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北京海淀区初一(上)期中语文试题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步入初中,我们认识了新同学,结交了新朋友。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友谊的真谛,学校准备设计一道“友谊与成长同行”主题文化墙。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第一组:诗文墙,识真挚友情】
1.第一组负责布置诗文墙,展示歌咏友谊的中国经典诗文。请你帮助完成(1)-(3)题。(共4分)
(1)请用正楷字书写【甲】处格言。(1分)
(2)格言【甲】出自我国文化典籍《___》(1分)
(3)在【乙】处再书写一句能够体现友情的诗文,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不要人夸好颜,只留清气满乾坤。
B.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第二组:故事墙,悟交友之道】
割席断交 |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菜畦中有一片yào眼的金子。管宁像没看见一样,继续挥动着锄头,华歆却高兴地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他们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装饰华丽的车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来坐,说:“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
【启示】管宁潜心读书,淡泊名利,华歆则向往富贵,容易受到世俗诱惑。两个人不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因而断交。 | |
刎颈之交 | 蔺相如深受赵王赏识,封为上卿。廉颇不满,扬言要羞辱蔺相如。面对廉颇的咄咄逼人,蔺相如处处避让。蔺相如的门客误以为他害怕廉.颇,纷纷提出要离开。蔺相如解释说:“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会怕廉将军呢?如今,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秦国才不敢进犯。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怎能因私人恩怨而不顾江山社稷呢?”廉颇听说后,十分惭kuì,万不得已,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同心同德为国效力。 |
【启示】蔺相如谦让大度、顾全大局的胸怀,廉颇知错就改、真诚请罪的风范,成就了古代友谊的佳话。 | |
2.故事墙文稿中有两处书写用拼音代替,请你依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2分)
yào( )眼 惭kui()
3.文稿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淡泊名利 B.志同道合 C.咄咄逼人 D.万不得已
4.句号用于句尾,表示陈述语气;叹号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祈使的语气。你认为在“割席断交”故事的方格处可以运用哪个标点?请结合你对故事的理解说明理由。(3分)
标点:____
理由:____
【第三组:留言墙,写交友感悟】
5.有同学在留言墙上发布了一则“征友启事”,你发现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帮助修改。(2分)
征友启事
嗨,大家好!我是初一(1)班的赵小鹏,愿以棋会友。我从小跟着爷爷学下围棋,如今已经有五年多的棋龄。不仅带给我对弈的快乐,也让我懂得了许多人生道理。如果你也希望借棋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增长智慧,那么就请联系我,让我们成为好朋友吧!
答:____
6.第三组同学在留言墙上写下了对友谊的感悟,请你仿照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表达你对友谊的感悟。(2分)
唐代诗人李贺曾在诗中写道“人生所贵在知己”。是呀,谁不渴望拥有纯真的友谊呢?成长路上,多少温暖是友谊给予的,多少眼泪是友谊擦干的,_______________。我深情地呼唤友谊!友谊啊,我愿用热情灌溉你,用真诚培养你,用理解呵护你,让你如不败的花朵永远绽放在我们温馨欢乐的生活中。
答:____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默写,完成7-11题。(共6分)
7.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分)
8.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1分)
9.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分)
1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可见,兴趣对于学习至关重要。(1分)
11.自然界中的鸟儿,常常出现在古诗文中,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本试卷出现的句子除外)
(二)阅读《观沧海》和《望洞庭》,完成12、13题。(共5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2.《观沧海》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和自己的志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诗人首先交代观海的____①____,接着描写海水和山岛,然后展开奇特的想象,从而写出了大海____②____的特征,借此抒发了诗人____③____的志向。(3分)
