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城闻笛》阅读答案
篇一:夜上受降城闻笛 春夜闻笛诗词比拟阅读答案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春 夜 闻 笛 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13.对以上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
  A.《夜上受降城闻笛》沙似雪、月如霜,采纳比喻的修辞手法,无垠的沙漠好似积雪的荒原,月光皎洁好似深秋的寒霜,写出了沙的雪白、月的酷寒。
  B.《夜上受降城闻笛》开头两句近镜头描写了登城时所见的景象,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
  C. 《春夜闻笛》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了本人初春之夜在军中闻笛所引发的感触。
D. 《春夜闻笛》第一句写山未青,夜犹寒,而军中有人吹笛,仿佛是那羌笛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
  14.两诗均写到闻笛,表达的情感是否一样?试结合诗句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3.(2分)B 14.(2分)不同。前诗表达的是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声而引起的对家乡的无尽思念之情;后一首诗,诗人自称迁客,不是写士卒的乡愁,而是抒发迁客的归怨。
  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接着阅读学习。
篇二: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测试题
分值:120分  时间:90分钟
一、积累运用(43分)
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水涨 (zhǎng)  酝酿 (niàng)贮蓄(chù)下落(zhúo) ....
B.黄晕 (yūn) 朗润 (rùn) 澄清 (ch?ng)  水藻(zǎo) ....
C.静谧 (mì) 高邈 (miǎo)莅临(wai)  嘹亮(liáo) ....
D.看护(kān)  粗暴(guǎng)宛转(wǎn)发髻(jì) ....
2.以下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应和响晴明察秋毫呼朋引伴
B.镶嵌宽阔淅淅沥沥抖擞精神
C.吝啬棱镜咄咄逼人繁花嫩叶
D.娇媚花苞端庄沉静花枝召展
3.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2015年4月25日上午,第68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临沂国际会展中心浩大开幕。
24日下午,我国共有34个省(区、市)和地区的代表团报名参会,912家企业前来参展。
?一名独腿漂泊大叔近日走红浙江金华,他耗时5小时用粉笔在地上画出一幅6平方米左右的《蒙娜丽莎》,  的画像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惊叹不已。
?毕淑敏说,参加“成语大会”的节目录制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时机,在我最近的写作中,成语的使用地比往常多了,就像和老朋友见了面,对成语更有感情了。
A.截止 栩栩如生不由自主
B.截止 惟妙惟肖情不自禁
C.截至 惟妙惟肖不由自主
D.截至 栩栩如生情不自禁
4.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在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标准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展了微调。这一改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B.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众网记者从临沂旅游局得悉,临沂市多家景区将通过打折、免费等优惠措施,迎接旅游日的到来。
C.为加大宣传文化进校园的力度,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熏陶了情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D.中国政府今年将浩大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发法西斯战争成功
70周年,目的是铭刻历史、缅怀先烈、创始今后、珍视和平。
5.以下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平和。”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确实是下小雪吧,济南市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6.文学常识填空。(7分)
?朱自清,字  ,江苏扬州人,散文家、人、学者。著有诗文集,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等。
?老舍,原名 ,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 ,话剧《茶馆》,。
7.补写出以下诗句中的空缺部分。(15分,每空1分)
?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江南逢李龟年》中情景相称,流露出诗人忧国伤时、无限沧桑之感的诗句是: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 ”,化月为人,以寄予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的千古名句是“ ,  。”
?《天净沙.秋思》中能概括全篇主旨的是“。” ?《观沧海》一诗用互文的修辞和想象的手法写出大海吞吐日月、包孕万物的诗句是:
“  ,  ; ,”
?《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寓情于景,用寒气袭人的景物渲染愁惨凄凉的心境的诗句是“,  。”
8.把以下句子陈列成语序合理、语意连接的一段话.(3分)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树影。 那水呢,不但
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冒着点热气。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渐渐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全拿出来了。
  9.参照例句,以“信念”开头仿写三句话。(3分)
例句:欢乐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是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沉醉,是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欣喜。
信念是, ,  。
二、阅读理解(27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10题(4分)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0(1)这首诗写到了哪个传统节日?从诗中哪些地点能够看出?(2分)
(2)“遥怜”二字别有神韵,请从艺术表现手法以及思想情感两方面加以简析。(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12分)
乡村一树寂寞红
“七里黄泥红树岗,西风果熟一村香。”秋天的下午,阳光暖暖地照着,凉凉的西风吹着,吹皱了一池秋水,吹蓝了明净高远的天空,吹红了一树树的柿子,也吹起了游子满腔思绪。
当柿子红了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家乡,想起家乡的柿子。家乡的柿子犹如一串串红红的“灯
笼”总在眼前闪耀,柿叶好似一面面“红旗”总在眼前飘扬,一幅幅“柿”情画意总在眼前出现,那些温馨的回忆悄无声息地弥漫开来??
