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丰台高二(下)期中语文(A卷)
(练习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
含蓄”之美是中国古典诗学中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一方面是中国古诗多为四、五、七言,四、八句的短制,不能不要求短中见长,小中蓄大;另一方面则与儒、道两家的思想有关。儒家诗教主张的“美”“刺”,都要求委婉曲折,温柔敦厚,乐而不淫,怨而不怒。道家则认为“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并认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儒、道两家上述思想有相通之处,即都重视“无”与“有”、“虚”与“实”、“内”与“外”、“言”与“意”之间的辩证关系。这种相通之处反映到诗学上面,就都以“含蓄”“蕴藉”“空灵”为美,以直语、铺排语、说尽语为不美。
“含蓄”这一说法,较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所谓“文约”“辞微”,指诗里说出来的比较简约;所谓“指大”“义远”,指所暗示出来的意味丰富深远。到了唐代,探讨“含蓄”美成为诗学发展的时尚,如皎然《诗式》中“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白居易《文苑诗格》中“为诗宜精搜,不得语剩而智穷,须令语尽而意远”等。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他把“含蓄”作为其中的一品:“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唐后,像梅圣俞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苏轼的以“一点红”表现“无边春”、王士祯的“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尾”等说法,都未超出司空图的概括。对“含蓄”美的重视,成为中国诗学的一大传统。
含蓄的艺术之美,是诗人创作的共同追求。诗人面对的社会生活和心中涌动的感情是丰富多彩的,诗人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生活和流动多变的感情全部直说出来。诗人所采取的“策略”,必然是以个别概括一般,即“以少总多”“万取一收”,企望在“言外”建立起一个以有限表现无限的艺术世界。
含蓄的艺术之美,又是读者鉴赏再创造的需要,其心理机制就是读者对诗作中空白的填充与投射。相信读者能充分地把握诗歌字面以外的景象和意味,对作品的“思而得之”,会获得再创造的愉悦。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追求含蓄之美是诗人成熟的标志。郑板桥说过:“始余画竹,能少而不能多;既而能多矣,又不能少;此层功力,最为难也。近六十外,始知减枝减叶之法。”(《郑板桥集》)所谓“减枝减叶之法”就是含蓄之法。这是以切身体会来说明含蓄美是艺术的高格和极致,对一个艺术家来说,可能要花毕生的精力才能够追求到它。
(取材于童庆炳《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
材料二
文学作品大概可分为三种,情尽乎辞,情溢乎辞,或是辞溢乎情。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指出与此类似的分别,不过他把“情”叫做“精神”,“辞”叫做“物质”:物质恰足表现精神的是“古典艺术”,例如希腊雕刻,体肤恰足以表现心灵;精神溢于物质的是“浪漫艺术”,例如中世纪“哥特式”雕刻和建筑,热烈的情感与崇高的希望似乎不能受具体形象的限制,磅礴四射;物质溢于精神的是“象征艺术”,例如埃及金字塔,以极笨重庞大的物质堆积在那里,我们只能依稀见出它所要表现的精神。
黑格尔最推尊古典艺术,就常识说,情尽乎辞也应该是文学的理想。“无情者不得尽其辞”,
和顺积中,英华外发”,我们的古圣古贤也是如此主张。不过,情溢乎辞也未尝没有它的好处。语文有它的限度,尽情吐露有时不可能,纵使可能,意味也不能很深永。艺术的作用在于暗示,古人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不尽,意味才显得闳深婉约,读者才可自由驰骋想象,举一反三。拿绘画来打比,描写人物,用工笔画法仔细描绘点染,把一切形,都尽量地和盘托出,结果反不如用大笔头画法,寥寥数笔,略现轮廓,更来得生动有趣。画家和画匠的分别就在此。画匠多着笔墨不如画家少着笔墨,这中间妙诀在于能以有限寓无限,抓住精要而排去秕糠。
在普通情境之下,“辞溢乎情”总不免是一个大毛病。我们看到一大堆漂亮的辞藻,期望在里面玩味出来和它相称的情感思想,略经咀嚼,就知道它索然乏味,心里仿佛觉得受了一回骗,作者原来是一个穷人要摆富贵架子!不过“辞溢乎情”有时也别有胜境。汉魏六朝的骈俪文就大体说,都是“辞溢乎情”。固然也有一派人骂那些作品一文不值,可是真正爱好文艺而不夹成见的虚心读者,必能感觉到它们自有一种特殊的风味。我曾平心静气地玩味庾子山的赋、温飞卿的词、李义山的诗和商籁、弥尔顿的长短诗,觉得他们的好处有一大半在辞藻的高华与精妙,而里面所表现的情趣往往很普通。我最初无法在理论上到一个圆满的解释。我放眼看一看大自然,天上灿烂的繁星,大地在盛夏时所呈现葱茏的花卉,我们就
不能借它们娱目赏心么?再看一看艺术,中国古瓷上的花鸟,波斯地毡上的图案,不也都“美丽”得令人欣喜?我们欣赏它们所表现的情趣居多呢,还是欣赏它们的形象居多呢?我因而想起,辞藻也可以供人欣赏。“辞溢乎情”的文章如能做到这地步,我们似也毋庸反对。
(取材于朱光潜《谈文学》)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古诗有字句长度的限制,多为四、五、七言,四、八句的短制。
B. 儒、道两家思想都重视“无”与“有”、“言”与“意”的辩证关系。
C.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人的感情流动多变,难以全部直说。
D. 含蓄美是诗人成熟的标志,年龄越大的诗人写出的作品越具含蓄美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相较于希腊雕刻而言,黑格尔更推尊中世纪的“哥特式”雕刻。 
B.情溢乎辞的作品虽意味不深永,却能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空间。 
