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众 文 艺
大160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计算机网络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网络使用的普及,产生了很多特殊的语言现象。网络新词语更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这些网络词语的构成不是杂乱无章,本文通过对大量网络新词语语料搜集,总结出网络新词语构词方面的特征。
关键词:网络新词语;构词方法
网络是一个快速表达意见的地方,网络上的词语不拘泥于常规。于是或者意思被“挪用”,或者将错就错,或者拼音和字母混排,或者创造出新词语。真可谓“BBS上词乱纷纷,新词旧词你方唱罢我登场。”曾经有语言学家惊呼此乃扰乱汉语秩序,但是网络上的人依然不理会权威的意见,在BBS上兀自“说”个不亦乐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少生造字脱颖而出,为广大网友广泛使用。网络新词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所谓网络新词语,有些是原来普通话中没有,在网络使用过程中完全新出现的词;有的则是在使用过程中使原来一些已经存在的词起死回生或者增添新的义项。
在铺天盖地的网络新词语中,有些经历住了时间的考验,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被人们所认可,接受。如“斑竹”,“恐龙”“青蛙”等。也有很多由于使用人数,范围及涵义覆盖面等原因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淘汰。但是
不论某个具体的网络新词能否在语言中立足,网络新词语产生的途径,或者说这些词的构词方法还是有章可循的。下文笔者将在大量网络新词语的语料基础上,谈一下网络新词语的一些基本的成词规则。
一、由于谐音产生的新词
谐音法在语言词汇中应用比较广泛。很多歇后语用的都是谐音的方法来达到表义的目的。网络词语中使用谐音造出新词的现象也比较普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为了方便输入,选择输入法中出现的第一种组合。在网络中交流有时需要讲求速度,比如在聊天和BBS中,如果输入过慢,可能会影响交际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人们在打字过程中用一个词在某种输入法中输入某个音节后出现的第一个词来代替原有的词。比如稀饭:喜欢;果酱:过奖等等。这种谐音产生的词绝大部分只是以错别字的身份出现,也不会受到重视。只有一些词由于新词在意义、构成和读音上都显得优于原词,又不乏新鲜和幽默感,才会被人们广泛使用并且沿用下来。比如BBS中某个版面的负责人即版主,听起来既死板,又显得官腔十足,亲和力不够,现在已基本被智能ABC输入法的第一选择“斑竹”所代替。
(二)为了引起注意力和好奇,选择一个与原词同样通俗但是在意义上毫不相干的词。和第一种不同,这种词在产生之初往往就是有意这么使用的,开始可能是为了显示个性,久而久之,就成为大家
所共同接受的了。如大虾(指对网络精通熟练的人);“虾米(什么)”;“恐龙”(指长相较丑的女生);“青蛙”(指长相较丑的男生)等等。
(三)为了标新立异,选择在形式上新颖在意义上也与原词相照应的词。这类词的生命力往往是比较强的。如“美眉”,“伊妹儿”等。
(四)某个具体地区的人们为了显得说话亲切或者体现自己的身份和地域特,刻意使用一些方言词汇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由于很多方言词汇并没有其对应的汉字或者是对应的汉字很少有人知道,而采用谐音的方法。久而久之,也可以成为全国通用的网络词语。如“酱紫(这样子),“偶(我)”,“8(不)”,“4(是)”,“粉(很)”等等。
(五)使用与汉字谐音的字母或数字。这类词输入简洁,又个性十足,很容易在网络语言中立足。如“886(拜拜啦)” ;气
死我了(7456),“9494(就是就是)”;“K(快/或者是流行的粗话“靠”)”。
网络流行语言(六)将一些双音节词快速连读或去掉隔音符号后变成单字使用。如“表(不要)”。
二、由于其象征意义而产生的新词
这种词本来在汉语中就存在或者存在潜在的组合可能,但是在成为网络流行词之前并不被人们经常使用。在成为网络词语以后,其本来意义逐渐淡出,人们在说到这个词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它在网络用语中的含义而不是其本来的意义。如“灌水”(指在BBS上发一些没有实际内容的帖子),“拍砖”(发帖子),“刷屏”(连续在一个BBS版面或聊天室内多次发言),“菜鸟”(网络生手)等等。
三、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字母新词
这些词涵盖内容极为丰富,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输入的方便,为了显示说话者的个性或者故意迷惑看话人以引起注意,再就是为了掩盖一些发言内容,只让熟悉的人或知情者看明白。其中,属于前两种原因产生的网络字母词更容易经得起考验而长期生存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汉语拼音首字母缩略。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缩略形式。如“lg(老公)”“bt(变态)”“lz(楼主)”“mm(美眉)”等等。
