了草药研究中心作为国家级的传统医学研究部门㊂2004年,马来西亚卫生部成立了传统和补充医学处作为本国传统医学的管理部门㊂2007年马来西亚颁布了国家传统和补充医学政策,提出在基本医疗体系中推进传统医学的使用㊁为从业者提供合适的教育㊁为创痛医学产品和诊疗技术制定合理的安全和质量标准㊁加强创痛医学领域的研发㊁宣传和鼓励传统医学㊁保护药用动植物资源㊁加强国际合作等7项主要任务㊂
传统医药产品根据国家药品管制局每月更新的药物注册指导文件,作为膳食补充剂和草药受到监管㊂2008年制定并实施了‘传统医药和健康补品的GMP指南“,国家药品管制局制造商必须向政府批准的实验室提交药品样品进行检测㊂研究显示有多达88.9%的民众使用草药来解决健康问题,87.3%的民众使用草药来维护健康[4]㊂
2016年3月10日马来西亚颁布了‘传统医学法2016“对传统医学从业人员的注册管理提出了明确规定㊂至2015年5月,马来西亚已注册的传统医学从业人员已有注册的中医师8408人,占全部传统医学从业人员数量的61%(13846人)[5]㊂
2.3 泰国
泰国已制定了一系列与传统医学相关的法律,包括1967年颁布的药品法B.E.2510㊁1999年颁布的的技术实践法案B.E.2542以及保护与促进泰国传统医药法案B.E.2542㊂泰国2007年颁布的国家卫生法
B.E.2550也提出要鼓励㊁支持㊁应用和发展传统医学㊂2002年10月卫生部成立了传统与替代医学发展司作为泰国传统医学管理部门㊂2010年成立了泰国传统医药研究所㊂
中药产品作为非处方药和草药受到监管,草药产品的GMP B.E.2548㊂泰国拥有草药注册系统,至2010年注册草药12625种,已有21种草药以及50种配方草药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㊂中药产品被作为非处方药及自我药物在药店㊁商店或从业者处销售㊂在1999年实施的技术实践法案B.E.2542的基础上,2000年颁布实施了中医药从业人员的法规B.E.2543并在2009年进行了修订B.E. 2552㊂根据卫生服务部医疗监管司的数据显示泰国拥有中医从业人员200余人,泰医学从业人员2000余人[6]㊂
2.4 越南
越南2003年针对传统医学的发展制定了2003年至2010年越南传统医学发展战略,对传统医学服务㊁药品监管以及工业者的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发展目标㊂2004年针对传统医学制定并颁布了法律㊂1957年卫生部成立了传统医
1378 环球中医药2018年9月第11卷第9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eptember2018,Vol.11,No.9
学司负责对传统医学进行管理㊂1961年成立了传统医学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国家医学材料研究所㊂
草药被作为非处方药㊁草药和功能食品受到监管㊂草药作为处方药㊁非处方药在药店㊁商店或从业人员处销售㊂
2008年针对针灸从业人员颁布了管理条例,传统医学从业人员要得到国家㊁省㊁市或学会的认证才可以从业并要完成传统医学的本科㊁硕士以及博士教育㊂传统医学司的数据显示目前已拥有1万余名已注册的传统医学从业人员,针灸㊁草药以及中医药被全部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6]㊂2.5 印度尼西亚
1977年印度尼西亚卫生部成立了传统医学国家级的研究单位:药用植物研发研究所㊂2009年10月13日颁布的‘卫生法36/2009“特别指出 传统医学按照规范在社会中普遍应用㊂”印度尼西亚于2007年颁布并开始实施了‘国家传统医学政策“㊂印度尼西亚国家药物与食品管理局于2001年成立了传统药物,化妆品和互补产品管理处对传统医学产品进行监管,2011年,卫生部成立了传统医学司负责对传统医学的管理㊂
1976年颁布并于2005年修订了‘传统药物和标准化草药的注册程序“对传统医学产品进行监管,草药被作为非处方药受到国家监管㊂1991年制定了传统医学产品的GMP,并于2005年修订,2001年建立起涵盖传统医药产品的上市后监管体系,目前已有1300多种传统药物进行了注册㊂1993年制定颁布了对针灸师的注册管理办法,并于2003年修订,注册的从业人员可以在公立或私立医院执业[6]㊂
3 思考与展望
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缘相近㊁历史和文化背景相似,具有相似的疾病谱和相近的用药习惯,使中医药在东南亚地区的认可度相当高,形成了中医药在东盟国家发展的重要人文基础㊂另外,东南亚11国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除新加坡和文莱,其他9个国家都还属于中等收入国家,面临着未富先老的困境㊂各国政府更加注重慢病的预防希望采取传统医学的疗法来降低疾病负担㊂人口老龄化确实成为了中医药在东盟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㊂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㊁法规的规范以及市场的需求㊂一方面,东盟国家较完善的传统医学政策法规决定了中医药在东南亚地区发展具有良好前景,自2002年至今,东盟国家在世界卫生组织先后颁布的两个传统医学全球战略的政策指引下,逐步建立完善了本国传统医学相关政策和法规,在传统医药产品的生产㊁准入㊁上市后监管以及从业人员教育㊁准入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确实为传统医学在东盟国家的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法规保障㊂另一方面,中国一系列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的政策以及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也为中医药在东盟国家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㊂2009年4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明确要完善相关政策,积极拓展中医药服务贸易㊂2012年3月,为发挥中医药在推动中国服务贸易中的独特作用,商务部等14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将 