C.画家用大笔头画法描画人物,比画匠工笔细描的更显生动有趣。 
D.真正爱好文艺的虚心读者,会认为“辞溢乎情”的作品才最好。 
3.材料中的下列论述,与“含蓄美”无关的一项是(3分)
A.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B.但见情性,不睹文字
C.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D.和顺积中,英华外发
4.在追求文学辞藻上,两则材料的看法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4分)
5.苏轼评价陶渊明诗“质而实绮,癯(即瘦)而实腴”。请从《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一)等陶诗中任选一首,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苏轼评价的理解。(6分)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1题。(18分)
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尝试观于上志,有得天下者众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于公。故《洪范》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或作好,遵王之道。无或作恶,遵王之路。”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伯禽【1】将行,请所以治鲁。周公曰:“利而勿利也。”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
老聃闻之曰:“复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万物皆被其泽,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三皇五帝之德也。
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病矣,渍甚,国人弗讳,寡人将谁属国?”管仲对曰:“昔者臣尽力竭智,犹未足以知之也。今病在于朝夕之中,臣奚能言?”桓公曰:“此大事也,愿仲父之教寡人也。”管仲敬诺,曰:“公谁欲相?”公曰:“鲍叔牙可乎?”管仲对曰:“不可。夷吾【2】善鲍叔牙。鲍叔牙之为人也,清廉洁直。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勿已,则隰朋其可乎?”“隰朋之为人也,上志而下求,丑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其于国也,有不闻也;其于物也,有不知也;其于人也,有不见也。勿已乎,则隰朋可也。”夫相,大官也。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桓公行公去私恶,用管子而为五伯长;行私阿所爱,用竖刁而虫出于户。
人之少也愚,其长也智。故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日醉而饰服,私利而立公,贪戾而求王,舜弗能为。
(取材于《吕氏春秋·贵公》)
注:【1】伯禽:周公之子,鲁国的第一位国君。【2】夷吾:管仲,名夷吾。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试观于上志            志:记事的书或文章
B万物皆被其泽            被:受到
C寡人将谁属国            属:连接
D大匠不斫                斫:砍、削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      一闻人之过 
B有得天下者众矣          视不己若者
C其得之以公              犹未足以知之也
D则隰朋其可乎            其长也智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长一类                不生长任何一种物类
B利而勿利也              为政时要利民而不要利己
C渍甚,国人弗讳          病非常严重了,百姓都不忌讳说您的生死了
D丑不若黄帝              以自己赶不上黄帝为羞愧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提出治理天下一定要公正无私,并引用《洪范》的语句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北京时间不到点阅读答案
B.第二段荆人遗弓的故事,“孔子闻之”与“老聃闻之”的“之”,指代内容不同。
C.第三段最后将齐桓公的显赫功绩与悲惨结局对照,指出行公与行私会有不同结果。
D.作者认为人在年轻时愚昧,长大后会变得聪明,是因为在行为上摒弃私而选取公。
10.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2分)
伯禽将行,请所以治鲁。
11.管仲不同意由鲍叔牙继任齐相,请结合相关语句简要说明其原因。(4分)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2题。(6分)
12.下面《论语》中的文字蕴含了许多关于“学”的道理,请分条概括。
①子夏曰:“贤贤易;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②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 
③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1】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论语·子张》)
注:【1】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3-15题。(11分)
池口风雨留三日【1】
黄庭坚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2】,身闲心苦一舂锄【3】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