(二)多单词组成的英文词组首字母缩略。这里又分为两种情况。
(1)借用英语国家原有的缩略词。如 “omg(oh my god!)、 DL(download)”
(2)网民在交际过程中自己对英语进行的缩略。如“btw(by the way)”
(三)单个英文单词的缩略。这种情况也可以分为借用和自造两种情况。借用的如 “ps(plus)” “fw(forward)”, 自创的如 “ft(faint)” 等。
四、由于拆字而产生的新词
这指的是通过电脑屏幕的显示手段,将已有的汉字的左右两部分分成两个单独的汉字,以达到组合的目的。我个人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说这种现象产生的还不能算是新词,但既然我们讨论是在网络这个前提之下,这种越来也多的网络用词的现象也值得关注。造成拆字的原因有两个:
(一)网络是人们自由发言的场所,但是由于网络的非真实性,很多人利用网络散布各种反动言论。为了预防万一,很多敏感的字或词成为一些网站不能显示的内容。因此人们在不得以而要用到这些字时遍用到了拆字。如“水工(江)”“古月(胡)”等等。
(二)如果说上面一种原因导致了拆字现象的产生,人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和认可则使得了这种现象得以全面发展。我曾经在北语之声论坛(at-china)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不矢口 亻十 么 日寸 候 , 亻奄 口斤 言兑 言仑 土云 有 辶寸 氵虑 敏 感 字 节 白勺 言兑 氵去 , 于 是 , 亻奄学 会 了 扌斥 字 , 后 来 , 亻奄 米青 礻申 分 歹刂 了 。 ”再比如现在网上十分流行的“口合口合(哈哈)”,“口黑口黑(嘿嘿)”,“弓虽(强)”等等,都充分体现了这种网络拆字法强劲的发展势头。
以上简单分析了几种常见的网络词语的构成方法。网络词语作为近年来的新生事物,其变化快,不稳定性使得一些语言学界的研究人士对其持强烈的否定态度。但是,尽管网络词语在某种意义上给原有的标准的汉语词语造成了一定的使用上的混乱,其存在并且被越来越多的人们不断丰富发展和使用着的现实是客
浅议网络新词语的构词方法
胡妍丽  (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语言研究
大 众 文 艺
161
摘要: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旗帜。他的出现,是元代杂剧鼎盛的标志,也是大都剧坛辉煌的原因。他以自己的创作奠定了杂剧在文学史上无可撼动的崇高地位,以对杂剧作家、表演艺术家最广泛的团结与合作,确立了中国戏曲行业的全新规程,他不仅书写了一个时代大众文艺的传奇,也为通俗文学和流行文化的结合开辟了广阔的未来。
关键词:元代;杂剧;关汉卿;通俗文学;流行文化
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继焉者也”1元代,立国前后不过百年,文学上却取得了和唐诗、宋词并驾齐驱的成就,不能不说是由于杂剧艺术辉煌发展的贡献。元人周德清《中原音韵•自序》从“盛”“备”“难”三个方面,表述了元代杂剧鼎盛时期的繁华盛况。2而元代杂剧的实质就是通俗文学,大众文艺,流行文化。
大师级作家的出现,历来都是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和衡量标准之一。伴随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大师出现的,是一大批优秀作家,他们集中出现,将创作推向高潮。据《录鬼簿》统计,全元以杂剧创作著名者达一百五十人左右,属于鼎盛时期的作者,主要集中于京师大都以及河北真定、山西平阳、山东东平等地。其中,又有近半数生活创作在大都。以关汉卿为首的“元曲四大家”,以自己的优秀创作,构筑杂剧巅峰,使之成为元代文学的代表。
杂剧作家勤奋创作,佳作不断。产生了一大批在中国文学史上堪称经典的伟大作品。关汉卿的社会剧《窦娥冤》、爱情婚姻剧《救风尘》《望江亭》、历史剧《单刀会》等都是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戏剧史上难得的优秀之作。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大都人,位居“元曲四家”之首,是杂剧的奠基人,是元代文学之代表和旗手。据朱经《青楼集•序》:“我皇元初并海宇,而金之遗民若杜散人、白兰谷、关巳斋辈,皆不屑仕进,乃嘲风弄月,留连光景”可见关汉卿与杜善夫(杜散人)、白朴(白兰谷)同为由金入元之人。只是从关汉卿创作的《大德歌》创作年代向前推算,金亡时,他最多也就是十几岁而
已。卒年一般学界认为当在大德元年之后,即1302年左右。《录鬼簿》将其列为“前辈已死才人”,《太和正音谱》称其“初为杂剧之始”。所以,关汉卿在杂剧界属于辈分非常高的一代,由其声望和成就推断,他开始杂剧创作的时间较早,具有旺盛的创作活力,艺术生命周期较长,基本上贯穿了杂剧鼎盛期的始终。元末人熊梦祥《析津志》记载他时说:“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他无意于仕途经济,将一生全部的热情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杂剧的创作之中。