北京时间不到点阅读答案13.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望洞庭》一、二句描写岀了湖水与秋月交相辉映、湖面平滑如镜的景象。
B.《望洞庭》三、四句写诗人遥望洞庭湖,明月如银盘,远山如一枚枚青螺。
C.《望洞庭》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达了诗人的喜爱、赞美之情。
D.《观沧海》使人感受到动人心魄的美,《望洞庭》则让人感受到宁静祥和的美。
(三)阅读两篇短文,完成14-16题。(共6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言语》)
谢公泛海
谢太傅盘桓①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②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并遽③,便唱④使还。太傅神情方王⑤,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⑥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⑦归?”众人即承响⑧而回。于是审⑨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世说新语·雅量》)
注:①[盘桓]徘徊,逗留。②[泛海]坐船出海。③[遽]惊慌。④[唱]叫喊。⑤[王]同“旺”,指兴致高。⑥[说]同“悦”,愉快。⑦[将无]表示委婉的建议或希望。⑧[承响]应声附和。⑨[审]知道。
1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俄而雪骤 暴风骤雨 B.公欣然曰 欣欣向荣
C.并遽 喜形于 D.公徐云 不疾不徐
15.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
【乙】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
16.《咏雪》中“______①______”(用原文回答),可看出谢安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谢公泛海》中,海上起初“风起浪涌”,后来“风转急,浪猛”,谢安的神情动作与众人形成鲜明的反差,则凸显其______②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的气度。(2分)
三、名著阅读(7分)
17.班上召开了名著阅读交流分享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有同学分享了小学的阅读收获,请你指出其中有误的一项(2分)
【甲】《草船借箭》是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的著名章节,讲述了周瑜大力支持诸葛亮,共同设计从曹操手中得到十万支箭的故事。
【乙】《景阳冈》讲述了梁山好汉武松的故事,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过冈前喝了十八碗酒,只身一人走上景阳冈,和老虎勇敢搏斗。
【丙】《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逊,被冲到荒岛,从此开始了28年的荒岛生活。他制作工具,种植粮食,搭建房屋,随时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2)我们可以把《朝花夕拾》中的人物理解为“花”,有的“花”可亲,有的“花”可憎,有的“花”傲然……请你撷取其中的一朵“花”,结合相关内容谈谈这朵“花”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00字左右)(5分)
答: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21分)
(一)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18-21题。(共9分)
甲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够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节选自老舍《济南的冬天》)
乙
不知它是想依恋天空,还是想委身大地。它忽上忽下,是那样的轻盈而自由啊!忽然,它落进了我的颈脖,像个小绒毛,却又摸不到它,产生了甜甜的微痒。我伸出手来,它会安静地落到我的掌心,在我的钟情的眼睛里,慢慢地消失了它的身影。有时候,真愿意伸出舌头,希望能接到一片雪花,那淘气的愉快里绽开了多少天真的梦。
雪,南国的松软美丽的雪啊!
忽然,我像一下子变成熟了,往往放弃堆雪人、打雪仗的乐趣,却愿意宁静地默默地走去,翻过废弃的铁路线,来到郊外,默视着广袤的天空和田野。所有的污秽和荒凉全遮掩了,只有雪,白花花的、纯净的雪。这大自然创造的最精美的白拥抱了田野、山岗、房屋和树林。偶尔由于风的吹动,越冬的树和菜斑斑点点闪着一点新绿。
(节选自刘湛秋《雪》)
18.请给甲、乙两个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镶( )上 绽( )开
19.甲、乙两个文段都围绕“雪”而写,甲文按照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写出了薄雪覆盖下小山____①____的特点,而乙文则从视觉、触觉、味觉等多感官的角度,写出了雪____②____的特点。(2分)
A.甲文写的是雪后初晴的美景,把冬天的“温晴”越发显露了出来。朗读时整体节奏是欢快而热烈的。
B.甲文中“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朗读时可以重读“全”,表示山尖“白”的范围之广。
C.乙文中“那淘气的愉快里绽开了多少天真的梦”,写出了作者的童心未泯,要用愉悦的语气去朗读。
D.乙文中“越冬的树和菜斑斑点点闪着一点新绿”,“越冬的树和菜”明确了作者要描绘的对象,朗读时此处要稍作停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