实施中医药服务贸易多元化战略”列为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的重点任务㊂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㊁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㊂自此,
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了中国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的国家战略,中医药向内陆邻国发展也已成为今后中医药行业发展的重点㊂2015年4月24日,为增加中医药健康服务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将 大力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作为7大项任务之一,并将 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以及 中医药参与 一带一路’”建设”列为重点项目㊂利好的政策㊁完善的法规㊁巨大的市场需求都为中医药在东盟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中国以及东南亚国家相关利好政策的引导下,中医药应以新加坡㊁马来西亚等市场环境良好的国家为东南亚地区 一带一路”建设的切入点,进一步巩固拓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市场,以糖尿病㊁脑血管病㊁高血压㊁冠心病等老年慢性疾病为重点,全面推进构建涵盖科研㊁培训㊁医疗㊁康复和养生的中医药服务产业链,满足东南亚地区人民的健康需求,更好地服务于中国 一带一路”战略,并为中医药服务贸易在其他地区国家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㊂
参考文献
[1] Health Science Authority.Guidelines on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Standard and Good Distribution Practice Standard[EB/ OL].[2017⁃07⁃11].v.sg/content/hsa/en/ health_products_regulation/manufacturing_importation_ distribution/overview/guidelines_on_good_
manufacturing_practice _standard_and_good_distribution_practice_standard.html. [2] MK Lim,P Sadarangani,HL Chan,et al.Complementary and al⁃
ternative medicine use in multiracial Singapore[J].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2005,13:16⁃24. [3]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s Board.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s Board Annual Report[EB/OL].[ 2017⁃07⁃11].www.doc88/p⁃387479657620.html.
[4] Siti ZM,Tahir A,Maimunah AH,et al.Use of traditional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in Malaysia:a baseline study[J].Com⁃plementary Therapy Medicine journal,2009,17(5⁃6):292⁃299.
[5] Traditional and Complementary Division(T&CMD)2015Annual
Report[EB/OL].[2016⁃08⁃12].v.my/en/ index.php/profil/background.
[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traditional medicine strategy:
2014⁃2023[EB/OL].[2013⁃12⁃25].apps.who.int/iris/ bitstream/10665/92455/1/9789241506090_eng.pdf.
(收稿日期:2017⁃09⁃08)
(本文编辑:董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