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及规范策略思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年轻人在网上交流的频繁,许多约定俗成的网络语言也成泥沙俱下之势。网络语言上广播电视节目、进教科书、入词典,热点频发,引起社会热议;同时大批低俗网络用语的普及化和日常化,也让人猝不及防。同时也存在着不合规范、过度求新、沟通困难甚至粗俗低下等弊端。也因为缺乏指导,网络语言中媚俗表达全民风行,庸俗粗鄙大行其道。网络语言作为广大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并不是脱离现实而存在的,对低俗网络语言进行规范和整治也是题中之义。本文就网络语言负面影响及规范策略做出讨论,希冀为广大同行沟通交流提供帮助。
关键词:网络用语;语言环境;负面影响;语言规范;
一、网络用语概述及特点
1.1网络用语概述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快餐文化,更新速度快,受众具有明显的特征化:年轻、信息的接收能力强。网络语言的特点是自由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网络语言不受逻辑的严谨约束,网络
用语通常能够用几个字或者是几个字和标点符号一起组成的句子,来代替一段话或好几段话。在网络社会不断的发展下激荡了衍生出了很多网络用语,现在网络中出现了大量新颖的网络用语,大量的这些新颖奇特的网络用语的出现混淆了我们中文的纯洁度和严谨性。大量的网络用语没有客观性,是网友们随意的用语,由于好玩或者用起来方便才被网友广泛运用起来的。
网络用语的特点
1.2网络用语的特点
1.2.1简单缩略化
简单化就是语言趋向简化,没有过多华丽的语句。网上流往往有一个特定的语境,缩略语比传统媒体要多很多,例如单词“you”在聊天室中可以简化成单词“u”,“r”是“are”的意思,“hv”表示 have,“pls”表示 please 等等。“喜大普奔”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这四个成语的缩略用法,“不明觉厉”指的是“虽然不明白,但是觉得很厉害”的意思,“人艰不拆”指的是“人生已经如此艰难,就不要拆穿了吧”。这些网络“成语”都是把一
个相对完整的长句子缩略为四个字,但构成的新词并不符合汉语词组的模式,其生命力取决于流行时间。一些网络语言还利用汉字拼音的首字母或英语字母的谐音方式来达到快速输入、节省时间的目的。例如“GG”是“哥哥”的意思,“JJ”是“”,“MM”(美眉)是“妹妹”。“1314”指“一生一世”。“88”指“拜拜”(再见),“520”指“我爱你”。
1.2.2符号化
一些网民喜欢用符号来表达有趣的表情语言,达到视觉感官上的冲击。例如:,几个 Z 连在一起,是把漫画中描绘人打呼噜时发出声音的画法引入网络。
1.2.3谐音化
网络语言中谐音词普遍带有戏谑彩或形象化。例如“大虾”是“大侠”的谐音,指计算机高手,有戏谑的意思,指的是一些水平较高的电脑爱好者因长期沉迷于电脑而弯腰驼背,形似大虾。网友称呼这些人时采用拼音输入法,由于“大虾”在词汇表里先于“大侠”出现,且诙谐幽默,就索性这样称呼了。此外还有“稀饭”(喜欢),“偶”(我),“你肿(怎)么了”、狗带 "(go die)等等。
1.2.4个性化
与现实社会中的语言交流不同相比较,网语语言交流受到限制和约束相对较小,只要不违反国家法纪,不侵犯他人正当权益,用户在网上取什么网名,谈论何种话题,没有特别的规定,例如 “啊哈啊哈啊哈哈” “空间的宇航员” “打不过牙快跑” “〈︿﹀〉” “皮一下,很开心” “凉凉”等等,这些千奇百怪、丰富多彩的网名彰显出网民们鲜明个性,活跃了网络世界的气氛。
二、网络用语的负面影响
2.1低俗且具有攻击性
某些网络新词新语新文体对语言自身带来冲击。汉字历史悠久,表形表意,意蕴深厚,只地满足于对文字内涵的消解,如无灵魂无脑筋之美人,华而不实。低俗、浮夸的网络语言过于盛行,将在一定程度上拉低流行文化的气质内涵。
2.2语言,文化多元性被破坏
本来可能在不同领域或者平台可能有不同的流行词。比如某一平台上流行A,另外一个平台上流行B,当然肯定有人又用A又用B,所以话题肯定会交叉,但是还是能看出来泾渭分明的。但是一旦流行语在各个平台都一样流行,那这个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就被打破了,就趋同了,显然,这就有利于操纵。同时,语言和文化当然是多元一点比较好,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舒服的区域,也更好的抵御文化语言环境的变化,更有生命力(这段有点抽象,大家理解什么意思就好)
2.3降低精确描述的能力
很显而易见的一点是,我们精确描述的能力越来越低。我们对于很多事物的描述都只会用一些非常模糊的词语来高度概括。单一的词汇描述一点也不生动鲜活。精确描述的能力越来越低之外,我们说话的词汇量越来越匮乏也是一个很明显的趋势。
2.4增加不同人之间的交流困难
网络流行语言增加了不同人之间的交流困难。如果有人不喜欢上网或者不喜欢某些流行词,和其他喜欢这类词的人就会产生一定的交流障碍。同时,也会不经意间把人分成不同的体,增加
了社会的撕裂。比如喜欢用流行词的人会说另一不用的人比较老土,而另一人可能会说第一人肤浅。
2.5平添没必要的精力消耗
增加了没必要的精力消耗。流行词汇来的快去的也快,为了不被落下,每个人只好不断的刷新微博,浪费钱很多时间,而这浪费的时间可能几天后就没用了,因为又产生了新流行词。
2.6污染文化环境,强制文化消费。
污染文化环境,强制文化消费。某个人可能不喜欢某个流行词或者某新闻,但是打开手机以后就直接被刷屏,这个时候跳出来反对可能会被喷死(有点像西方的政治正确,听不到反对的声音了),不喜此类者,又被这种信息刷屏,想躲又躲不开,被强制洗脑了。
1.
如何规范网络语言
3.1媒体带头规范应用
言为心声,语言反映人的思想境界。对此,首先,要加强媒体语言使用规范。媒体肩负传播文化,引导舆论,服务大众等重要责任。在语言使用上,媒体应首先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严格约束自己不使用低俗暴戾词语,同时,在抵制低俗暴戾词语时不失语。其次,要加强学校尤其是中小学语言规范,家庭和学校应充分认识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使用规范语言写作,教育学生远离低俗词语和暴戾表达。
3.2提高个人甄别意识
学会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语言文字的发展,它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社会现实。那些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语言如果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话,我们就应该去接受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去享受那些诙谐幽默的话,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掌握筛选网络语言的能力,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保持语言文字的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