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阅读练习
《学弈》阅读练习
一、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二、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
答:
三、仔细阅读课文后填空。
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 ),一个( ),告诉我们( )。
《两小儿辩日》阅读练习
一、一词多义:
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孰为汝多知乎?( )
2、问其故。( ) 及其日中如探汤。( )
二、古今异义。
1、日中如探汤。
汤:古义( ) 今义 ( )。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去:古义( ) 今义( )
三、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四、文学常识填空。
五、课文内容:
1、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
2、这则故事可能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请写出你所得到的一种启示。( )
3、从文中哪一句话可以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
4、两小儿能对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 )
《匆匆》阅读练习
一、鹄怎么读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
3、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
二、仿写句子。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
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 )
三、说说下面句中破折号的用法。
1、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
2、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匆匆》是一篇( )体裁,作者是现代作家( )。文章紧紧围绕“ ( )”二字,细腻地刻画了( )。表达了作者对( )。揭示了( )的复杂心情。
《北京的春节》阅读练习(一)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吧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如翡翠,醋也有些辣味,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1、这个片断主要写( )。
2、请在片断中出一个谚语是:( ),这个谚语说明了( )。
3、为什么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呢?( )
4、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腊八蒜的做法是这样的:( )
5、“味双美”的意思是颜和味道都很好。说明腊八蒜味双美的句子是:( )
6、孩子们准备过年,有哪几件事是喜欢做的呢?答
7、“零七八碎儿”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
8、出一个过渡句。( )
9、哪句话说明了“大人们也忙乱”?( )
10、北就的春节,年前的腊八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吃糖,还要大扫除,一片繁忙的景象。同学们想想,你们的年前都有哪些准备或活动呢?( )
11、文段的写作顺序是:( )。
《北京的春节》阅读练习(二)课文8-11自然段
1、片断的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摘录文中的句子。( )
2、除夕真正体现出了过年的喜庆气氛,可以有热闹来概括,请出表示“热闹”的句子。
( )
文中划线的句子勾画的画面反映了 民族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
3、除夕真热闹,主要的活动有:( )、 ( )、 ( )和( )、 ( )、 ( ),还要( )。
4、文中说“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出相关语句,写下来:( )
5、“逛”字是( )结构,部首是( ),音序是( ),它的意思是( )。
6、“光景”这个词在文中指( );“截然不同”的意思是( )
7、第三自然段写了哪些人?他们进行什么活动?
( )
8、选择这些人物来进行描写,说明了什么?( )
9、这里写了除夕和正月初一的热闹光景,是属于( )
《北京的春节》阅读练习(三)课文12-14自然段
1、“悬”字的部首是( ),音序是( );“悬”的意思有:①挂;②公开揭示;③抬;④无着落,无结果;⑤距离大,差别大。文中的“悬”取第( )种解释;“实力悬殊”取第( )种解释。
2、出一个夸张句,( );说说这样写是为了说明( )。
3、说明灯的数量多的词语是( ),说有灯的种类多的词语是( )
4、根据你的课外阅读理解,把下面人物分类。
林冲、贾宝玉、宋江、武松、林黛玉、薛宝钗
属于《水浒传》的有: 。属于《红楼梦》的有: 。
5、文中最能说明“有声有光”的句子是:( )
6、喜欢北京的元宵节吗?( )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读这句话要读出什么感情呢?( )
《十六年前的回忆》阅读练习(一)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1、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父亲 。
2 、 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 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 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十六年前的回忆》阅读练习(二)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非常沉着。他面玲珑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 ) 信心 ( )
2、用“ ”画出描写父亲神态的句子。
3、父亲脸上的表情为什么是“非常,非常沉着”的?
答:
《十六年前的回忆》阅读练习(三)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