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老方】一味药,缓解胃疼、小肚子凉、爱拉肚
【唐朝老方】
一味药,缓解胃疼、小肚子凉、爱拉肚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跟你聊一个老方子。这个老方子,源于唐朝。它对于常见的胃寒症候有调治意义。
我先说,你记下来,然后我给你讲其中的道理——
你准备中药益智仁4.5克,粳米50克,食盐适量。先把益智仁捣碎了,粳米用水淘洗干净。粳米先放入锅中,加水来煮粥。粥好了,把益智仁末和精盐放进去,调匀,煮沸片刻即可服用。每日2次,每次一碗,早晚餐温热服下。
这个办法,化自唐代的《经效产宝》。这部书是我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产科专著之一。原话是:“益智仁炒研细,米饮入盐服一钱”。
这里的益智仁,我得再着重介绍一下。
益智仁,其实就是姜科植物益智的干燥成熟果实。这东西在海南、广东一带多产,气味辛香,用的时候必须捣碎。
益智仁最大的作用就是暖脾散寒,温肾补虚。它对于胃寒胃痛、小腹发凉等现象有调治作用,很受古往今来中医人的信赖。
这么说,你可能还感觉不直观。我给你举个例子。
我记得,好多年前,我接待了这么一个女患者。她年纪也就是20来岁,当时好像大学都没毕业。
她什么毛病呢?就是小肚子总凉,无论什么时候,摸上去肯定是凉的,而且动不动还觉得小肚子那地方疼。一犯病的时候,带着胃疼,吃饭也吃不下去,吃多了会想吐。不犯病的时候,她容易腹泻,而且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总上厕所小便。
我看了一下她的舌脉,发现舌淡胖,苔白,脉象略显细弱。
我寻思了一下,让她用上面益智仁熬粥的办法试试。她大概用了两个多礼拜,感觉小肚子发凉、腹泻、尿频和胃寒的现象,都有明显缓解。而且,她明显感觉到,自己比以前能吃了。我说这很正常。益智仁本来就容易促进食欲。
其实,这个女孩的问题,就是脾胃虚寒、肾失纳摄。益智仁正好适合她。你记住,人一旦脾胃虚寒,首先一个症状就是腹中冷痛,小肚子发凉。这是寒邪凝滞,使得“血不得散”的结果。这个时候,人就喜欢用手按着肚子,或者用热水袋来暖小肚子。
其次,这样的人还容易胃疼。寒气把胃的通降之性影响了,中焦气滞,胃部就疼,而且吃不下东西,容易呕吐。脾胃虚寒,运化失常,该收的东西收不住,人就容易拉肚。
这个时候呢,你就得一味药,能够温脾胃,止寒泄。益智仁恰好就管这个事儿,所以拿来应用。另外,益智仁还入肾经,善于固摄,对肾阳不足导致的尿频有调治作用。所以捎带脚,把病案中女孩的多尿问题解决了。
胃疼怎么缓解
之所以要在药粥里头加入食盐,一来是调味,二来是盐能入肾,把益智仁的药性更好地带入到肾里面去,从而改善脾肾阳虚的局面。
益智仁这味药常规是3到10克,无毒。但是我主张,不要多用。因为有些人哪怕是对症应用,一段时间以后也会觉得口干口燥。这是值得注意的。有一小部分人,用益智仁会起疹子、头晕头痛。
好了,这个简单实惠的小办法,我就给你说到这。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