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门诊手术室院感监测与管理
摘要:目的:研究眼科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有效管理办法,控制医院感染和提高手术质量。方法:通过完善管理制度、环境消毒、无菌技术、手术物品管理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结果:强化眼科手术室管理对提高眼科手术的成功率和预防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保障作用。结论:加强眼科手术室感染管理可有效地保障眼科手术质量、控制医院感染、增加医院社会效益。
关键词:眼科门诊;手术室院感;监测与管理
前言:
眼球作为人体的主要器官,在人类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因为眼睛比较容易受到损伤,而且有部分的暴露,所以在运动的时候很容易受到损伤,还会受到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威胁,从而导致功能失调,在过程中引发的炎症,给医院和病人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果,所以,如何在眼部手术中进行炎症的控制和手术室的管理,就成为医护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眼科手术病人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一)手术物品消毒灭菌效果
在进行眼部外科时,医务人员没有严格遵守“两规一标”,对一次性医用用品的购买、回收和报废环节进行检查,没有检查其外包装,没有检查其名称、规范、注册证书、制造商、保质期和灭菌(出厂)时间,也没有对外科用品进行消毒和杀菌,一些医用用品在被病毒污染后还被用来做外科,导致患者眼睛被感染。
(二)手术人员的因素
外科工作中,医务工作者的口罩一旦发生破损,很容易造成细菌的传染。同时,由于口鼻中的病菌通常会经过说话、呼吸、咳嗽等方式被排泄到体内,从而导致了手术室内的病菌的蔓延,从而导致了患者的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一些医护人员没有将眼睛中的坏死部分全部清除干净,在缝合之后也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他们的无菌操作的技能还不成熟,还有一些不得体的医学行为,导致了患者的受感染的比例显著增加。一些患者在使用抗生素眼液的时候,瓶盖会脱落,导致瓶中的液体长时间与空气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当患者在点眼的时候,没有能够及时地及时地察觉到瓶中的眼液中已经夹杂着异物,从而引起了眼内炎。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很多患者并不知道如何使用正
确的滴眼剂,往往会将瓶子的瓶口紧紧地压在眼皮上,让液体顺着眼角流入到眼中,从而造成了角膜擦伤、瓶口污染等问题,一些医护人员缺乏责任心,导致患者恢复所需的周期较慢,还会因为错误地使用方法,造成眼部二次伤害。
(三)手术室的环境因素
目前,我国医院的眼科手术间缺乏科学规划,没有明确的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墙壁、顶棚都是参差不齐的,有些手术室的排水管网还没有健全,给外科手术间的清洗和灭菌带来不便,同时也没有设置手术室的排污管道、患者和员工的专用管道,严重制约着医院的发展。
一些负责回收的工作的工作人员没有很好的责任感,他们没有按照相关的要求,将在临床科室中所用的一次性物品,也没有按照相关的要求,将其回收起来,有的还会将其私自扔掉。在对待一次性针头和输液器的时候,医护人员也没有做到对病房的墙面和地板进行充分的灭菌,从而造成了室内的空气中的细菌含量过高,从而引发了患者的眼睛感染。由于医务工作者使用不当,造成了房间物品的表面微生物含量过高的问题。
(四)病人的身体因素
这个患者的免疫力很差。有些病人因为本身的身体状况(例如:患有糖尿病)、长期输液或服药等因素,会造成病人的身体免疫力偏弱,再加上一些病人的眼睛没有做好卫生的工作,这就使得他们的眼睛的感染概率会很高。
一些患者由于体重过重,体内存在大量的脂肪,导致了供血不足,在进行大开口的时候,会破坏患者的固有的机体(表皮)的保护,从而导致了过程中的耗时过长,并且存在着比较高的感染危险。患者在做眼部手术前存在全身感染,或者有过感染的历史。
二、眼科门诊手术室院感监测与管理具体措施
(一)设置及布局
设置时要本着使用时尽量合理、护理管理可运作性、实施性、防止院内感染可操作性的原则三个方面加以考虑,术中布置各类物品,手术床,卡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术中显微镜,心电监护仪等眼科手术装备设施,力求体现人性化和规范化,不仅便于医生手术操作而且兼顾了护士的快速合作。对操作中常用的物、药、器械和植入物,应分别保管,并有明确的标签和固定的部位,定期进行检查并随时增补。
(二)制定管理制度
按照三级甲等医院的要求,对眼部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完善和完善,对手术室护士协同操作流程、日常工作流程及手术室质量考核标准等进行了完善,对手术室护士的职责及权限进行了修订,对参加手术的工作人员的无菌操作进行了监管,并对查对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进行了严格地贯彻,要掌握三查七对的原则,对手术部位和眼别的进行详细的调查,对其进行详细的检查,对其进行登记制度及微观仪器的移交制度,并对其进行认真的清点,养成按照制度办事的好习惯及慎独精神,从而提升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的能力
(三)强化消毒隔离工作
经常安排护士进行消毒隔离知识与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每年医院都会安排l~2名护士外出进行国内的学习与训练,了解新知识,新观点,新方法。手术室空气消毒是否合格,是能否控制院内感染的途径。为眼科显微器械配备手术室快速消毒用卡式消毒锅2台、空气净化器2台、除湿机1台、空调机1台,以维持眼科手术室温、湿度相对平稳。通常选用250°C的温度和50%左右的相对湿度。
同时每月对空气中细菌菌落进行仔细检查,对医护人员手部进行检查并培养化脓菌,每天进行2次紫外线照射和消毒,每天对手术室地面进行含氯消毒剂擦洗,每周对室内进行常规清洁。采取以上措施后,手术房间消毒条件得到改善,消毒灭菌效果得到增强,院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四)器械消毒管理
在操作时,需要将眼部的器具放入多酶清洗液中,以清水冲洗干净,加入润滑液进行润滑,去除铁锈,并以一块软绵绵的棉花擦拭,以保持其表面的光泽。将经过以上处理的钝器具打包进入供给室进行高温消毒;尖锐工具、有刀锋工具经以上处理后,分类存放于工具箱中备用;手术前采用卡片式高温杀菌罐。
(五)制定管理手册
医院应及时制定管理手册,保证术中使用的器械及重要仪器有专人负责,并对每次操作进行仔细记录,不定期对手册登记进行抽查,对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并持续排查隐患,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解决对策。站在病人的角度,秉承“以人为本”核心理念,避免医患矛盾的出
现,对眼科手术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必须对贵重仪器及设备设立专人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登记,对手术室护士实行每月有计划,每周有布置,每天有重点地管理,配合医生仔细清点记录核查记录手术过程中,时刻核对人工晶体的个数、度数、储存等信息,核对手术室备用物品、药品等,以便心中有数。手术室配备急救设备及心电监护仪以备紧急使用。认真做好各个环节护理质量控制工作,细心发现安全隐患并积极制定整改措施以避免院内感染及护患纠纷。通过推行微机化管理提高手术室护士工作效率。
结语:
手术室作为一个高风险科室在眼科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控制好感染,不仅是对病人的责任,更是医疗工作人员的责任。医疗机构唯有坚持手术为主、立足实际的工作原则,科学化管理眼科手术各环节,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风险,给病人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才能够保证眼科手术的成功完成,进而促进我国医疗行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秦丹青,向姝桥.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J]. 全 科 口 腔 医 学 杂 志 ( 电子版 ),2020,7(14):106-107.
[2]苏艳秀,郑晓薇,邓丽芳.护理风险管理在眼科日间手术室 感 染 控 制 中 的 应 用 [J]. 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2):133-135.邓丽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