《录鬼簿》著录了关汉卿所作杂剧剧本六十多种,流传至今的剧本有十八种。从内容上来划分,大致分为三类,一种是社会剧,以《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为代表;一种是表现爱情婚姻的风情剧,以《诈妮子》《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等为代表;还有一种是历史剧,以《单刀会》《双赴梦》和《哭存孝》为代表。可见其创作旺盛,题材极其广阔。据《青楼集》、《录鬼簿》以及贾仲明”书录鬼簿后”等记载以及为部分元曲作家所作挽词看,关汉卿的主要创作生涯是在大都,被誉为”梨园领袖”“杂剧班头”,在全国戏剧界享有极高的威望。王国维在他的《宋元戏剧考》中赞美关汉卿“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故当为元人第一。”关汉卿的剧作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每有新作,马上搬演,并迅速传播至全国主要城市及广大乡村。名气之大,甚至经常能够得到皇帝“钦点”。《元宫词》百章载有关汉卿新作在皇宫演出的情况,云:“初调音律是关卿,伊尹扶汤杂剧呈。传入禁垣宫里悦,一时咸听唱新声。”这首词说明关汉卿杂剧曾在宫内演出,进献给皇帝,大受欢迎,一时城乡南北传唱不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时尚流行文化代表。同时,
他的剧作具有强大不朽的生命力,许多剧目七百多年来在中国戏剧舞台上长演不衰,不仅被许多其他剧中移植、保留,并被翻译成英、法、德、日俄等多种语言,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关汉卿的杂剧创作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女性为主角的剧目占有绝对的优势,据统计,目前所存十八种杂剧中,以女性为主人公的占了十三个。他刻画了赵盼儿(《救风尘》)、窦娥(《窦娥冤》)、谢天香(《谢天香》)、燕燕(《调风月》)、谭记儿(《望江亭》)、王瑞兰(《拜月亭》)一系列地位或高贵、或卑微,性格或泼辣、或端庄,但品德高尚的女性形象,她们个性鲜明,栩栩如生,成为戏剧长廊的不朽丰碑。
第二,作品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不仅深刻地反映了广阔的元代社会现实,而且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以民众的语言,反映民众的心声。不管是悲剧还是喜剧,不管是社会剧还是历史剧,都紧密地与时代脉搏相连,表现出对国家前途、民众命运等重大政治问题的关心。关汉卿的杂剧,善于通过人物刻画和情节组织,将社会不平浓缩于舞台。如《窦娥冤》概括社会生活就相当丰富,可以视为元代社会真实生活的缩影,这里面有靠放盘剥他人的寄生者,有横行不法的恶霸流氓,有贪赃枉法的官吏,也有穷困潦倒被迫卖儿卖女的穷苦书生。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黑暗、混乱,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第三,作品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关汉卿将无情批判的利剑指向对社会种种丑恶,给予无情揭露与抨击。元代实行民族等大众文艺的传奇
——元代杂剧第一人关汉卿的创作成就及影响
傅秋爽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北京    100101)
文史哲
观存在的。网络是一个虚幻自由的空间,也是人们在一个虚拟的世界自我展现,宣扬个性的场所。因此,在网络语言使用中的强制和硬性规范的方法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要做的是研究网络语言,接受并承认其中那些已经沉淀为时代文化的成分,对那些“网络流星词语”让时间来淘汰,对其中一些消极成分加以劝导。网络语言讲究快捷,实用和个性,这也给原本沉闷的语言带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作为随着一个新的时代(网络时代)而来的新的语言现象,我们应当顺应时代,积极努力,开辟一块新的学术天地。
参考文献:
[1]于根元.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应用研究[M].山西:书海出版社,1996.
[2]潘文国,叶步青,韩洋.汉语的构词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张寿康.构词法和构形法.当代汉语丛书.
[4]邹嘉彦,游汝杰.当代汉语新词的多元化趋向和地区竞争[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2期.北京语言大学主办.[5]陈原.新词语.语文出版社,1993
注:文中的语料来自互连网上资料《网络用语大全》.
作者简介:
胡妍丽,19800525,性别:女,籍贯:安徽芜湖, 职称:讲师,现供职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少数民族双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