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中的网络流行用语
作者:占升平
来源:《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06期
        【摘要】网络如今已进入社会的每个角落,网络用语更新很快,一些网络新词已被新闻传媒接受。这些新词短小精悍、风趣幽默,无论从构词方式还是修辞手法都是传统的,但又具有新意,在求新、求变中表达了广大网民的共同心声,很受读者欢迎。
        【关键词】新闻媒体;网络;流行用语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上出现一个雷人的网络用语“给力”,该词在各大媒体迅速蹿红并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一向严肃的党报都可以用这么潮的词语,是不是传统媒体给出的一个风向标,一向难登大雅之堂的民间词汇可以进入主流媒体的官方语言了?一直板着面孔的主流媒体也开始从网络用语中吸纳新成员了?如果是这样的话,确实会给传统媒体吹
来一股新风,让读者有一种新鲜感、亲近感。这个信号同时也显示了网络的强大力量,它的触角已经伸展到社会语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有人担心网络语言会给传统语言带来巨大冲击造成语言传统断裂,给语言安全带来危害。这种担心有一定的道理,但只要合理引导,适当规范,这些媒体中的新词新语会很好地融入我们的语言生活,接受语言传统的规范。这些新词新语是新时代的产物,它们的出现丰富了汉语的词库,同时也给现代汉语带来了一些新的表现手法,更好地满足了社会交际多样化的需要。本文主要从这些新闻媒体中的新词新语的构词特点、句法功能及流行原因作初步考察。
        网络流行语的构词特点
        1.仿惯用语式
        语言与社会紧密相关,语言中的词汇更是社会变迁的晴雨表。新的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一出现,立即就有反映这些热点事件的新词新语出现。2010年物价涨声一片,导致CPI居高不下,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这一年的年度热字是“涨”。这期间一批以“涨”字为核心,反映物价偏高的词汇很快在网上流行开来,并迅速进入其他媒体,如“蒜你狠”、“姜你军”、“煤超疯”等。围绕“涨”字而造的这批新流行用语从构词方式来看都是
三字格,类似熟语中的惯用语。这类格式的词短小精悍,口语彩浓,易学易仿,极易流行。
>网络流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