  每到春天,春小踩着春风的鼓点亲吻着大地,唤醒了小鸟,也抚摸了乡村的柿树。柿树柔嫩的枝条从树上钻出来,青翠欲滴,煞是好看。不几天,柿树就开花了,花特别小,有黄的,有橙黄的。花朵虽小,但小巧玲珑,精致可爱,朵朵似娇俏可人的小小。
点点的清香氤氲,偶然有蝴蝶飞来,萦绕其间;间或蜜蜂来访,流连其中。一阵春风细雨,满地落花。这可让小孩们欢乐坏了,女小孩就用马尾巴草把柿子花一朵一朵地串起来,编成花环,戴在头上;做成手链,戴在手上,或者串一串长长地,制成花冠,那俨然确实是花仙子了,个个内心乐开了花。
夏天,墨绿的叶子覆盖了全树,青的小柿子顶着帽子藏在树叶里,假设你不细心看的话,你特别难觉察它们。整个初夏,柿子顶着帽子躲在绿
叶间,同绿叶儿们一同长大。我们就在树下游玩,欢闹声中,盛夏已过,秋像藏猫猫的顽皮小孩,一下子窜到面前,淘气地笑着,拌着鬼脸。再看柿树,青涩的柿子,已渐渐地变
成橘黄,像刚学会变脸的顽童,狡黠地笑着,站在枝头,跳着,闹着,直到把枝头压弯了才肯罢休。
“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深秋时分,柿子树上的叶子渐渐地变红了。从远处看,仿佛一团燃烧的火,漂亮极了。青绿的柿子变成了金黄的,霜降到了,柿子渐渐地由橘黄变得红通通了,霜降过后,树叶开场凋谢。黄柿子渐渐被秋风染红了脸蛋。柿叶,红中透绿,绿中带黄,一片片随秋风飘落,又通过几场银霜,当你想要留恋那一树红叶,它却早已落光,只剩一树红透了的柿子,像一盏盏漂亮的红灯笼似的,又像一个肥嘟嘟的小娃娃,可爱极了。
火红的柿子,挂满了秋的情愫,点燃了秋的彩,点缀着秋亮丽的风景,深秋柿子红,柿柿如意,红了人们的心情。秋天渐行渐远,满树红通通的柿子,软软的,像极了娇美的小小,羞答答地抿着嘴,偷窥着偶然路过乡村的面孔。
童年的柿树伴随移民搬迁的进一步深化,寂寞孤单地守望着乡村,缺了人们的呵护,村里的那些柿子树,叶子都疏疏落落的了,有点枯槁萎顿地卷着,树上柿子高悬,没人采摘,成了鸟雀们的美餐。秋风乍起,一阵阵的寒风吹过,红红的柿子摇曳枝头。有些柿子在树
上待得不耐烦起来,便扑通一声,坠在地上,钻进草丛。唯有那些美妙经历犹如昨日,历历在目,时时平和着游子的心。
秋风一阵紧似一阵,只有那一树火红的柿子寂寞地挂在枝头。
这一树寂寞红,独守乡村,令人伤感。忽而一只喜鹊,从云层飘摇而至。它渐渐地绕树顶飞了一圈,幽幽飞落于那一树柿子树上,悄悄地啄了两口,忽地抬起头来,“哇哇”地叫着,似在呼朋引伴。不一会儿,就飞来好多喜鹊,兴致勃勃地啄着,叫着。哦,现在,寂寞红不再是寂寞的,而是红成了灿烂如晨间的一片霞光。
11.这篇散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家乡柿子树风光的?如此写有什么好处?(3分)
1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以下句子。(6分)
(1)春小踩着春风的鼓点亲吻着大地,唤醒了小鸟,也抚摸了乡村的柿树。
(2)现在,寂寞红不再是寂寞的,而是红成了灿烂如晨间的一片霞光。
13.文章标题“乡村一树寂寞红”有什么含义?(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17题(11分)
黑发底下
父亲如书,我是他的再版。从头到脚,我们奇异地保持一致。像是
隔着上下三十年的同一个人。
北京时间不到点阅读答案我们都顶着一头坚硬的黑发,它仿佛含有铁质,根根向上,挺立如戟。抬手悄悄拍打,会发出稠密结实的“嘭嘭”声,像电流穿透掌心击中身体。在我们个体生命的海拔上,它高高在上,乌黑茂盛,像潜藏在大地深处的煤一样不说话,我们在它底下日复一日地生活着。
小时候,我们一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到星期五,天麻麻亮,父亲就单独一人趟着露水,一根扁担挑起两只箩筐,走上弯弯山道,到几十里外的深山里去挑煤来烧。晚上踏着夕阳,挑了满满两箩筐煤回家,正赶上吃晚饭。母亲给他预备一只杏儿大小的杯子,盛满酒,父亲端起酒,贴近唇边轻抿一下,仿佛浑身的困乏与疲乏就被这杯酒解除了。母亲就在这时瞥见了他黑发中躲来躲去的几根白发,惊呼道:“哎呀,你都有白头发了。”说着,她拨开发丝,小心翼翼地拔下,摊到父亲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